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严重的小地域统筹和多标准分割人群的局面,全国目前存在几千个医疗保险基金,基金分散化问题严重。何毅编著的《全民医保——从碎片化到基金整合》立足于通过基金视角的分析,寻找一个决定经济体医疗保险基金形态的“技术标准”,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基金整合决策思路。
图书 | 全民医保--从碎片化到基金整合/金融博士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严重的小地域统筹和多标准分割人群的局面,全国目前存在几千个医疗保险基金,基金分散化问题严重。何毅编著的《全民医保——从碎片化到基金整合》立足于通过基金视角的分析,寻找一个决定经济体医疗保险基金形态的“技术标准”,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基金整合决策思路。 内容推荐 走向全民医保、扩大卫生统筹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医改浪潮的主旋律。但是所有国家的全覆盖之路都需要经历一个将原来自主设立、分散统筹的多个基金进行统一整合和利益协调的过程。如何实现医疗保险基金对于全体国民的统筹、协调、可持续覆盖,成为各国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可以说,全民医保时代的到来,使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问题迅速凸显,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 我国“全民医保”进展迅速,从2006年提出目标开始,经过三年时间,人群覆盖率已经超过90%,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但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仍然存在严重的小地域统筹和多标准分割人群的局面,全国目前存在几千个医疗保险基金,基金分散化问题严重。医疗保险基金分散化导致了制度的“碎片化”,形成了待遇差别、重复参保、重复补贴、转移接续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面对问题,各方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从制度并轨、待遇拉平、人群划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但是,由于分散的多基金格局在技术上意味着风险共济只在小群体内实现,在政治上则意味着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分割。因此,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就很难形成基金整合的“技术标准”,决策思路就极易被“利益集团”绑架或陷入随意性与无序化。 何毅编著的《全民医保——从碎片化到基金整合》应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分析相印证、国内与国外分析相衔接的研究方法,立足于通过基金视角的分析,寻找决定一个经济体医疗保险基金形态的“技术标准”,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基金整合决策思路。 《全民医保——从碎片化到基金整合》共6章。 第1章导论。阐述了全书的选题背景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治理和基金整合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并对研究的拟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简要论述。 第2章现象描述与问题分析。重点分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问题的表现形式、本质属性和制度根源。首先介绍并评价了对制度“碎片化”的传统认识,提出“不统一”并非制度“碎片化”的实质。文章独创性地从基金的视角重新审视制度“碎片化”问题,提出制度“碎片化”的实质是基金的分散化,是基金形式上的“分”与内容上的“散”的结合,是“分立”的各个基金之间无法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利益协调导致“全民覆盖”失败的现象。本章在深入分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诸多表现形式(重复参保、覆盖遗漏、待遇攀比、转移接续)的基础上,从剖析医疗保险基金构成人手,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多标准分割基金导致的基金边界模糊和风险承担者利益多元化问题,并进一步阐释了形成这种基金分割形势的制度根源。 第3章理论基础与决策思路。首先探讨了对称信息条件下基金整合的理论问题,借助证券组合理论和基金破产理论的进一步分析,试图解决平行的多个基金在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合并和风险交易问题,其着眼点是“整合”中如何“合”的问题;本章主体部分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医疗保险市场中基金形态的决定问题。该部分的分析按照三条线索分别进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医疗保险市场的均衡理论是一条主要线索,是确定基金形态能否保证不同风险状态个体同时达成市场均衡的判断工具,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风险分类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是两条重要的辅助线索,风险分类的状态和政府管制的不同举措对竞争性市场施加的影响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均衡中医疗保险基金的状态。最终,本章以单一基金、“俾斯麦式”竞争型基金、“贝弗里奇式”垄断分割基金三大类基本基金形态的形成和决定过程作为小结,详细解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参保人风险分类定价受限、政府强制参保、价格管制、风险调剂等管制措施下,如何形成特定的医疗保险基金形态,解决“整合”问题中如何“整”的问题。 第4章国际比较与经验总结。本章深入分析了德国、英国、美国以“全民覆盖”为目标的“碎片化”医疗保险基金整合的历史进程、关键改革和共济特点。以基金的视角,重新解构国际三大医疗保险模式中基金构成、共济体系及发展路径,将所谓“模式”争论具象化到基金运作层面,深入探讨了当代西方医疗保险市场最主流的两大基金构成形态“俾斯麦式”竞争型基金和“贝弗里奇式”垄断分割基金的分层、组合和嵌套,对二者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参照对其他西方国家的医疗保险基金整合进程进行简要剖析。 第5章微观实证与现实模拟。考虑到基金整合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医疗保险市场中观问题,既是医疗保险模式宏观决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医疗保险个体风险聚散的制度基础。因此本章选取东部沿海_个地级市TZ市作为分析对象,深入调查了TZ市医疗保险基金在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分割的状态,研究了TZ市级统筹改革的核心政策并对其得失进行了评价。