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妈妈这样定规矩孩子最有自控力
内容
试读章节

1.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

规矩1:任何时候,都别勉强自己违背内心

璐璐四年级时,从奶奶家过完寒假回来后,我发现了她的变化。开学后的第一天,新任班主任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长大以后的我……》。

我知道,璐璐的梦想一直是做一名舞蹈家。等我要翻开作文本签名时,却发现璐璐写的是《长大后的我是一名优秀教师》。我故作随意地问:“璐璐,怎么,不想做舞蹈家了?”璐璐一边看电视,一边小声回答:“这样写,老师会高兴,才会给小红花。”

我吃了一惊,但没有马上纠正她的说法,而是很快地签了字:“写这篇作文很辛苦吧?”璐璐点点头。我笑了笑,趁着晚饭时间,给璐璐的班主任毛老师——也就是语文老师——打了电话,简单沟通了一下。我很庆幸,毛老师正好是我的初中同学,交流起来没那么多顾虑。

第二天,放学后,璐璐回到家很沮丧,不等我问,她就要委屈得哭出声:“妈妈,老师说我的作文不真实,要重写。可我明明很认真地写了啊。”我知道为了写好这篇作文,璐璐不仅翻阅了好几本作文书,为了写得生动还专门搬出了《汉语词典》来“助阵”。她对这篇作文抱了很大的期望,结果老师还让重写,孩子的困惑与委屈,我能理解。

因此,我首先表示了同情:“真的?我觉得还不错啊。那同学们都写了什么?”璐璐回答:“别的同学我不知道,小娟的作文被老师在课堂上当作范文读。她希望自己将来做一名音乐家。”我点点头:“看来,也并不是一定要写想当老师,才会受到表扬,对吗?”璐璐点点头。我没再说什么,她已经摊开了作文本。

晚上检查家庭作业时,我没有再提作文的事儿,而是跟她聊起在奶奶家的寒假。通过与璐璐的谈话,我才知道,起初,璐璐是直言不讳的,她很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奶奶,豆浆跟鸡蛋一起吃不健康。”“爷爷,老师说唾液很脏。”……春节前,爷爷奶奶买了新衣服给璐璐,她直接说不喜欢这衣服。虽然最后换了璐璐喜欢的,但爷爷奶奶对她却有了“不懂事”的印象。

而她的几个哥哥姐姐却很会“来事儿”,他们会看爷爷奶奶的脸色,知道说老人喜欢听的话,即使那些话很违心。比如,姐姐会当面称赞奶奶做饭很香,却趁着大家不注意时倒掉,然后偷偷吃零食。在哥哥姐姐的影响下,渐渐璐璐也学会了“察言观色”,开始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她感到了爷爷奶奶对她态度上的变化——他们经常表扬她:“璐璐是咱家最乖的孩子。”

我问璐璐:“虽然得到了爷爷奶奶的表扬,但你真的开心吗?”璐璐歪着头想了半天:“好像也没有。”我说:“那怎么样才是开心的?”璐璐回答:“在妈妈身边才开心。”我笑了,温柔地启发她:“因为妈妈会接纳你真实的想法,你敢对妈妈说自己的想法,对吗?”璐璐点点头。接下来,我认真地说:

“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替代不了你的想法,只有你自己最明白你自己,只有你尊重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你才是独一无二的你,别人也才会真正尊敬你。”

璐璐说:“那为什么爷爷奶奶会不高兴?”我说:“有可能是爷爷奶奶那一辈老人教育观念的问题;另外,还有可能是你的方式有问题。比如,你告诉爷爷奶奶,你不喜欢他们买的新衣服,但你首先要感谢他们,然后最好能说明不喜欢的原因。”

璐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一整晚都没太说话。我知道,她在“消化”我的话。第二天,璐璐的作文得到了表扬,老师的批语是:“真实,自然。”

下午,她的同学兼好友小娟来家里玩,一眼看到了璐璐新买的漫画书,想借回家看。那套漫画书刚买回来,还没拆封,璐璐自己都还没看过,我看出她不太愿意。这时,老公发话了:“璐璐,大方点,就借给小娟吧。”我看出璐璐有些不乐意。

