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夕主编的《辽宁工业文化》不是辽宁工业史,而是把辽宁工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反映,反映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按建设、改革、振兴三个阶段编排,聚焦工人的生活、生产场景,表现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歌颂他们的奉献、创新精神。辽宁是一块极具传奇色彩的土地,在漫漫的历史风烟中,凸显着辽宁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个性。但辽宁的华彩不止于此,辽宁的工业文明给整个中国带来的影响,其他任何一个省份都无可比拟。
| 图书 | 辽宁工业文化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肇夕主编的《辽宁工业文化》不是辽宁工业史,而是把辽宁工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反映,反映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按建设、改革、振兴三个阶段编排,聚焦工人的生活、生产场景,表现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歌颂他们的奉献、创新精神。辽宁是一块极具传奇色彩的土地,在漫漫的历史风烟中,凸显着辽宁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个性。但辽宁的华彩不止于此,辽宁的工业文明给整个中国带来的影响,其他任何一个省份都无可比拟。 内容推荐 肇夕主编的《辽宁工业文化》以散文的笔法讲述辽宁的工业历史,从各个城市的发展说起,详细介绍关乎辽宁工业发展的各个矢键时期、关键地点和关键人物,《辽宁工业文化》全景展现辽宁从康熙年问漕运重镇直到如今的整装待发的“新兴”老工业基地之发展历程。 目录 总序致敬辽宁 前言辽宁的梦想 壹 旧时代工业的沧桑记忆 营口港1693年的漕运 大连港温暖海水的梦境 西露天矿流亡的车辙 肇新窑业公司 满城争说杜重远 东北兵工厂骄傲与耻辱 大孤山铁矿坑深不见底 贰 老工业基地的建设 鞍钢挺起共和国的钢铁脊梁 田桂英开着火车去远方 铁西工人村挽留时光的深情 海州煤矿谢幕时再创一个神话 辽河油田大湿地的交响 叁 老工业基地的改革 抚顺特钢挺起共和国科技工业的脊梁 金杯汽车奔驰之路无尽头 渤海造船厂俯身沧海的神龙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驶向深蓝 沈阳第一机床厂打磨时代的光芒 肆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抚顺石化中国炼油工业的摇篮 沈抚新城大沈阳的协奏曲 沈飞集团鲲鹏之翼向蓝天 特变电工带光明给世界 新松机器人未来世界的炫舞者 远大集团共和国改革开放的骄子 中国药都灵山秀水的孕育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辽宁工业文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肇夕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507699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6 |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4 |
| CIP核字 | 2013179998 |
| 中图分类号 | F427.3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辽宁 |
| 长 | 252 |
| 宽 | 185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