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黑骏马(高中部分)/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黑骏马(高中部分)》里的小说凝聚着作者张承志萌发于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之中那温馨美丽而又苦涩忧郁的青年时节的梦。小说采用了抒情散文式的叙述方法,较充分地抒发了作者注满胸中的激情,能引人共鸣的抒情,并对逝去的时光、对难忘岁月的怀念,对隐伏于心的刻骨铭心的哀痛与反省,以及化为意向的新声旧情,让人们窥视了出生于大草原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灵魂。雄浑的风光,悲凉的咏叹,天上的长云,地下的草原,心中的大地母亲,将读者带入一个复杂的感情世界。

内容推荐

《黑骏马(高中部分)》收入张承志代表作五篇。其中《黑骏马》是张承志的成名之作,小说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蒙古民歌《黑骏马》为主线,记录了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北方的河》是继《黑骏马》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一经发表,就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黄泥小屋》讲述了一个回民青年寻找理想家园的艰难历程故事。《辉煌的波马》与《九座宫殿》是作者短篇中的精华。《黑骏马(高中部分)》凝聚着作者张承志自己的血肉经历,洋溢着沸腾的情思,不啻是一曲雄浑深沉、荡气回肠的人生奏鸣曲。

目录

导读

黑骏马

北方的河

黄泥小屋

辉煌的波马

九座宫殿

试读章节

我气疯了。我暴跳起来,甩开揪扯着我的牧人,狠狠地抬起靴子,一脚把这个黄毛踢翻在毡子上,随即冲出了包门。

当我气急败坏地扯过钢嘎·哈拉的缰绳,踏住马镫时,包里传出那卑劣的黄毛恶毒的、发狂般的怪吼声:“滚回去吧!摸摸你那头小乳牛……我希拉把她连牛犊子都送给你啦!”

我狠狠地鞭打着马,黑马的四蹄在石头上重重地击出一串串火星。这黄毛鬼的恶毒诅咒气昏了我。自从我生长在这片草原,还从没有听到过这样肮脏的话!我后悔没有揍那张污秽的嘴,或者用头号粗针头给他扎上一针冬眠灵——他居然如此放肆地侮辱和中伤我的爱情,还有我亲爱的索米娅!

黑马在门口猛地停住,我翻身下马,一下子撞开了家门。同时,我听见一声尖厉的惊叫。

索米娅正在换衣服。她还来不及扣上袍子的前襟。我的眼睛被牢牢地吸住了——在她敞开的长袍里面,我看见一个高高凸起的肚子。

我呆住了,手扶着门框一动不动,只顾直直地盯住她那怀孕至少五六个月的、隆起的肚子。刹那间,我似乎突然明白了黄毛希拉那些毒言恶语的含义,也明白了几天来索米娅古怪的神情和敌意的目光。

奶奶在一旁呼呼熟睡着。索米娅惶惑地、害怕地望着我,慢慢朝角落退去。她扣着袍子上的纽扣,可是总扣不上。我看见她睁圆的眼睛里溢满了泪水。酒精和狂怒已经攫住了我,但一种莫名的难过又一下涌来,使我痛苦而悲伤。我一步步地朝她走去,她一步步地退着。我绝望地问:

“真的吗……是黄毛鬼希拉吗?”我听着自己的声音,觉得它简直像是哭。索米娅紧紧靠着毡墙,颤抖着。她一言不发地死盯着我,脸上已是泪水纵横。

我的眼睛黑了……哦,黄头发希拉是一个真正的恶棍,他耍弄过的牧民妇女究竟有多少,没有谁数得清。草原上已经有不少孩子长着一头丑陋的黄发,用呆滞阴沉的眼睛看人,我不止一次地听到人们指着那些孩子说:“哼,都是黄毛希拉的种子!”

我勃然大怒了,可怕的痉挛阵阵袭来,我觉得眼前直冒金星。我猛扑过去,抓住索米娅的衣领,拼命地摇撼着她,要她开口。可她却倔强地愈发沉默。我发狂地吼叫起来,更用力地摇着她:“你说!你说呀!为什么……说……你说!那个黄毛恶鬼!”

“松开——”索米娅忽然锐声地尖叫起来,“孩子!我的孩子!你——松开!松开——”她哭叫着,在我死命钳住她的手里挣扎着。突然,她一低头,狠狠地在我僵硬的手上咬了一口!