我瞪了老公一眼,温柔地对璐璐说:“璐璐,这是你的漫画书,你可以自由地做决定。”璐璐想了想,对小娟说:“小娟,我也想看这套漫画书。我还有其他几套漫画书,你可以挑选一套,两星期后,我再把这套借你,怎么样?”小娟高兴地答应了,两人愉快地玩起了弹子跳棋。

小娟走后,我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下,我让璐璐设想一下,假如她碍于面子,违背自己的意愿,把漫画书借了小娟,结果会怎样?璐璐说:“肯定会不开心,如果她看得慢,我会更生气。”我说:“可是,小娟并不知道这些,她只会认为你不信任她,对吗?”璐璐点点头:“也许,她就不拿我当好朋友了。”

我点点头:“最好的方法是自己高兴、别人也高兴,你今天的处理就很好;但假如做不到,勉强违背自己的内心,满足了别人的愿望,不开心的人是自己,而别人也未必会感谢你,甚至反而会断送了友谊。”璐璐愉快地表示认同:“是的,妈妈。”

接下来,我告诉璐璐要尊重自己的内心,也有一个重要原则: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

这天,璐璐与我一起乘公交车回家。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这时,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女上了车,前面的乘客没有让座的意思,那位年轻妇女被挤得东倒西歪,璐璐犹豫了一下,站了起来:“阿姨,请来这里坐。”我赞许地看了璐璐一眼,把她抱在我身上,然后轻声问她:“璐璐为什么要给阿姨让座啊?是不是为了让妈妈高兴?”璐璐有点不屑:“阿姨抱着小宝宝,站着多危险。我才不稀罕谁的表扬。”我立刻向璐璐道歉:“是妈妈误解了,对不起。”我接着问:“如果以后还需要你让座,你还会让吗?”璐璐点点头:“当然。”我说:“所以,璐璐,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战胜另一个自己,有时还需要面对别人的误解、讥笑、甚至排挤打击。”璐璐点点头:“就像上学期,我说语文老师念错了字,被全班同学嘲笑。”

我点头:“但事实证明,因为你的及时指出,全班同学避免再犯这个错。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现在,你会怎么做呢?”璐璐说:“我还是会指出来,不过会通过手机短信单独告诉老师。”我点点头,表示赞许:“你的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不是让老师尴尬,也不是显示自己,对吗?”

璐璐说:“对,就是这样。”

P2-5

目录

[PART 1]

 每个孩子首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被绑缚着成长的孩子不会有大成就

 1. 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

 规矩 1:任何时候,都别勉强自己违背内心

 2. 主动降低要求孩子的标准,反能激发孩子的好胜心

 规矩 2:目标是用来实现的

 3. 做一个能陪孩子胡闹的妈妈

 规矩 3:孩子,学习的权利由你支配

 4. 别带着情绪管孩子,先学会尊重孩子

 规矩 4:有些事,在尊重的前提下,可以做

 5. 放养的孩子,眼界更开阔

 规矩 5:走向独立

 6. 孩子,父母不能总是守在你身边

 规矩 6:学会独处

 7. 别阻止孩子探索与冒险的步伐

 规矩 7:只要条件满足,你可以去探索、去冒险

[PART 2]

 怎么跟孩子说,又怎么听孩子说

 ——培养孩子自控力,家长必须先学沟通

 8. 好家长会听又会说

 规矩 8:和气交流,温柔相处

 9. 合作比“听话”重要

 规矩 9:你不用“很听话”

 10. 别让孩子对沟通、协商失去信心

 规矩 10:学会说“不”

 11. 奖与罚的艺术

 规矩 11:没有物质奖励,是因为不想让你变得功利

 12. 为攀比而买东西是虚荣和自卑

 规矩 12:把愿望冷冻几天

 13. 怎样对待爱钻牛角尖的孩子

 规矩 13:可以钻牛角尖,但是要有规则

 14. 做孩子的情感“树洞”