本章进一步应用TZ市30万个体多年医疗费用发生数据,对个体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对垄断分割基金和竞争型基金不同条件下参保人共济体系的设计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风险调剂和风险共担机制的现实运用进行了模拟测算,提供了竞争型基金构建的重要实证依据。 第6章模式架构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通过对全国医疗费用按照区域和城乡分布的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的双变量分析,计算了当前医疗费用差异在东中西部之间、在各省和城乡之间的分布以及各自的比重,并借助上述分析结果,阐释了适合我国现实状况的医疗保险基金形态的决策框架。按照这个决策框架,本章进一步讨论了城乡差异的规模及其垄断基金分割的不可持续性。为了进一步讨论我国“城乡统筹”与“区域统筹”的优先性问题,文章在宏观分析中引入人口统计学因素和历史医疗费用因素对医疗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模拟测算。文章在差异分解、价格差异化空间、共济体系构建等一系列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医疗保险基金整合的模式架构设计及相关政策建议。 全书通过分析论证,提出“构建全民健保主干项目,实施省级垄断基金分割,大病保险和门诊统筹嵌套竞争型基金”的决策思路,为配合基金整合的政策建议,本书最后还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改革的建议:“在基础建设方面,建议完善三大基础改革:风险评估方法改革,信息系统统一设计,管理平台并轨改造;在机制建设方面,建议实行三大机制转型:财政补贴机制转型,风险调剂机制转型,风险承担机制转型;在关键障碍克服方面,建议重点治理待遇差异、转移接续、重复参保三大问题。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1.3 本书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3.3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2 现象描述与问题分析 2.1 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问题描述 2.1.1 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问题的初步认识及评价 2.1.2 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问题的实质 2.2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的表现形式 2.2.1 医保“全民覆盖”目标尚未达成 2.2.2 重复参保导致资源浪费 2.2.3 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难题 2.2.4 受健康公平观影响导致待遇攀比问题 2.3 从基金视角剖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问题 2.3.1 我国医疗保险基金按人群划分的特点 2.3.2 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分散化”的特点 2.3.3 从基金“分散化”到制度“碎片化” 2.4 “碎片化”问题的历史渊源和制度背景 2.4.1 “碎片化”问题的历史渊源 2.4.2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的制度背景 3 理论基础与决策思路 3.1 对称信息条件下医疗保险基金整合的基本理论问题 3.1.1 证券组合理论、线性定价法则与基金整合问题 3.1.2 偿付能力理论与基金整合的资本约束 3.1.3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基金博弈与市场均衡理论 3.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医疗保险基金博弈与市场均衡 3.2.1 混同均衡 3.2.2 分离均衡 3.2.3 医疗保险市场均衡与基金整合问题 3.3 风险分类理论 3.3.1 风险分类的有效性 3.3.2 信息获取与风险分类成本 3.3.3 小结:信息的价值与分类定价的有限性 3.4 政府介入对医疗保险市场均衡的影响 3.4.1 强制参保 3.4.2 价格管制 3.4.3 转移支付 3.4.4 行政化经办 3.5 基金整合问题的决策框架 3.5.1 实现个体间风险共济的手段 3.5.2 政策协调与全民医保目标的实现 4 国际比较与经验总结 4.1 德国医疗保险基金整合——竞争型基金模式探讨 4.1.1 德国医疗保险基金整合的基本情况 4.1.2 德国医疗保险基金整合过程中的关键改革进程 4.2 英国医疗保险基金整合的历史经验 4.2.1 英国实现“全民覆盖”之路 4.2.2 英国医疗保险基金的预算分解和区域基金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改革) 4.2.3 内部市场改革与第三方购买机制的形成(1990年改革) 4.2.4 初级医疗保健基金PCTs的十年兴衰——垄断型基金与竞争型基金之间的交替选择(布莱尔医改与卡梅伦医改的双重逻辑) 4.3 奥巴马医改与美国医疗保险基金整合思路 4.3.1 奥巴马医改面临的基金“碎片化”格局 4.3.2 奥巴马医改解决“碎片化”问题的主要举措 4.4 医疗保险基金整合与市场均衡的经验总结 4.4.1 人头费、预算分解与基金整合——分散基金存在形态的宏观视角 4.4.2 “贝弗里奇”模式的主要运作经验 4.4.3 “俾斯麦”模式的运作原理与运作经验 5 微观实证与现实模拟 5.1 TZ市医疗保险基金分割与整合进程 5.1.1 TZ市医疗保险基金分割的基本情况 5.1.2 TZ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改革 5.2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的实证——以TZ市数据为基础的证据 5.2.1 风险评估模型的一般形式 5.2.2 关于以TZ市数据为基础的模拟实证 5.3 价格管制、基金分割与共济体系构建方式的实证研究——基于TZ市区2011年医疗费用数据的分析 5.3.1 垄断型多基金格局的共济体系设计 5.3.2 竞争型多基金格局的共济体系设计 5.3.3 风险共担机制 6 模式架构与政策建议 6.1 我国医疗保险基金整合的决策机制 6.1.1 医疗费用差异分解——基于泰尔指数分解的实证 6.1.2 价格差异程度与转移支付规模——基于基尼系数的分析 6.1.3 风险调剂、政府补贴与基金形态决策 6.2 我国医疗保险基金整合路径选择的讨论 6.2.1 解决制度“碎片化”的现有观点及其政策主张 6.2.2 三类观点的理论实质及内在缺陷 6.2.3 关于我国医疗保险基金整合问题的看法与实证 6.3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治理的政策建议 6.3.1 基金整合及路径选择的政策建议 6.3.2 完善三大基础性配套改革的政策建议 6.3.3 转型三大核心机制的政策建议 6.3.4 对“碎片化”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目录 表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民医保--从碎片化到基金整合/金融博士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9726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8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 |
CIP核字 | 2013312941 |
中图分类号 | F842.684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