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圣贤语(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先天下之忧而忧;仁者爱人;勇而不避难;吾日三省吾身;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见利思义;学不可以已;天下有道;一切为天下;一灯燃千百灯;平常心是道……刘巍编写的《圣贤语(精)》中选取的经典语录,都突出地反映了各家圣贤的代表思想,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三家思想的魅力。

内容推荐

刘巍编写的《圣贤语(精)》分“儒家说”、“道家说”和“佛家说”三大部分记录了三家圣贤的至理名言。《圣贤语(精)》中选取的经典语录,都突出地反映了各家圣贤的代表思想,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三家思想的魅力。同时,也能在研读圣贤思想的同时,深化和提升读者自身的思想境界,让中华传统的思想光辉深入渗透到现代生活中,赋予圣贤经典以全新的意义。

目录

儒家说

 先天下之忧而忧

 仁者爱人

 勇而不避难

 吾日三省吾身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见利思义

 学不可以已

道家说

 修善福应,为恶祸来

 人者,善死乐生者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天下有道

佛家说

 一切为天下

 

 一灯燃千百灯

 当恩人生在世,能有几时

 事理既融,内心自莹

 行住卧安,世世无患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

试读章节

以故数百年来,劝善惩恶之大权既废,纵有劝惩,皆属枝末,不得根本,为益殊少。

——印光

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

——印光

一切诸报,皆从业起: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一切诸业,皆从习起;

一切佛心,皆从人起。

——《华严经》

一切化现诸供养事,皆悉从于决定解起;一切化佛,从敬心起;一切佛法,从善根起;一切化身,从方便起;一切佛事,从大愿起;一切菩萨所修诸行,从回向起;一切法界广大庄严,从一切智境界而起。

——《华严经》

佛告舍利弗:菩萨有四法终不退转无上菩提。何等为四?一者若见塔庙毁坏,当加修治,若块泥乃至一砖;二者若于四衢道中多人观处起塔造像,为作念佛善福之缘,塔工画作,若转法轮及出家相,乃至双树人涅檠相;三者若见有比丘僧二部诤讼,勤求方便,令其和合;四者若见佛法欲坏,能读诵说乃至一偈,令法不绝,为护法故,敬养法师,专心护法,不惜身命。

——《华严经》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服那由他分……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华严经》

若有智慧人,一念发道心.

心成无上觉,慎莫生疑惑。

——《华严经》

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华严经》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华严经》

一切法性常空寂,无有一法能造作。

——《华严经》

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众生若闻者,迷乱心发

 狂。

——《华严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

一切菩萨,复有四法,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萨,皆应修学:三世菩萨,所学处故。

——《心地观经》

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生。

——《心地观经》

若用慧反观心性,则能通行心至法华、念佛、般若、觉意、首楞严偌大三昧,及自性禅乃至清净禅等,是出世间上上禅门。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

——《优婆塞戒经》夫智慧者,能修善法,具足十善,获得财富及大自在。得是二故,故能自利及利他。有智之人,所学世法,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

——《优婆塞戒经》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于身中;无量烦恼,悉除已灭,佛便明显。

——《泥洹经》

妙有则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历然。

——《济缘记》

于一切法,心为前导,若能知心悉之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造。

——《般若经》  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圆觉经》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圆觉经》

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等适,屏幕营愁苦,思念积虑,心为走使,无时或安。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横为非常之水、火、盗贼、冤家、债主所焚漂劫夺消散矣。忧毒忪忪,无有解时,愤结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座摧碎,身亡命终,捐之而去,无何随者。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如此,结众寒热,与痛共居。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者亦忧,欲有田,无宅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者亦皆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齐等有,适欲具有,便复靡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时不能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座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如此,结众寒热,与痛共居,或时座之,终身天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其所趣向,善恶之道,无能知者。

——《无量寿经》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四十二章经》

过去诸恶,今悉忏悔;现所作罪,诚心发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已作之业,不敢覆藏。

——《金光明经》P316-320

书评(媒体评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而变节。

——子路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

——涨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圣贤语(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44760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3280243
中图分类号 B222.01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1
145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