 规矩 14:孩子,心里不舒服,可以跟妈妈聊聊

 15. 身教永远胜于言传

 规矩 15:看看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

[PART 3]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规则与秩序

 ——现实残酷,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理智、从容、内心强大的人

 16. 三岁看大,规矩要从小教

 规矩 1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7. 规则不是用来喜欢的

 规矩 17:享受了,就要付出;违规了,就有代价。

 18. 坚决不帮孩子撒谎

 规矩 18:孩子,你得为自己的失误买单

 19. 你应该为你的迟到道歉

 规矩 19:一定要守时

 20. 挫折是成长必修课

 规矩 20:正视失败

 21. 抗挫力要从小锻炼

 规矩 21:去战胜困难,而不是躲着它

[PART 4]

 从小事、小习惯开始学习坚持

 ——培养坚毅、果敢的孩子

 22. 督促孩子养成坚持不懈的品质

 规矩 22:毅力,需要训练

 23. 让孩子学会下决心

 规矩 23:将短期目标变成长期决心

 24. 让追星成为“正能量”

 规矩 24:你可以有偶像,但要知道去学习他什么

 25. 不多练习,老鹰也会变母鸡

 规矩 25:即便是老鹰,也要学会飞翔

 26. 明天补救今天的错误? NO !

 规矩 26:今天犯的错,今天就改正

 27. 告别“拖延症”

 规矩 27:不必为一件事情“过分”准备

 28. 课外班,先“放”后“收”

 规矩 28:既然选择,就应坚持

 29. 自控应当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规矩 29:从小事、小习惯开始坚持

[PART 5]

 有些事情,尝试让孩子自己做主

 ——让孩子学会判断、选择、决定,培养独立、有主见的品质

 30. 让孩子的脑子动起来

 规矩 30:主动思考,独立做作业

 31. 让孩子问自己“怎么办”?

 规矩 31:有些事情,你得自己拿主意

 32. 把做决定的权利还给孩子

 规矩 32:学着做正确的决定

 33.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锻炼孩子的选择能力

 规矩 33: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后果

 34. 让孩子当当“小管家”

 规矩 34:先管自己,长大了才能管别人

[PART 6]

 要把孩子培养成一棵大树,就需让他得到更多历练

 ——让孩子的实践的体验中独立成长

 35. 不要多帮孩子做,而是多让孩子做

 规矩 35: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36. 有益的尝试都支持

 规矩 36:不断去尝试

 37. 关于替代与转移的原则

 规矩 37:学会抵御诱惑

 38. 让迷恋变成惩罚

 规矩 38:强迫做“坏事”

 39.“多动症”不是问题

 规矩 39:试着慢慢延长注意力

 40. 要让孩子感受美好,也要让孩子见识黑暗

 规矩 40:学会自我保护

[PART 7]

 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先成人后成才

 41. 没有笨孩子,只有蠢家长

 规矩 41:别让任何人随便说你“笨”

 42. 情商高的孩子都会管理情绪

 规矩 42:给“火药桶”准备一面镜子

 43. 家庭辩论会

 规矩 43:允许他人保留各自的观点

 44. 孩子犯了错需要反省,但不必过于“深刻”反省

 规矩 44: 学会反省

 45.“虚荣”的帽子不能随便盖

 规矩 45:把“虚荣”变成动力

 46. 孩子不是家长天平上的砝码

 规矩 46:不必仰望别人,你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47. 你要控制情绪,而非让情绪控制你

 规矩 47:去做你情绪的主人

 48. 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宽容”、“平和”

 规矩 48:宽容是必须学会的美德

 49. 爱是一种能力,也需要学习与练习

 规矩 49:学会爱

[PART 8]

 孩子,你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做有责任心的孩子

 50.“假装”热爱学习

 规矩 50:先学会装样子

 51. 马虎粗心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规矩 51:任何时候都不许拿粗心做借口

 52. 让孩子真正成为家庭的一员

 规矩 52:作为家庭的一员你应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53. 治疗“撒谎症”

