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末民初女权思想研究
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妇女权利的基本理论

 一 妇女权利的概念与内容

(一)妇女权利的概念

(二)妇女权利的内容

(三)妇女权利的性质及特点

 二 近代西方女权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人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西方近代人权观念对女权的排斥

(三)妇女权利的提出

(四)自由主义女权:西方早期女权理论

第二章 中国古代对妇女的压追和明末清初士大夫男女平等的思想

 一 中国古代对妇女的压迫

(一)精神上对妇女的控制

(二)身体上对妇女的摧残

(三)制度上对妇女的压迫

 二 明末清初士大夫男女平等的呼声

(一)批判男尊女卑的理论基础,肯定妇女在人伦关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驳斥女子不如男子的偏见,宣称男女智力相等

(三)反对纳妾,主张一夫一妻制

(四)驳斥“女祸论”,主张妇女参政

(五)反对妇女片面守贞守志,赞成妇女改嫁

(六)反对妇女缠足

第三章 清末民初女权的先声:不同派别的男女平等思想

 一 西方传教士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男女平等思想

(一)传教士对男女平等思想的介绍与宣传

(二)传教士在实践上对男女平等的倡导与示范

 二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男女平等的理论与实践

(一)洪秀全的男女平等观

(二)太平天国男女平等的实践

 三 早期维新派萌发的男女平等思想

(一)抨击封建礼教,主张男女并重

(二)反对传统性别歧视制度,主张妇女权利

(三)把兴女学和禁缠足与国富民强联系起来

第四章 戊戌维新时期女权思想的形成:人权基础上的男女平等

 一 以西方“天赋人权”理论为指导,批判传统性别观念及制度,主张男女平等

(一)以西方“天赋人权”为理论武器论证男女平等

(二)批判男尊女卑观念,主张男女平等

(三)谴责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剥夺女权有悖人权,主张恢复妇女权利

(四)分析男女不平等的原因

 二 男女平等之目的:保国保种

(一)民族危机下戊戌维新派保国保种的主张

(二)男女平等之目的:保国强种

 三 男女平等的实现路径:大同世界和现实社会

(一)在大同世界里实现妇女权利

(二)当下的男女平等:禁缠足和兴女学

第五章 辛亥革命时期女权思想的发展

 一 马君武的翻译: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一)对《斯宾塞女权篇》中女权思想的介绍

(二)对《约翰·弥勒女权说》和社会党人《女权宣言书》中女权思想的介绍

 二 辛亥革命时期女权思想的发展:民族女权主义

(一)以西方“天赋人权”理论作为思想指导,分析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并进行批判,进而主张男女平等

(二)女权的目的

(三)女权的实现

 三 辛亥革命时期女权思想的发展:无政府女权主义

(一)批判:控诉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男女平等的虚伪性与欺骗性

(二)男女平等之目标:男女绝对之平等

(三)手段:实行无政府革命和男女革命,废除婚姻和

 家庭

第六章 辛亥革命后对妇女参政权的否定

 一 妇女要求参政权

 二 围绕妇女能否拥有参政权的讨论

 三 对妇女参政权的否定

 四 妇女参政权被否定之原因分析

第七章 清末民初中国女权思想之分析

 一 清末民初中国女权思潮之形成与发展是中西妇女思想结合的产物

(一)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女权思潮之形成是运用西方天赋人权理论批判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现实、主张妇女权利的产物

(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女权思潮之发展是戊戌时期男女平等思想继续发展、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相碰撞以及无政府主义和女权主义相碰撞的产物

 二 清末民初女权思想之特征

(一)较强的国家主义倾向

(二)浓厚的男性化色彩

(三)主要内容是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的批判

(四)女权思想是人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清末民初女权思想之作用与不足

(一)清末民初女权思想之作用

(二)清末民初女权思想之不足

 四 清末民初女权思想之反思

(一)在妇女与国家的关系上,既要重视国家利益,又要重视妇女权益

(二)在女性和男性关系上,不要把男性当做规范和标准

(三)在妇女享有权利的条件上:不能以能力作为妇女享有权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孙桂燕编著的《清末民初女权思想研究》主要介绍清末民初女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清末民初女权思想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妇女权利的概念、性质、特征和内容以及女权思想在西方的产生和西方早期女权主义理论,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古代对妇女的压迫和明末清初士大夫对男女平等的呼声,但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并没有产生近代女权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从鸦片战争时期到戊戌变法前女权思想的孕育。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戊戌维新时期女权思想的产生。戊戌维新人士运用人权理论对中国传统性别制度剥夺人权违背女权进行了批判,标志着女权思想的产生。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女权思想的发展。辛亥革命时期,女权思想一方面在戊戌维新时期女权带有国家主义倾向女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产生了无政府女权主义,使辛亥革命时期的女权思想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辛亥革命后对妇女参政权的否定,使辛亥革命后女权思想的发展遭受挫折。第六部分是对清末民初女权思想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它的特征、进步性和不足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编辑推荐

孙桂燕编著的《清末民初女权思想研究》主要介绍清末民初女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全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妇女权利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对妇女的压追和明末清初士大夫男女平等的思想、清末民初女权的先声:不同派别的男女平等思想、戊戌维新时期女权思想的形成:人权基础上的男女平等、辛亥革命时期女权思想的发展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末民初女权思想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桂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34436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6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2013246251
中图分类号 D442.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