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王相坤编著的《中国特征(革命)》描述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通过全景式地展现中国革命的风雨历程,让我们仿佛又回到那火热的年代。与革命先辈们一起感受战争的洗礼与震撼,感受中国革命的艰辛与辉煌。
| 图书 | 中国特征(革命)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王相坤编著的《中国特征(革命)》描述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通过全景式地展现中国革命的风雨历程,让我们仿佛又回到那火热的年代。与革命先辈们一起感受战争的洗礼与震撼,感受中国革命的艰辛与辉煌。 目录 总序/1 第一章 从太平天国到中华民国没有共产党不能救中国/1 旧式农民战争昙花一现/2 封建制度下的自强和改良惨遭“封杀”/13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半途而废/22 第二章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 “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得来的”/34 不平等的合作机制埋下国共分裂的隐患/57 忽视军事加剧国共力量对比的失衡/48 血的代价促使全党清醒/57 第三章 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确立毛泽东创立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70 俄国和欧洲经验在中国遭遇挫折/71 无奈之下选对了路/81 告别“城市中心论”的伟大创举/92 第四章 从阵地战到游击战、运动战正确战略战术应运而生/107 败战教育了共产党人/108 弱势启发了红军将领/117 再尝摒弃毛泽东正确军事指挥苦果后的正确选择/127 第五章 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140 游击战、运动战理论在抗战中进一步升华/142 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奠定最后胜利的基础/154 阵地战、城市攻坚战最后登台,在战略反攻中埋葬蒋家主朝/168 后 记/18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特征(革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相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81847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4 |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1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0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