 规矩 53:做诚实、诚信的人

 54. 信守承诺为做人之本

 规矩 54:别开“空头支票”

 55. 自由宽松的氛围是自律的沃土

 规矩 55:你要为你的选择承担起责任

[PART 9]

 具备了这些能力,你才能去闯荡社会

 ——能力比成绩更重要,锻炼孩子的社会能力

 56. 制定时间不如确定内容

 规矩 56:厘清轻、重、缓、急

 57. 表现自己,是勇气不是骄傲

 规矩 57:就是要你“出风头”

 58. 不能镇定就强装镇定

 规矩 58:隐藏起你的恐惧

 59. 在游戏中教会孩子自律

 规矩 59:孩子,你应该主动去适应环境

 60. 培养孩子“财商”,别对孩子花钱严防死守

 规矩 60:压岁钱,零花钱,管起来

 61. 众人拾柴火焰高,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规矩 61:孩子,你要学会和小伙伴合作?

[PART 10]

 毁掉孩子第一步的,往往是家长过于功利的心

 ——慢慢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62. 戒除癖好慢慢来

 规矩 62:递减原则

 63. 毁掉孩子“第一步”的往往是家长过于功利的心

 规矩 63:去做你喜欢的

 64.“妈妈,我也想做淑女……”

 规矩 64:守礼仪,应从小事学起

 65. 别用成人世界的庸俗眼光看待孩子的爱好

 规矩 65:爱好不是攀比的砝码

 66. 别用自己的梦想绑架孩子

 规矩 66:去吧孩子,走你自己的路

 67. 让孩子学会坚持自我

 规矩 67:别因他人的过分评价而改变自我

 68. 孩子也会有嫉妒心,但这没什么

 规矩 68:你不用跟别人去比较,只需比你的昨天好

序言

2013年,女儿独自迈着细长的腿走出家门,回头微笑着冲阳台上的我挥挥手,做了一个“V”形手势,然后走向高考考场。我也向孩子报以微笑。在心里默默地祝她成功。女儿的背影越来越远,我的思绪越来越长,她童年的点点滴滴,渐渐浮现在我脑海。我想,作为一位母亲,我最骄傲的不是女儿能画一手好画,不是除英语之外还选修了两门小语种,也不是钢琴弹得流水行云,更不是年年拿回家的奖状……这些,固然会让一个母亲快乐、欣慰,但女儿最令我感到骄傲的是,她远超其他同龄人的自控能力。

我知道女儿不是特别聪明的那类孩子,她想有所成就,只能靠自己努力。我坚定地认为,在她以后的人生路上,无论是想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就,还是想要幸福美满的人生,在她诸多品质与能力中,最重要的、也是对她帮助最大的就是她的自控力。我把培养孩子的自律、自控当作对孩子教育的最重要内容。而让我骄傲的是,我的女儿没有让我失望,她身上体现出的自律品质,也让老师与同学们交口称赞。

从事少儿教育十多年,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现实事例。在我教过的孩子中,有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父母忙于生意,孩子交给保姆,保姆只能管吃饱穿暖,根本管不了学习。孩子常常不做作业,到我通知家长时,孩子已经半个月没做家庭作业。我本意是想请家长一起商讨如何让孩子学会自觉做作业。但孩子父母的做法却让我既惊讶又愤怒:孩子爸爸当着我的面,就扇了孩子一耳光,似乎不解恨.,接着又踹了孩子两脚;妈妈则把孩子的作业本狠狠地甩在孩子脸上。临走,妈妈还“安慰”了我一下:“老师,对不起,让您费心了。小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就能自己管住自己了。”

我既震惊又痛心:孩子的自控力、自律性应当从出生后就开始培养,现在培养已经有些迟了,家长却还要等孩子“懂事以后”,指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让孩子在一夜之间“觉醒”,这难道不是天方夜谭吗?在我熟悉的家长中,存在这种心理的家长不在少数。还有一些家长,对我旗帜鲜明地表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别的我都可以帮他做。”“让他自己管自己?那还不窜上天去?我家孩子没那个自觉性,就得盯着。”这些家长的想法与认识,让我对他们的孩子忧心忡忡。于是,联系我身边发生的类似的事情,我有了写这本书的冲动。

