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潘沈斌编著的《痒》里能看到中国的特色大学。在这里能看到中国特色大学的缩影,大学就是制造听话人的机器,这这里只能按部就班,不要想与学习无关的知识,纵然是各个社团,各个活动,都不能脱离组织的纪律。作者文风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诙谐,写作尺度进一步拉大。他洞察了别人没有发现的领域,他写出了别人写不出的作品。

内容推荐

潘沈斌编著的《痒》里面的人物不算多,主要围绕主人翁杨哲及其周围亲戚朋友发生的一些事情,《痒》最精彩的当然是杨哲和乔涵一之间的感情起伏,虽然杨哲和乔涵一之间并不是大家司空见惯的那种情侣关系,或者说只是杨哲自己的单相思,但围绕他俩之间发生的很多事情看得我神魂颠倒,尤其是杨哲宿舍里的很多屌丝,个个都有自己的风格,总有一款能看到我的影子或者我周围朋友的影子。书里的杨哲是个才子,乔涵一是个美女中的大才女。他能作无数首诗,能谱很多种曲;她能迷倒全院乃至全校的数以千计的屌丝加高帅富,本该郎才女貌分外般配,只可惜结局令人惋惜。

试读章节

“小!你今年要毕业了吧?”

一脸横肉的二姑夫坐在白得炫目的阳光下,咕咚喝了一大口酒后,嘴里吧嗒着一口羊肉,像是咀嚼着永远也嚼不碎的口香糖,然后他肥大的舌头飞速一卷,咕咚一声,羊肉就被扫下了食道,紧接着,喉结在脖子处震动了一下,给羊肉让让道,羊肉就顺势而下,借着地球万有引力,向着胃里垂直奔袭而去。虽然隔着衣服与皮肉,坐在一边的杨哲都能看到一片羊肉从嚼碎到咽下去的全过程,甚至他能听到羊肉落在胃里的声音,像是一大泡狗屎掉在了深不见底的井里,“咣当”一声,砸起了酒花与即将变成屎的准屎花,开始了搅拌机一般的消化。二姑夫把筷子放下,当着众人的面捋起袄的袖子,露出了粗壮如牛大腿的小胳膊,他伸出满是油腻的手,旋即刺啦刺啦在小胳膊那一块发白的皮肤处忘情地挠着,挠着挠着,就忽然想起了坐在一边还有一个一直不说话的活人,歪过头来看着杨哲问。

杨哲看着他手在胳膊上抓着,看着心惊肉跳但又痛快淋漓,他也多么想像二姑夫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挠呵。在痒的时候,挠是一件多么亲者快仇者痛的事情。但是他的痒不在明处,而在被鞋袜层层包裹的脚上。在刚才的酒的刺激和午后阳光如箭般的长驱直入下,他脚趾上的痒早就按捺不住大举进攻了。但今天是爷爷生日,众亲云集,他深知是决不可在大庭广众之下脱下臭气烘烘的棉鞋,露出更加臭气烘烘的脚,再龇着牙刺啦刺啦地挠的。但二姑父的挠勾起了他的痒,就像一个吸毒的人看到了别人在吸,但尽管痒再作祟,理智告诉自己:就算痒死,也绝不可挠。挠的是痒,丢的是人。痒可以忍,人不可以丢。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的脚趾在棉鞋里动了动,意思是别闹,孰料他一动,脚趾上的痒好像全部被叫醒来,痒得更甚了。他有点如坐针毡,身体在阳光下晃动不已,迷迷糊糊中,他听到二姑夫在问毕业的事情。相对于痒而言,毕业是一件更加尴尬的事情,他就不自然地点点头,尴尬地拿起酒杯啜了一小口酒,又放下。

妈的,这酒实在是太痒了,这脚实在是太辣了。他有点魂不守舍,在心里颠三倒四地说着。  “小!你毕业了当官了,你二姑夫找你办事,你可不能一抹脸装不认识啊!”二姑夫此时已经抓挠完毕,一双狩猎般的眼珠在桌子上扫描了半天,终于找到猎物,抄起筷子,一大块猪头肉疾若闪电,精确飞人口中,他接着用牙齿和舌头碾压碎,在解决饥饿的过程中,艰难地对杨哲说出了上面那一句向往更好生活的话。

“二姑夫要是找我,不仅事情办得利索,还好酒好肉招待!”杨哲一边集中意念抵抗脚上的痒,一边把豪情建立在二姑夫的幻想上,在幻想的基础上再展望未来,也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官了。

二姑夫对这个答案很是满意,笑得更响了,那笑声有着一台老拖拉机在泥沼地里挣扎的轰鸣。在旁边啃着骨头的一只小狗“呜”的一声,好像是担心被拖拉机轧到,吓得夹着尾巴叼着骨头跑开了。

“好啊!大学生好啊!大学生能当官!他妈的,好好学!改天当官了,好好孝敬你爷,你姑夫!”二姑夫像是下达进攻命令的希特勒,高瞻远瞩地说。

在古城西村,二姑夫这样的觉悟已经算是高的了,毕竟二姑夫在外面的世界“纵横捭阖”过,知道上学有用,不像大姑夫,提起上学来就说:“上学有个狗屁用,年纪轻轻的光做个只张嘴不挣钱的无用货!读书读书,越读越输!”

