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现父爱(100位中外杰出父母教子心经)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放、卜凡鹏主编的《发现父爱(100位中外杰出父母教子心经)》讲述在家庭教育中,怎样确立父亲形象,树立为父人格,表现父爱情操,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为父亲的形象是儿童青少年认识世界的窗口,良好的父亲人格和深沉父爱有助于子女性格的养成和健康发展。

内容推荐

李放、卜凡鹏主编的《发现父爱(100位中外杰出父母教子心经)》是由国内著名创新教育专家和家庭教育专家李放等主编的一部以发现父爱、感悟父教为主题的家教读物。如果说母亲给予儿女的是如涓涓细流般的人格品德的修养,那么父亲给予儿女的则是如江海大山般的人格力量的锻造,是心灵智慧上的培养和激励。《发现父爱(100位中外杰出父母教子心经)》通过阅读这50位享誉中外的伟大父亲的教子法则,会使我们对父爱和父教有一种全新的感悟。让我们阅读父亲,这本陪伴我们一生的心灵圣经吧!

目录

序言 感悟父爱的力置

上篇 25位外国杰出父亲的教子心经

 1 达·芬奇的父亲比埃罗: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

 2 卡尔·威特之父老卡尔·威特:真心赏识你的孩子

 3 安徒生的父亲老安徒生:穷鞋匠培养出大作家

 4 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特·莫扎特:甘为伯乐助子成才

 5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让孩子走出去闯荡

 6 麦克斯韦的父亲约翰·麦克斯韦:慈父严爱育天才

 7 巴甫洛夫的父亲费奥特尔:给孩子一双勤劳的手

 8 华盛顿的父亲奥古斯丁:诚实乃为人之本

 9 罗斯福的父亲詹姆斯·罗斯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10 爱因斯坦的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宽容的力量

 11 居里夫人的父亲斯克罗多夫斯基:让孩子全身心发展

 12 列夫·托尔斯泰:做孩子们眼中的慈父

 13 费曼的父亲摩尔·费曼:用慧商教育哺英才

 14 贝多芬的父亲老贝多芬:兴趣教育出天才

 15 奥尔森的父亲老奥尔森:诚信做人影响儿子一生

 16 约翰·洛克菲勤的父亲老洛克菲勤:学会勤俭持家理财

 17 亨利·福特的父亲威廉·福特:发展孩子的成就欲

 18 小托马斯·沃森的父亲托马斯·沃森:父子齐心基业长青

 19 松下幸之助的父亲松下正楠:一条路坚持走下去

 20 比尔·盖茨的父亲威廉·盖茨:让孩子从小懂得凭本事挣钱

 21 李·亚科卡的父亲尼古拉·亚科卡: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22 毕加索的父亲老毕加索:将小画家培养成天才

 23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

 24 赖斯的父亲约翰·赖斯:比白人孩子更努力

 25 贝利的父亲何奥:成长离不开引导

下篇 25位中国杰出父亲的教子心经

 1 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劝子勤于学

 2 岳云的父亲岳飞:身教重于言教

 3 司马康的父亲司马光:正身教子的楷模

 4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5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教子女明理自立

 6 曾纪泽的父亲曾国藩:谁说富不过三代

 7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敢为天下先

 8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从小立下大志向

 9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淡泊名利诲人不倦

 10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用爱心浇灌成长路

 11 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学会走自己的路

 12 傅聪的父亲傅雷:开发孩子的天赋

 13 陶晓光的父亲陶行知:追求真理做真人

 14 丰一吟的父亲丰子恺:潜移默化不教之教

 15 钱永刚的父亲钱学森:秘诀就是不教育

 16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给一片蔚蓝的“大海”

 17 “幼教之父”陈鹤琴:以身作则成楷模

 18 侯耀文的父亲侯宝林:严字当头出高徒

 19 周海婴的父亲鲁迅:影响孩子的一生

 20 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悉心教导育英才

 21 李氏兄弟的父亲李嘉诚:从小就要有志气

 22 王雪红的父亲王永庆:“玉不琢,不成器”