书里没有高深的道理,几乎都是关于如何在生活、学习中培养孩子自控的例子。比如如何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当孩子撒谎时家长怎么办、如何教孩子学习控制情绪等等。当然,这些例子也许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但我想要告诉家长们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要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控、自律是他自己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让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培养孩子的自控、自律也应当如此,应该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在培养孩子自控、自律的过程中,只能遵循孩子内心发展的需要,家长耐心地建议、引导,而不能靠“压、打、吓、诱”的方式让孩子表面答应家长的要求:比如,规定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考不到就打、不准玩。同是孩子的母亲,我理解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如果这样简单又粗暴的方式可以见效的话,那教育、尤其是重中之重的少儿教育就太简单了。“压、打、吓、诱”的方式也许能在一段时间见效,但非长久之计,这会彻底扼杀孩子内心对自律的需要。

同时,“身教胜过言传”,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学会自律,那么就应该先从自己做起,控制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犯错,并能找到方法帮助孩子修正;要理解孩子,体贴孩子,同时,不妨将自己与孩子进行一次“角色互换”,听听孩子内心的诉求。

希望这本书的问世,能让家长们意识到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胜过卷面上的分数;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律性比多上几个“培优班”更有意义;能主动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孩子把自控、自律变成自己的内莅动力。

教育,最终考验的是施教者的耐心与智慧,稍有不慎,可能对孩子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与影响。培养出有自控力的孩子,不仅是对孩子、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培养孩子自控、自律,宜早不宜迟,宜缓不宜急。

内容推荐

“孩子爱玩网游,常常抱着电脑一坐就是一天,跟他说话都不理人……”

“作业每天不逼着、看着,从来不主动做……”

“管不住,说什么都不听,跟你对着干!”

“不能正常沟通,一说话就吵起来了……”

…………

这些妈妈们的烦恼,你是否也有呢?或者你比她们的更多更棘手?

其实,孩子是一面镜子,他的大多数毛病,都来自于成长环境和家长、老师的“急功近利”病,如果家长能够首先反省自己,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妈妈这样定规矩孩子最有自控力》针对6-14岁孩子在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中频发的68个“叛逆”行为,如不听话、不守规矩不守纪律、贪玩贪吃零食、陷入网游不可自拔等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教家长巧妙给孩子定规矩,在无形中打消孩子的抵触情绪;并对孩子和家长双方的坏习惯同时下“刀”,铲除坏习惯、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源,使家长能够端正自身行为习惯,为孩子创造出好的成长环境,也使孩子能够更自觉自律地学习、成长,拥有超强的自控能力。

《妈妈这样定规矩孩子最有自控力》由何艳娟所著。

编辑推荐

孩子不自律?拖延症?多动?贪玩?注意力不集中?贪吃零食?不守规矩?这都不是事儿。本书将针对孩子常见的68个叛逆行为和成长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妈妈学会定规矩,“熊孩子”分分钟变学霸!

资深一线家教专家何艳娟,首次披露真实教养过程及实用心得,教你快速抹平两代人思维方式上的巨大鸿沟,从而实现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培养出自律、果敢、内心强大的孩子。

《妈妈这样定规矩孩子最有自控力》将传达新颖、实用、从本质上给家长带来改变的家教理念,如“一味地让孩子听话,不仅是教育方式的粗暴,更是家长的惰性”、“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他的毛病,大多来自成长环境与家长老师们的‘急功近利’病。”、“找机会让孩子了解其社会角色,杜绝其‘四海之内皆老妈’的奢望”

本书适合的阅读人群有:6-14岁的孩子家长、与孩子无法平和、融洽沟通的家长、被孩子抵触亲子关系不佳的家长、在管教孩子上缺乏技巧的家长、真心渴望孩子从小能拥有自控自律能力的家长以及其他鱼孩子关系紧张的家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妈妈这样定规矩孩子最有自控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艳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86811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2014072006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5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