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绵山、李正光主编的《闽台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是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为提升自身学术实力,更好服务于海西建设所组织编写的。全书收入数十篇有关闽台文化的论文,从不同角度闽台文化的各种现象进行探讨,力求推动有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增强两岸的联系与交流。本辑包括:“试论外省人在艺术方面对台湾社会的贡献”、“闽台信仰文化增强民间弱势人群自信”、“试论民间信俗文化在闽台交流中的新态势”、“台湾关帝信仰的兴起与发展考论”、“闽台商贸关系浅探”等文章。
| 图书 | 闽台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何绵山、李正光主编的《闽台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是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为提升自身学术实力,更好服务于海西建设所组织编写的。全书收入数十篇有关闽台文化的论文,从不同角度闽台文化的各种现象进行探讨,力求推动有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增强两岸的联系与交流。本辑包括:“试论外省人在艺术方面对台湾社会的贡献”、“闽台信仰文化增强民间弱势人群自信”、“试论民间信俗文化在闽台交流中的新态势”、“台湾关帝信仰的兴起与发展考论”、“闽台商贸关系浅探”等文章。 目录 《全台赋》研究 菽庄吟社与《菽庄诗稿》 闽台文学交流述论 简述近现代福建著名作家的乡土情结 试论清代福建文人画与台湾画坛 林纾与近现代之交的闽都戏剧 试论外省人在艺术方面对台湾社会的贡献 台湾“宋江阵”探论 闽台信仰文化增强民间弱势人群自信 闽台民间信仰与两岸关系的互动 福建佛教民间俗神僧伽信仰 试论民间信俗文化在闽台交流中的新态势 试析闽台庙际关系的多重形式 台湾关帝信仰的兴起与发展考论 试论福建教育的特色 闽台商贸关系浅探 论闽都文化 福建金石的遗存和价值 从军家到客家:“武所”民系融合的实证研究 乾隆福州名士郑光策理台建言述评 闽台祖地光州固始与北民南迁刍议——兼议客家认同的标准问题 浅谈闽南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海外 清代以前大陆在台湾的经营与建置探略 台湾地名、“冠姓地名”与“冠籍地名”研究 《闽文化》中英文对照翻译教学的跨文化研究 我与台湾行郊、寺庙与古迹史研究 地域音乐史研究的突出成果——评孙星群先生《福建音乐史》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闽台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何绵山//李正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4920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5 |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18 |
| CIP核字 | 2013318242 |
| 中图分类号 | K295.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福建 |
| 长 | 239 |
| 宽 | 169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