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第17辑)》分为诗学文献学、诗歌理论、诗歌史、诗学史、比较诗学、回顾与展望、书评、资料、附录九大部分。内容包括《“诗法”的概念、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也谈历代对杜甫的负面性评价》、《翁方纲论王渔洋七律学古》、《“细致”以及超越“细致”——古代诗体学研究综论》、《民国词话四种》等。本书由蒋寅、张伯伟主编。
| 图书 | 中国诗学(第17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诗学(第17辑)》分为诗学文献学、诗歌理论、诗歌史、诗学史、比较诗学、回顾与展望、书评、资料、附录九大部分。内容包括《“诗法”的概念、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也谈历代对杜甫的负面性评价》、《翁方纲论王渔洋七律学古》、《“细致”以及超越“细致”——古代诗体学研究综论》、《民国词话四种》等。本书由蒋寅、张伯伟主编。 目录 【诗学文献学】 宋人《东坡和陶集》注本二种辑考 《冷斋夜话》宋本原貌及元刻本考论 李蓑《宋艺圃集》考论 陈元赟《升庵诗话》校记 【诗歌理论】 “诗法”的概念、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诗歌史】 论韩孟、姚贾对唐宋诗转型的影响——兼论唐宋诗的时代与体性之争 “凤头、猪肚、豹尾”曲论的诠释与应用——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 【诗学史】 钟嵘“诗之为技”析——论诗歌品评标准化的形成 也谈历代对杜甫的负面性评价 《唐诗正声》:明代流行的诗歌读本 明词谱中的宋词订异与选本传播——以《词学筌蹄》和《诗余图谱》为参照 清人艳诗观述论——以清代诗话为中心 王渔洋的佛门交游及其禅宗思想——厘清渔洋“诗”、“禅”关系之公案的必要阐释 王士稹《阮亭古诗选》编撰缘由、背景及旨向探论 翁方纲论王渔洋七律学古 科考律诗新政与清代中后期杜诗学的新变 【比较诗学】 “物理”与“神理”:从英译《墓斋诗话》看“天造神运”观念 【回顾与展望】 “细致”以及超越“细致”——古代诗体学研究综论 【书评】 评李碹著《明遗民群体心态与文学思想研究》——兼论明清之际遗民文学研究的新思路 【资料】 沈周《吟窗小会》前卷 民国词话四种 【附录】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五辑)目次 《中国诗学》撰稿格式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诗学(第17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蒋寅//张伯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9924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0 |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2 |
| CIP核字 | 2013126220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