二姑夫年轻时属于敢闯敢干型,杨哲听母亲讲,他事业的鼎盛时期曾主管一个菜市场,那个菜市场供着半个郑州城的大葱。在幼小的杨哲心中,郑州是多么大啊,除了养育着自己与亲人的古城西村,就是郑州大了。每当过完年,古城西村一带的男人们,成群结队地提着包裹,就去了郑州城,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郑州数不清的钢筋架子上。那是一个盛产人的城市,是人就得吃饭。

P1-2

后记

那些生活里的朋友们,我爱你们;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爱你们。

2013年2月8日夜晚0点左右,我和从五湖四海出发,为了过年这一个目的返回村里的七位兄弟一起,站在村后齐渡河边的树林里,夜风呜呜地吹,远远近近的烟火明灭着,提醒着节日的盛装莅临。篝火熊熊地烧,照亮了河水以及岸上萧萧枯林,照亮了兄弟们的每一张暖意融融的笑脸。在那一欢乐安详的时刻,我看着他们,看着篝火,看着枯木直刺着的夜空上啖着的满天繁星,心中被一种温馨的情绪溢满。为我生活过的岁月,为我脚下所站的这片土地,更为那些与我共度这辉煌或苦难时代的人们,因为这个世界通过他们温暖了我。

《出麦田记》出版以后,我听到了许多的赞许声,每每听到,我便深感不安,我知道这是不正常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其不可回避的缺点。每一次读我写的东西,我都想提起笔来修改一番。看这本千疮百孔的《痒》时,我浑身都会感到痒,总感到缺点太多。借此机会,我感谢那些褒扬我文字的朋友,是你们让一个一向做什么皆是错的自卑青年不再那么自卑;我更要感谢那些批评我文字的朋友,因为千人之诺诺,不若一士之谔谔。的确,在这个崇尚空谈的中庸社会,诺诺总比谔谔显得安全得多。鲁迅的那篇《立论》虽诞生将近百年,但从不过时。

一直以来,写作对我而言就是一种倾诉的渠道,他人或歌或谔,我只抚笔援辞,奋力笔耕。所谓出版,只是让我这种倾诉由私密转为公众,由对二三知己诉说变为千万读者阅读而已。我历经了长达十来年的私人化写作,所写的大都是钱理群所说的“抽屉文学”,阅读我文字的都是一些私交甚好的朋友,而更多的时候我文字的阅读者,则是我自己。去年,我的文字阅读受众陡然变为公众,我曾深深为这种变化而惶恐,恐怕我的思春呻吟只换取人去夕阳斜。但后来,我的编辑王传丽女士给我说:一部好的作品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委曲求全。这句话坚定了我在写作这件事情上“自私”的决心。的确,写作是一种私人化行为,写字之时,就像司机驾驭车辆,司机必须对车辆拥有绝对的主权,并对它要去的方向做出近乎独断专行的判断。写《出麦田记》的时候,少年之我窃以为神功附体,提笔颟顸,无知又无畏,有着寂寞的夜空里炸开一两朵烟花的肆意,而到了《痒》的时候,则是牛犊负重蹒跚而行了。长篇小说是思想的长跑,创作者若是驾驭得当,则是一种旅途的享受;若是稍有差池,则只能如钱钟书所言“屡思中止”,对创作者而言是一种痛苦历程。但不管怎样,坚持到终点,就是小说成功的首要前提。遑论是好是坏,只要完成了它,就是一部小说最好的结局。

是的,如果我找一个理由来为《痒》感到欣慰的话,就是我克服了走向社会种种现实的困难,完成了它。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不愿意为了与文学无关的理由,而让我的文字折腰。为了早日把《痒》创作完成,我放弃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返回故乡的村庄。归来时,村庄绿树红花满目葱茏;如今书写到最后一个字,已经到了岁末,却是无边落木飘雪阵阵了。

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我坐在西屋窗下,日出到月出,飘雨到飞雪。人间的婚丧嫁娶、鸡鸣狗跳与我咫尺之近,但又像千里之遥,四季与文明似乎与我所在的斗室毫无干系,我活在虚构的人物里。只是每当傍晚的时候,听到村里办红白喜事传来的唢呐声,我都会暂时停止敲击键盘,走出门去,在渐渐变暗的暮色里站定,聆听唢呐的凄凉,感受秋天换算成冬天的脚步。我还记得那个黄昏,我走上了村后的大堤,在料峭的寒风里,听到河那畔传来了《敢问路在何方》的唢呐声,第一次感到那首歌曲到了民间是那么凄凉。更多的时候,我站在宁静的夜色里,想用脚板感受村庄的心跳,感受又有哪些老人远离人间人土为安,又有哪些年轻人合卺交杯,踏上驶离村庄的嫁车,又有哪些不肯向命运低头的人背上行囊远走他乡。门前小径,没有客人,飞鸟偶尔落下又飞走,野鸽子在院墙上昂首阔步走来走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沈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62405
开本 16开
页数 3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