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经历人生的坎坷、社会的变动却始终坚持学术理想、社会关怀,他们出身平民、普普通通却获得极高的荣誉、跨世的赞扬,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记载他们的功绩,传承他们的思想……在费孝通、林耀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杨圣敏编著的《中国学派的道路(费孝通林耀华百年诞辰纪念会暨民族学中国学派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回顾其学术思想和贡献,承继其学术传统和精神,并延续其学术道路。
图书 | 中国学派的道路(费孝通林耀华百年诞辰纪念会暨民族学中国学派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他们经历人生的坎坷、社会的变动却始终坚持学术理想、社会关怀,他们出身平民、普普通通却获得极高的荣誉、跨世的赞扬,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记载他们的功绩,传承他们的思想……在费孝通、林耀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杨圣敏编著的《中国学派的道路(费孝通林耀华百年诞辰纪念会暨民族学中国学派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回顾其学术思想和贡献,承继其学术传统和精神,并延续其学术道路。 目录 在纪念费孝通、林耀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纪念费孝通陈理 中东欧“巴尔干”的全球化及民族历史的改写[保加利亚]迪米特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刘阿荣 饮水思源:永远感谢我们的两位老师杨圣敏 学者的爱国情怀马戎 两位学术巨匠的作品与思想的力量庄孔韶 费孝通、林耀华生平及学术生涯回顾 緬怀费孝通先生朱伦 费孝通、林耀华所倡导的合作精神王晓义 先生之风山髙水长——纪念费孝通先生百年诞辰陈凤贤 铭记费孝通先生的教诲周用宜 评议王铭铭 民族学、人类学与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的道路杨圣敏 从费孝通、林耀华先生百年诞辰谈人类学的中国学派徐杰舜 费孝通眼中的“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赵旭东 费孝通学术思想对民盟工作的启示李丽 共生互补:走向多元一体的必由之路——重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几点认识 许宪隆沈再新 费孝通先生与广西周建新 市镇与宗族:杨柳青商镇与乡社 ——试论圈层格局周泓 费孝通对甘青民族社会发展的考察与构想 评议 民族认同与民族文化研究 重温费孝通西部大开发中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思想 多元与互动:全球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血缘与地缘的价值 在国际合作中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探讨 全球化、离散与认同:近代华人的跨界移动 评议 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研究 跨文化整合与文化制衡 田野与自觉: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真回归 作为自省之学的中国人类学 ——费孝通与柳田国男的学问及方法 费孝通社区研究理论、方法的演变及其特征浅析 评议 优点凝聚就是力量——研讨会闭幕词 饮水思源感怀师恩——研讨会综述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学派的道路(费孝通林耀华百年诞辰纪念会暨民族学中国学派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圣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0030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5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