我痛得倒抽了一口凉气,手瘫软地松开了。索米娅愣怔了一下,一下子捂住脸嚎啕大哭起来,她撞开我,披头散发地奔到外面去了。

我揩去手上的血,伤口处立即又渗出新的一层血珠。我颓然坐下,猛地看见白发蓬松的奶奶正在一旁神色冷峻地注视着我。原来她早就坐在一旁。我想喊她一声“奶奶”,但是喊不出来。她那样隔膜地看着我,使我感到很不是滋味。一种真正可怕的念头破天荒地出现了:我突然想到自己原来并不是这老人的亲生骨肉。

奶奶慢条斯理地开口了。她讲了很多,但我没有听进去,也不愿听进去。那无非是古老草原上比比皆是的一些过程,是我们久已耳闻并决心在我们这一代结束它的丑恶。这些丑恶的东西就像黑夜追逐着太阳一样,到处追逐着、玷污着,甚至扼杀着过于脆弱的美好的东西。

P30-31

序言

张承志(1948一 ),回族。曾在北京上小学、中学,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1972年人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78年考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同年开始笔耕。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代表作品有小说集《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散文集《荒芜英雄路》、《牧人笔记》、《清洁的精神》等。张承志有着独立不羁、庄严深邃、冷峻热烈的审美品格,白文学创作开始,他就以澎湃的激情表达自己的精神哲学,以熔铸诗歌、音乐、绘画、历史和哲学的复杂形态创造着篇篇美文。他那具有思辨性和震撼力的语言和思想,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创性魅力。因其独特的创作主题,他被称为“理想主义的精神漫游者”。草原上的黑骏马、蒙古的额吉、北方河流、金牧场、疲惫的摇滚歌手、哲合忍耶,这都是张承志心灵的替代物。早期以草原生活为题材,从大地、民间汲取精神养料;作品风格激昂,慷慨硬朗,流露着不屈的奋斗精神。后来更为重视宗教的尊严博大与个体灵魂的皈依,作品中具有崇高诗意的美学风格。

《黑骏马》是张承志的成名之作,从此,人们就把草原、北方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小说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蒙古民歌《黑骏马》为主线,记录了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白音宝力格和索米亚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少年生活中,他们萌生了人世间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美好的感情却被亵渎和埋葬了。白音宝力格毅然出走,索米娅也远嫁他乡。九年后,步人中年的白音宝力格骑着黑骏马找到了索米娅,面对索米娅不幸的命运,他沉人深深的内疚和思索之中。

《黑骏马》全篇凝聚着作者自己的血肉经历,洋溢着沸腾的情思,不啻是一曲雄浑深沉、荡气回肠的人生奏鸣曲。张承志曾在锡林郭勒草原生活了很久,“帽檐朝后,衣袍稀烂,歪骑着马,一年洗一次澡”。他的小说就是萌发于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之中那温馨美丽而又苦涩忧郁的青年时节的梦。小说采用了抒情散文式的叙述方法,较充分地抒发了作者注满胸中的激情,正如他自己所说,“因为我觉得它那么合乎草原生活的特质”,因此“我就在心在意地写”,表达“我满肚子的天真的情思”。其实,小说中最吸引人的,不是“我”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最能引人共鸣的倒是依托其上的抒情。那些对逝去的时光、对难忘岁月的怀念,对隐伏于心的刻骨铭心的哀痛与反省,以及化为意向的新声旧情,让人们窥视了出生于大草原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灵魂。雄浑的风光,悲凉.的咏叹,天上的长云,地下的草原,心中的大地母亲,将读者带人一个复杂的感情世界。

《黑骏马》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再现了草原民族的风俗人情,歌颂了草原人民善良、朴质、勤劳的美德。小说的最后,白音宝力格骑着黑骏马离开了诺盖淖尔,唱起了这首《钢嘎·哈拉》(黑骏马的意思)长调古歌。“当我的长调和全部音乐终于悄然逝去的一霎间,我滚鞍下马,猛的把身体扑进青青的茂密草丛之中。我悄悄亲吻着这苦涩的草地,亲吻着这片留下了我和索米娅的斑斑足迹和炽热爱情、这出现过我永志不忘的美丽朝霞和伸展着我的亲人们生路的大草原。”“我想把已成过去的一切都倾洒于此,然后怀着一颗更丰富、更湿润的心去迎接明天,就像古歌中那个骑着黑骏马的牧人一样。”黑骏马见证着过去的一切,而重新踏上这片草原,重遇黑骏马的白音宝力格满怀愧疚与深沉的爱去寻找“过去”朝霞般的莎娜,去接受草原法庭对他的灵魂的审判。古歌映照着一路的行程,给小说带来一种悲怆……