 23 王选的父亲王守其:要有成就先得做个好人

 24 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人活着就要有意义

 25 李显龙的父亲李光耀: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试读章节

1 达·芬奇的父亲比埃罗: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他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合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他创立的绘画艺术在世界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创作的作品肖像画《蒙娜莉莎》和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代表作品。他画蛋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几乎是妇孺皆知。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画家,就在于他的父亲及时地发现了他的潜能,并根据他的潜能,及时地开发,为他发展绘画艺术创造了条件。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兼做公证人,名叫比埃罗;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名叫特丽娜。小时候,他的家里还比较富裕。遗憾的是,达·芬奇出生后不久,父母离婚,母亲离开了他,他是在父亲的抚育下成长起来的。

达·芬奇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七弦琴和吹奏长笛。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

儿童时代的达·芬奇,喜欢大自然的景色,对画画也很有兴趣。因此,他经常到野外去观光,甚至攀悬崖、钻山洞,去探索神奇的大自然。他每次从野外回家时,身上总是弄得脏乎乎的。他总要捉几个小动物出来,带回家里,仔细地观看,并且按照小动物的样子进行描绘。开始画得不像,但是时间久了,他画的那些东西渐渐有了画意,形象逼真起来。有时候,他独自一人坐在草丛中,用心地观看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饶有兴趣地描绘着那些花瓣和树叶的形状。镇上的人们都称他小画家。

达·芬奇的父亲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对孩子的这些“古怪”行为并没有斥责和阻拦,因为他通过敏锐的观察后知道,这说明孩子有绘画的天赋。他坚持自己的培养孩子的信条: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可是,他的兴趣不在老师讲课的内容上。一天,他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这张速写拿给父亲看,父亲一看觉得孩子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

正是由于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专门画画恐吓老爸。达·芬奇14岁时,父亲比埃罗受一个贵族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作为他们家族的标志,他就想让小芬奇试试,看看儿子到底能画到什么程度。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吓人的妖怪美杜莎。这幅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比埃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妖怪,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你把画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等达·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他竟然也没有责备儿子。

达奇·芬的父亲为了发展孩子的潜能,不惜牺牲他的“成绩”。发现了孩子的潜能,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开发孩子的潜能。

有一天,邻近村上的一位农民拿着一块木制的盾牌,来到镇上交给了比埃罗,说:“请你家的小画家在上面画些东西。,’比埃罗当即答应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告诉儿子。过了一些天,达·芬奇发现家里有一块盾牌,可上面什么也没有,不大好看,便想在上面画点画。画什么呢?他想来想去,就将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画了上去。画成后,他拿去给父亲看。父亲看到上面画的有蛇、蝙蝠、蝴蝶、炸蜢,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小东西。不仅数量多,而且结构合理,形象逼真。比埃罗高兴极了,这孩子真的有画画的天才。于是他决心支持孩子去学习艺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画家。

比埃罗十分清楚,如果没有名师的指导,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成才。1468年,他同16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了佛罗伦萨。维罗奇奥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和雕刻家。比埃罗带着儿子找到了维罗奇奥,向他说明了来意,并将达·芬奇的简单情况作了一番介绍。维罗奇奥看达·芬奇既有画画的才能,又有学画的决心,就答应收下这个小徒弟。达·芬奇高兴极了。从此,他在画家维罗奇奥的具体指导下,在画师的画室里学习画画。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家。

韦罗奇奥的作坊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在这里,达·芬奇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在20岁时达·芬奇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达·芬奇并不满足于他的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类思想的各个领域。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他的绘画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当时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流行在世界各地的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就是对他成才成名的真实写照。P3-5

序言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古往今来,人们在歌颂和赞美母亲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父亲的伟大。世界上第一个父亲节于1910年在美国诞生,1934年6月,美国国会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都不尽相同,也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迄今为止,全世界至少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各种方式在这个日子纪念父亲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因为工作太忙,而无瑕顾及儿女的父亲,或者只是一味满足儿女物质欲望而忽视给儿女精神引导的父亲,或者严厉过头,让子女望而生畏的父亲。也许父爱是一种本能,但是父爱也是一种艺术。怎样才能成为儿女心中的太阳呢?许多成功父亲多少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首先做一个有着强大精神力量的人,然后把这种力量传输给儿女们。

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中,父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母爱一样,父爱也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感情。心理学家格塞尔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因此,人们认为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性格心理的缺陷。

