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内容
编辑推荐

GDP为何不断增长?CPI与老百姓有何关系?西方大国为何总是逼迫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房价为何如此坚挺?国家为何调整个人所得税?股指期货是怎么回事?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上演。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和国家等与经济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本书由刘德环编著。

内容推荐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治国齐家的学问,对我们个人来说,也有学者把它诠释为一种让人幸福的艺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量的经济学名词术语每天都会扑面而来。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的:“学经济学并非能够让你变成天才,但如果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读懂经济学,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身处的这个社会,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作出抉择。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不仅适合广大普通读者学习,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人员专业学习的参考手册。本书由刘德环编著。

目录

第1章 经济入门篇——了解经济学家的语言

1.1 理性经济人:人都是利己且有理性的动物吗

1.2 稀缺性:两个桃子也可以杀人

1.3 商品:还有什么我们用钱不可以买

1.4 价值与价格:天价理发店的背后

1.5 货币:狗牙也可以当钱用

1.6 需求和供给:只因为多收了三五斗

1.7 边际效用:从第一到第七有何不同

1.8 公共物品:天底下总有免费的午餐

1.9 搭便车:人人都想搭趟顺风车

1.10 效率与公平:一对与生俱来的冤家

第2章 经济理论篇——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

2.1 马太效应:为何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2.2 蝴蝶效应:蝴蝶的翅膀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威力

2.3 外部效应:为何三个和尚就会没水喝

2.4 羊群效应:随波逐流是明智还是愚蠢

2.5 鲶鱼效应:是什么让市场如此高效

2.6 木桶效应:盛水多少往往取决于那块“短板”

2.7 替代效应:皇帝为何对补鞋匠法外施恩

2.8 棘轮效应:倔强的消费习惯

2.9 挤出效应:狼多肉少的经济学原理

2.10 晕轮效应:人们为何总会爱屋及乌

2.11 骨牌效应:经济领域也会出现雪崩

第3章 博弈知识篇——创造一个多赢的结局

3.1 不完全信息博弈:黔驴技穷的博弈现象

3.2 逆向选择:鲜花为何插到牛粪上

3.3 斗鸡博弈:以退为进是上策

3.4 正和博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5 负和博弈:没有赢家的较量

3.6 囚徒困境:保持沉默还是选择背叛

3.7 重复博弈:囚徒困境的另一种表现

3.8 智猪博弈:学做一只聪明的小猪

3.9 枪手博弈:谁会最后一个倒下

3.10 猎鹿博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4章 消费行为篇——做一个懂消费的消费者

4.1 交易费用:人们为何选择就近购物

4.2 消费效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3 价格歧视:店大欺客的背后

4.4 价值悖论:为何钻石比水更珍贵

4.5 消费偏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4.6 消费者剩余:讨价还价的大道理

4.7 吉芬商品:人们为何越贵越买

4.8 炫耀性消费:拿破仑为何喜欢用铝碗

第5章 市场经济篇——认识那双“看不见的手”

5.1 需求弹性:为何粮店不会打折促销

5.2 供需法则:为何出现“洛阳纸贵”

5.3 产权:国王为何不能拆磨坊

5.4 垄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5.5 寡头:买卖都得听我的

5.6 均衡价格:砍价背后的大道理

5.7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也会栓塞

5.8 路径依赖:从马屁股到铁路

第6章 企业经营篇——做个会卖瓜的“王婆”

