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俄国近代化之父(彼得一世)/历史的丰碑
内容
编辑推荐

张茵编著的这本《俄国近代化之父:彼得一世》详细地介绍了俄国最杰出的沙皇彼得一世的人生经历,以期让世人更多地了解他。

本书是“历史的丰碑”系列丛书之政治家卷,属励志类图书,主要供青少年阅读。

编者期盼着这本书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之历史感、成就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有所裨益。

内容推荐

张茵编著的这本《俄国近代化之父:彼得一世》主要介绍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生于莫斯科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他是俄国沙皇、俄罗斯帝国皇帝、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彼得一世时期,俄国的国号首次定为“俄罗斯帝国”。这位皇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思想最开放、最富有改革精神的帝王。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同时《俄国近代化之父:彼得一世》中还详细介绍了他的许多丰功伟绩。

目录

少年和青年时代

争夺出海口

出访列国

严惩射击军

两战纳尔瓦

波尔塔瓦大捷

改革家彼得

镇压人民起义

孤独的晚年

彼得一世与圣安德烈·佩尔沃

兹万内勋章

试读章节

1689年,17岁的彼得奉母亲之命与叶芙多基娅结婚。第二年叶芙多基娅生了一个皇子取名阿列克谢。可彼得并不爱叶芙多基娅,因为她虽是个美人,但目光短浅,满脑子旧思想。1689年,彼得结束周游欧洲列国,回国后与叶芙多基娅离婚,并把她送进了修道院。1711年彼得宣布娶叶卡捷琳娜为妻。叶卡捷琳娜原是一个牧师的女仆,在1702年俄军围困马林堡时被俘虏,曾先后成为舍列麦捷夫和缅希科夫两位元帅的情妇。1703年,彼得在缅希科夫家里见到她,立刻为她的美丽、温柔所倾倒。从此,她又成了彼得的宠姬。叶卡捷琳娜不但妩媚多姿,而且体魄健美,能吃苦,对远征的艰苦生活视若等闲,经常陪伴彼得出征,深得彼得宠爱。彼得置贵族出身的名门闺秀和西欧宫廷的公主们于不顾,而去与一个无名女俘联姻,全然不把千百年来的神圣传统放在眼里,这分明是对旧习俗的大胆挑战和否定。

太子阿列克谢由于生母被彼得所废,因而对父亲非常愤恨。而且他从小就生活在母后身边,深受目光短浅的母亲及其左右修道士、神父等保守、落后人士的影响。而父王对太子的培养教育也很少关心,这固然与沙皇多年的南征北战相关,也因太子系前皇后所生有关。不过从早期来看,彼得还是有意让阿列克谢继位,因为继承王位者没有第二个人选。另外太子天资也很高。然而太子疏懒成性,毫无进取精神,他从孩提时代起就同母亲和宫女生活在一起,除了室内游戏外,一无所知。他厌恶学习,厌恶工作,只愿吃喝玩乐,常常喝得酩酊大醉。1712年从国外回来的阿列克谢害怕考试,竟朝自己手掌开了一枪,逃过了考试。1707年,当瑞典王查理东进时,彼得命他加强莫斯科的防御工事,但皇太子只知饮酒作乐,办事拖沓,没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有时彼得让太子领兵打仗,太子却装病不去。太子的种种所为使彼得极为不满。一次,他在信中威胁道: “如果太子再不改弦更张,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继承人,就剥夺他的继承权,去当僧侣。太子竞回信说他愿意放弃王位去做僧侣。但彼得却怀疑太子宣誓放弃王位不是出自真心,便劝太子再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决定。

谁知1716年9月,太子突然失踪,他先后化装成俄国中校军官、波兰骑兵军官辗转跑到了维也纳,因为奥地利皇帝是他的连襟,他打算依靠奥地利的援助,在俄国反对改革的大臣和贵族支持下夺取王位。

然而不久以后,阿列克谢的行踪被发现了。彼得派富有经验的外交官前往维也纳交涉。奥皇害怕因此事而招来俄军入侵,使两国关系复杂化,便不敢再保护阿列克谢。1718年1月,太子阿烈克谢被引渡回国。

太子回来后,彼得在追问阿列克谢外逃原因时发现太子的外逃绝不是毫无恶意之举,他离开俄国不只是为了摆脱修道院的幽禁生活,而是有很多反对彼得改革的官员参与的严重政治事件。自己的亲生骨肉竟然是个叛徒,问题变得严重起来。但彼得不想用自己的手去处置太子,因为他曾答应太子在他回国后宽恕他的过失。于是彼得便成立了一个法庭,在法庭上他严厉谴责了太子谋反的罪恶企图。太子也供认不讳,宣称要夺取王位,他想在整个俄国煽动暴乱,如果沙皇要把他的同党一网打尽的话,他就要血洗俄国。太子还声称自己是俄国古老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的维护者,而且因此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爱戴。

审判后的翌日,即1718年6月14日,太子被逮捕。6月24日,在彼得的授意下,太子被判处死刑。判决后的两天,阿列克谢因忍受不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死于狱中。

沙皇彼得与太子阿列克谢的矛盾和斗争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争斗,更是现实的俄国与未来俄国的两种观念的斗争,是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

P96-99

序言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

黑格尔说:“无疑,一个时代的杰出个人是特性,一般说来,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总的精神。”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引人入胜的科学。”

作为21世纪的继往开来者,我们觉得,在知史基础上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胸襟和敏锐的洞察力应是首要的素质要求,而在历史的大背景中追寻丰碑人物的思想、风范和足迹,应是知史的捷径。

考虑到现代人时间的宝贵,我们期盼以尽量精短的篇幅容纳尽量丰富的信息,展现尽量宏大的历史画卷和历史规律。为此,我们编撰了这套丛书。

编撰丛书的过程,也是纵览历代风云、把脉伟人心路、吸收历史营养的过程。沉心于书页,我们随处感受着各历史时期制高点上的人物和由伟大人物顺应时势体现、推动历史的人类征服力量。我们随着伟人命运及事业的坎坷与辉煌而悲喜,为他们思想的深邃精湛、行为的大气脱俗而会意感慨、拍案叫绝。

然而,在思想的远游和精神的享受的同时,我们也随之感受到历史脚步的沉重和历史过程的曲折。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艰难的,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付出,甚至伴随着血污和秽气。历史的伟大在于它最终走向进步,最终在血污中诞生了鲜活的“婴孩”。

历史有继承性和局限性,不能凭空创造。伟人也有血肉,他们的思想、行为因此注定了同样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时代的烙印;他们的功业建立于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的基础上。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高低有差的丰碑人物们是历史和时代造就的。同样,我们也无法否定此间他们个人的努力和素质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编撰这套丛书的目的。

我们期盼着这套丛书得到社会的认同,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之历史感、成就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有所裨益。史海浩瀚,群星璀璨。我们以对广大青少年读者负责的精神,精心遴选,首批推出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4卷100本,以后再适时增出。欢迎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俄国近代化之父(彼得一世)/历史的丰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7582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2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52
CIP核字 2011039408
中图分类号 K835.127=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25
15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