《北方的河》是张承志继《黑骏马》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小说一经发表,就以其沉郁的抒情风格、思辨色彩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王蒙誉其为“大地和青春的礼赞”,“青年奋击者的壮美诗篇”。小说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浩大的空间一一黄土高原、黄河和无定河的汇合处。黄河是“北方伪河”的伟大象征和代表,孕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北方的河”是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象征物。十多年前,主人公第一次来到黄河,黄河给了他父亲般的尊严和慈爱,赐予了他伟大的力量。现在,当他再次扑人那被“晚霞烧红了的赤铜水般的黄河”,又一次感受到了黄河父亲的博大和宽广,也暗示着他在辽阔的、奔流不息的黄河寻到了自己的根。

在小说中,浩瀚、粗犷、深厚、坚韧的北方河占了很大篇幅,每一条河又各占一个章节,它不仅是总体象征线,而且是情节演进的连接线,人物性格发展的成长线。小说以一种雄浑的气势来描绘北方的河流,叙述主人公的追求、探索和选择以及逐渐成熟的过程。通过主人公的活动一一自费考察河流而奔走于无定河、黄河、湟水之间,通过这几条大河,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大自然,以及祖国整个北方的辽阔空间。在小说中,他深情地描绘着北方的黄河、湟水、永定河和黑龙江等大河流,将它们比喻为民族文化和血脉的母体、父体以及青春力量的象征。“河”是张承志阐述思想的载体,正如王蒙所说,,他“不仅写了北方的几道河,而且写了生活的河,生命和青春的河,这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河”。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他”有着躁动不安的灵魂、粗犷的性格、开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自信的奋进精神。通过主人公的心理、女记者的眼光、横渡黄河、准备考研、照顾生病的母亲等描写,一个丰满的青年奋进者形象跃然纸上。

《黄泥小屋》讲述了一个回民青年寻找理想家园的艰难历程故事,故事从苏尕三一伙五人来到一处名叫月亮山的黄土坡上搭起一座歪斜的黑窝棚开始。这月亮山一眼望去,“焦干焦干的”,四周都是滚烫的干黄土,白茫茫的毒日头刺痛着人的眼睛,所以作者说这山“空空背了个月亮山的好名字”。他们来这儿是为了“刨洋芋的营生”,而雇佣他们的东家却从没见过面,这给整个故事笼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三年前苏尕三因忍受不了官家的凌辱而用镰刀割了那家伙的脖颈。在逃离家乡时,他最后一眼看到了那间黄泥小屋在身后化成了两股浓浓的黑烟。在此后的三年里,他“避着躲着,走了三年石渣子黄泥土的山路,串遍了几州几府的偏荒去处”,为的是能够“寻上那间黄泥小屋”,把“疲累了的心放下暖暖”,所以他来到了这四周黄土弥漫、灼人眼球的月亮山。在这里,在疲乏的劳作间隙,从弥漫的黄土沙砾中,那间被烟熏黑了半截墙体、顶子歪斜的黄泥小屋偶尔在远山上闪现,但等他细瞧时,黄泥小屋又倏忽消失不见。这里并不是让人心歇息的地方,残毒的东家,还是要糟辱回回身上最柔软的那颗心。贼娃子不堪受辱,“一扭头就跳进了那黑洞洞的水窖”。最终,苏尕三领着那个夜夜惧怕东家糟践的女子,离开了这个丑恶肮脏的泥潭。走啊,走啊,“那大山的彼岸一定会有纯净的歇息处,他俩一定能在那里搭起自己的那座黄泥小屋”。

故事从开始直到结尾,苏尕三始终在寻找他心中的黄泥小屋,因为那是他理想中的家园,那里不仅有他的亲人,有温暖,更有对人心的尊重。三年间,那座顶子塌歪,半墙熏黑的黄泥小屋时时在他眼前浮现。“阴云遮住的山头青青的铺展着,在那片山头的边边上,他又看见了那座熏黑的小泥屋。”

“是呵,走吧,哪怕走下去再苦再难,哪怕真是从此走进火狱,反正是决不回头了。反正是决不能回头了。走吧,哪怕是走上这一辈子,哪怕走到这片茫茫大山的尽头”。作为一种象征,“黄泥小屋”已在读者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贫瘠状态下一种精神向往的代名词。在小说的最后出现了一幅暖人的画面:五个人围坐在火堆旁,火苗暖暖地亮着,冲淡了浓重的黑夜,把五个人盘坐在一起吃洋芋的画面映得透亮。这与前面一直压抑人心的黑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好比阳光刺透黑夜,终于给人带来了明亮与温暖。

胡玉萍

书评(媒体评论)

“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依据《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而出版,它能够促进中学生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腻的体味和深入的思考,并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格,提升语文素养,为中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审美教育范本。

一一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

本着“分享求知的快乐,体验精神的成长,开启世界的大门”的宗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这套“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该书系版本完善,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这些文字体现了人类的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而且配有“导读”,是中学生走进文学经典的最佳选择。

一一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黑骏马(高中部分)/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承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00392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317872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