6.1 机会成本:算算机不可失的经济账

6.2 沉没成本:覆水难收就不必收

6.3 规模经济:规模大小决定企业盈亏

6.4 比较优势:你如何能够胜出

6.5 捆绑销售:销售中学会拉郎配

6.6 蓝海战略:为企业找到新出路

6.7 长尾理论:小需求也能催生大产业

6.8 帕累托最优:总会找到一个最佳的点

第7章 职场经济篇——杜拉拉为什么能升职

7.1 人才经济学: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

7.2 择业经济学:“热门”不热的冷思考

7.3 有效需求:用工荒的背后

7.4 人口红利:为何人多力量大

7.5 菲利普斯曲线:物价上涨与失业的关系

7.6 内卷化效应:为何你总是原地踏步

7.7 首因效应:第一感觉的重要性

7.8 跳蚤效应:或许你可以做得更好

7.9 刺猬效应:距离可以产生美

7.10 蘑菇定律:为何新人总是受冷落

7.11 破窗理论:第一次不可以原谅

第8章 金融投资篇——学会让钱为你生钱

8.1 投资:牺牲当前消费来增加未来消费

8.2 储蓄:你真的会存钱吗

8.3 股票:今天的大盘是多少

8.4 基金:让专家帮你理财

8.5 债券:看好把钱借给谁

8.6 期货:需要胆量的投资

8.7 保险:给未来系上安全带

8.8 黄金:财富的避风港

8.9 国债:把钱借给国家最保险

8.10 房地产:温州炒房团的疯狂

8.11 流动性过剩:泡沫经济的幕后推手

8.12 复利:创造财富增值的奇迹

8.13 组合投资: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9章 宏观经济篇——从“守夜人”到干预者

9.1 宏观调控:政府“有形的手”

9.2 通货膨胀:装钱的筐比钱更有价值

9.3 通货紧缩:钱更值钱不一定是好事

9.4 经济周期:繁荣背后不要忘记隐忧

9.5 中央银行:最后的放贷者

9.6 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大手”

9.7 财政政策:一只看得见的手

9.8 乘数效应:1加1何时大于2

9.9 购买力平价:哪个国家的居民更富有

9.10 节俭悖论:为何越节俭反而越萧条

9.11 税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9.12 增值税:我国第一大税

9.13 所得税:今天你纳税了吗

9.14 关税:国家限制的门槛

9.15 税负转嫁:其实我们都是纳税人

9.16 拉弗曲线:小小餐巾纸解决税收大问题

9.17 社会保障: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第10章 经济指标篇——学会看懂经济的晴雨表

10.1 GDP:衡量一国经济的尺子

10.2 CPI:我们的物价究竟涨了多少

10.3 PPI:国家经济的“体温计”

10.4 恩格尔系数:从“你吃了吗”到“你好吗”

10.5 基尼系数:穷人与富人的差距有多大

10.6 幸福指数:其实幸福也可以量化

10.7 负担系数:80后的负担之重

第11章 国际贸易篇——国际分工让地球越来越小

11.1 国际分工:全球一体化的必然

11.2 汇率:人民币为何“破7”

11.3 热钱:金融领域的食人鲨

11.4 国际收支:国家也要过日子

11.5 顺差与逆差:出口与进口的关系

11.6 WTO:各国贸易关系的协调人

11.7 倾销:西班牙火烧温州鞋的背后

11.8 贸易补贴:美国农民为何那么幸福

11.9 中国制造:世界离不开中国

第12章 经济热点篇——认识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

12.1 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真的越来越值钱

12.2 低碳经济: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

12.3 泡沫经济:看上去很美

12.4 虚拟市场:摸不着但看得见

12.5 二八法则:为何财富越来越集中

12.6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

12.7 房奴:唐骏10亿身价为何不买房

试读章节

【博古论今】

《百喻经》是佛教中著名的一部经文,其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一个后生肚子饿了,便到街上买煎饼吃。他一口气连吃了六个,还是觉得没饱,就又买了一个,但他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已经饱了。这时,他心中十分懊悔,用手狠狠地打着自己的嘴巴说:“我怎么这么笨啊,太浪费了,早知道半个煎饼就能够吃饱,我就只买半个煎饼就行了,刚才吃的那六个煎饼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看完这则故事,大家一定会忍俊不禁。在对这位后生的想法付之一笑的同时,我们能否发现其中隐含的经济学的影子呢?

