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1978-2010)/都市社会发展系列
内容
目录

第一编 幸福观念的理论溯源

导论:幸福的朝向

 一 幸福的个体性维度

 二 幸福的社会性维度

 三 幸福的历史性维度

第一章 西方哲学视域中的幸福 

 一 享受快乐的幸福

 二 追求至善的幸福

 三 直面痛苦的幸福

第二章 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中的幸福

 一 “箪食瓢饮”的幸福

 二 “道法自然”的幸福

 三 “长生久视”的幸福

 四 “证成涅槃”的幸福

第三章 中国近代以来幸福的社会之维

 一 幸福的“乌托邦”

 二 “求乐免苦”与追寻富强

 三 科学与民主的幸福许诺

 四 城市化进程中的“幸福生活”

第二编 城市里有没有我们的幸福?

——“乡下人进城”的幸福感变迁及其文学表达

导论:现代化·“乡下人”·幸福感

——考察的意义与概念的界定

 一 反思现代化:考察“乡下人进城”幸福感的意义

 二 定义“乡下人”:“乡下人进城”的几种方式

 三 分析幸福感:我们对幸福幸福感的使用

第一章 春风作伴好进城

——对路遥笔下五种“进城”“乡下人”幸福感的考察

 一 “具有公职身份的乡下人”

 二 “身份暧昧的乡下人”

 三 “混进城市的乡下人”

 四 “进城打工的乡下人”

 五 “进城买卖的乡下人”

第二章 “乡下人进城”,一种宗教,或者一个魔咒

——近二十年文学创作中“乡下人进城”现象的幸福感考察

 一 到城里寻找幸福:“进城”成为“乡下人”的一种宗教

 二 幸福远非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进城”成为“乡下人”的一个魔咒

 三 我在哪里错过了你?——影响“乡下人进城”幸福感的因素

第三章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我们如何实现共同幸福?

 一 取消专门针对“乡下人”的歧视性社会制度

 二 投入更大的精力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建设

 三 投人更大精力振兴农村教育、提高乡村文明

第三编 宗教信仰与幸福感:都市佛教信仰的回潮

导论:中国历史脉络中的宗教观与幸福观

第一章 信仰的挑战与幸福感的重塑:新时期的中国佛教

 一 新时期佛教的革新与困境

 二 为己祈福:隐藏的信仰

第二章 蛰伏的信仰与幸福感的迷途(1978~1999)

 一 坚冰的融化:宗教政策与佛教的复苏

 二 科学主义与特异功能:“气功热”背后的信仰误区

第三章 消费主义的焦虑与寻找幸福:佛教信仰的悖论(2000~2010)

 一 白领梦的幻灭:中产阶层的佛教信仰

 二 权力与财富的焦虑:社会精英群体与佛教信仰

第四章 结论

第四编 当代居家生活文化对幸福的引领与影响

导论:目的理性笼罩下的幸福感

 一 今天我们为什么关注幸福感?

 二幸福感与价值观危机

 三 幸福感与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

第三章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我们如何实现共同幸福?

 一取消专门针对“乡下人”的歧视性社会制度

 二投入更大的精力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建设

 三投入更大精力振兴农村教育、提高乡村文明

第四编 当代居家生活文化对幸福的引领与影响

导论:目的理性笼罩下的幸福感

 一 今天我们为什么关注幸福感?

 二 幸福感与价值观危机

 三 幸福感与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

 四 幸福感与空间

 五 现代中国历史脉络中的幸福观

第一章 居家生活成为幸福的源泉

——世纪年代对幸福生活的想象

 — 世纪年代幸福观讨论

 二 世纪年代现代幸福生活图景

 三 幸福感与家庭生活空间

 四 作为历史遗产的工人新村的启示

第二章 住房改革与居家生活

 一 家庭和住房制度改革

 二 住房商品化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筑业

 三 “蜗居”:房改想要的后果?

第三章 被建构的“家”和幸福感

 一 被重新分配的居住空间

 二 被建构的“家”

 三 难以作结的结语:幸福在哪里?

第五编 实证主义视野下的都市幸福感研究

导论:经验世界里的幸福感

第一章 主观幸福感的国际经验研究综述

 一 主观幸福感的界定

 二 经济学与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观幸福感

 三 社会学视野下的主观幸福感

第二章 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1990~2007)/248

 一 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二 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以2007年为例

第三章2010年上海居民的幸福感

 一 经济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

 二 健康与安全的满意度

 三 公共服务与休闲生活满意度

 四 居住与环境满意度

 五 总体满意度

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推荐

《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1978-2010)》围绕“幸福感”这一主题,分别探讨了幸福的理论内涵与历史流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感受、都市佛教信仰回潮与幸福感的关系、当代居家生活/文化对幸福的引领与影响,实证考察了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问题,并对上海居民的幸福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上海大学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课题组编著的《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1978-2010)》全书其分五编,虽然各编内容侧重点不同,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基本的关怀是一致的,那就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深切关怀,期望既能从思想史的角度勾勒幸福观念的理论面貌,又能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会转型的现实反映中国民众对于幸福的感受,为转型期中国民众实现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提供智慧与参考。

编辑推荐

上海大学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课题组编著的《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1978-2010)》围绕“幸福感”这一主题,分别探讨了幸福的理论内涵与历史流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感受、都市佛教信仰回潮与幸福感的关系、当代居家生活/文化对幸福的引领与影响,实证考察了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问题,并对上海居民的幸福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1978-2010)/都市社会发展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大学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课题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42563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16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