对孩子来说,母亲角色的缺失无疑是残忍的,而父亲角色的缺席所带来的困惑有时看上去或许并不那么明显。即使对一个健全的家庭来说,在传统的性别文化的驱使下,也常常会出现父亲角色缺失的可能。然而,父爱的缺失无疑将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而深远的影响。有人这样说过:“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就永远不会走上邪路。”十几岁的男孩出现犯罪的倾向,这可能与他在摇篮期就缺少父爱有关。摇篮时期得不到父亲的帮助,婴儿的许多技能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和影响,导致其情绪变化激烈,自我控制缺乏,因而长大后就会有较多的过失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养成比较偏激的人格。反之,如果父亲一开始就同孩子保持积极而密切的关系,孩子就会向积极健康的人格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确立父亲形象,树立为父人格,表现父爱情操,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为父亲的形象是儿童青少年认识世界的窗口,良好的父亲人格和深沉父爱有助于子女性格的养成和健康发展。

由于两性的性别差异,父亲通常会以完全不同于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例如,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像朋友般地一起嬉戏,一起尽情地玩耍,甚至翻滚钻爬,所以他们常常是孩子最为欢迎的游戏伙伴。孩子在与父亲玩游戏时,可以学会冒险和增进体能健康,并能强化对外界的控制感觉,增强自信心。

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就会有安全感,有自尊心,容易和他人友好相处,能和人真诚相待。一般来说,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较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而孩子在家里与父亲相处的机会越多,时间越长,其智力也就越发达。这是一种“仿效行为”。如果孩子希望像父亲,就会效仿父亲的行为、思考方式、使用的语汇和追求的目标。对孩子来说,如果父亲鼓励女儿参与体能及有竞争性的活动,女儿就可能取得较多的成就。

父亲参与对孩子的教养还为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男孩的典范。如果在一个家庭里缺少父亲,男孩就没有了模仿的榜样,往往会使男孩缺乏男子气慨,对同伴的依赖性强,处事的果断性差。而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可以教给她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以及充满阳刚之气的英雄。

重视父亲在家庭中的位置,提倡在家庭中确立父亲的形象,是为了让孩子看到父亲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在一个家庭中确立了父亲的良好形象,孩子才有榜样,才会在各方面健康发展。

父亲的人格表现与母亲不同。这是父亲和母亲性格构成不同造成的。母亲一般情感丰富,在与儿女沟通方面有优势,而父亲的性格一般比较理性。  父亲的人格优点是心胸开阔,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比较理智,看得长远。而且成熟的父亲应变能力也较强。父亲不必像母亲那样事事都关心到,但是关键时候必须能够缓解家庭矛盾,减少冲突。为父之道也应讲究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

父爱的着眼点,一般认为应在于广、大、博、深,即激励孩子胸怀大志,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从孩子懂事起,父亲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家庭教师,父亲以身作则地教孩子怎样做人,如何自尊、自爱,发奋有为,使孩子牢固地树立对社会、对人生及家庭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所以,一个优秀的父亲所担负的责任,不单纯是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起到家中精神支柱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具有协调家庭、关心培养孩子、热情教育孩子,使孩子深深感应到父爱之神圣,父爱之伟大,父爱之温暖,认识到只有在充满着父爱的家庭中,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之完善,情感之平衡。

总之,一个确立了良好的形象、人格与父爱的好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他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熏陶着他的儿子展现雄伟的气魄和宏大的志向,具有善于拼搏和进取之心,具备刚毅、不畏艰难获取事业成功的雄心壮志;希望自己的女儿具有女性之温柔、贤慧、聪颖的特质,而同时他又造就着一个秉性善良、温柔的贤妻良母。

由此可见,父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下面,让我们来阅读本书介绍的50位中外名人以及他们父亲的故事,这些好父亲有的默默无闻,但培养出了扬名天下的人才;有的则自己就是世界名人,但在教育孩子方面都颇有一套。不管这些故事是令人感动或给人以启发,它们都真实地再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关爱,显示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力!

如果说母亲给予儿女的是如涓涓细流般的柔情,是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点点滴滴的关怀,那么父亲给予儿女的则是如江海大山般的力量,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父亲的爱是含蓄和深沉的,父爱如山。

最后,我也想在此缅怀一下自己的父亲。就在一年前的今天,我的父亲走完了平凡的一生,离我和家人远行了。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忠厚朴实,正直善良,是一位慈爱的父亲。父亲教给我们正直和诚实的做人品质,让我们终生受益。可惜的是,由于工作繁忙,未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只能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歉意和凭吊之心,愿父亲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李放

2012年6月1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现父爱(100位中外杰出父母教子心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放//卜凡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02212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