【点睛释义】

什么是边际效用

“边际”是我们经济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通俗的理解就是新增的意思。边际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19世纪70年代,当时经济学家把它用做一种研究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正由于这一分析工具的出现,它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以前的传统分析方法,学术界也将它称为“边际革命”。

效用是指物品满足需要的程度。我们通常说某物能满足需要,面包能吃饱肚了,衣服能御寒,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所讲的使用价值概念。如果考察使用价值物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需求,这就是指物的效用。肚了饿了,吃一个面包和吃四个面包感觉肯定不同,也就是说“效用”不一样。经济学起源于对财富的研究,效用就是财富的量的标志,因而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效用”与“使用价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重要差别的概念。

肚了饿了,面包需要吃到第几个为止呢?那个停止消费的临界点就是边际。处在临界点上的那个产品,例如,能够吃饱肚了的最后一个面包,就叫边际产品,边际产品的效用就是边际效用。经济学对效用的研究,重点不是研究总效用,而是研究边际效用。每个边际产品效用都是不一样的,研究边际效用就是研究效用是怎样变化的。边际效用递减就是边际效用变动的趋势,是指随着某物品供给的增加,边际产品的效用呈下降趋势。

边际效用如何度量

我们真正理解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难点就在于如何度量效用。物理学上对时间的度量有年、月、日、分、秒等尺度,也被称为“量纲”。效用的量纲到底是什么呢?许多经济学者认为,效甩其实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评价,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的确,我们无法找到效用的绝对标准,但是我们可以用相对标准去标志它。既然效用是指人对物品需要的程度,那么“需求强度”就是效用的量纲,用它来表示效用大小。需求强度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的比例,与需求量成正比,与供给量成反比。代数方程式为:需求强度=需求量/供给量。在数学上,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叫指数。需求强度就是效用指数,从而也就是效用的标准。这样就有:效用=需求量/供给量。有了这样一个计算标准,消费过程中每一个边际产品的效用就可以计算出来。

边际效用理论的应用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由它的边际效用来决定。在经济学上,把由某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边际收入和它的边际成本相比较的方法,就叫边际分析法。我们在运用边际效用的方法观察经济问题时,持有稀缺论观点的专家认为,财富的增长、人类福利的增进并不是经济增长的表现,而是经济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并不是所有增量投入都是可取的,只有把增量投入与增量产出联系起来分析才是可取的。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在以后的经济研究中,经济学家提出了诸如边际生产力、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替代率、边际消费倾向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所以,边际分析的广泛使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变革。

比如一家民航公司开辟从北京飞往唐山的新航线,每运载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400元,那么,当每次飞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每张200元的票价卖给学生呢?有人可能会说:“不行!”理由是每个旅客的全部成本是400元,低于这个数目的票价将会给航空公司造成亏损。但是,如果我们用边际分析法去分析一下,便会发现是可行的。因为我们此时作决策不能依据全部成本,而是要依据边际成本。飞机维修费及机场设施费等的开销,不论是否搭载学生,均是要发生的,而学生在飞机上的就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负载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若该边际成本只有60元,则边际收入200元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机能为公司增加利润,所以,按低价让学生乘坐飞机对航空公司是有利的。

可以说,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P19-21

序言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量的经济学名词术语每天都会扑面而来。GDP为何不断增长?CPI与老百姓有何关系?西方大国为何总是逼迫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房价为何如此坚挺?国家为何调整个人所得税?股指期货是怎么回事?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上演。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所谓“经济学”,其实就是一门经世济民、治国齐家的学问,对我们个人来说,也有学者把它诠释为一种让人幸福的艺术。自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经济学开始以一门独立的科学登上人类历史舞台以来,历经了漫长的发展,时至今日已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今天的经济学已渗透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已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正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所说:“用经济学理论能够对人类社会90%的行为进行准确分析。”

读懂经济学,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身处的这个社会,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作出抉择,因为它能让你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当一般人仅仅看到各种经济现象的表象时,经济学家却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而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进而掌握经济现象的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经济学不可能为所有问题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能教会我们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学经济学并非能够让你变成天才,但如果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读懂经济学、驾驭经济学,使之为己所用者却是凤毛麟角。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经济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干脆敬而远之。的确,让您耐着性子读一本充斥着各种数学推导公式、各种深奥定理法则的经济学教科书,很可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经济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原本就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因此,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

本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和国家等与经济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编著者  2013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德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02445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6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5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8
18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