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坤、李夏君编著的《中国特征(建设)》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背景下。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夺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新胜利。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引人入胜。
图书 | 中国特征(建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相坤、李夏君编著的《中国特征(建设)》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背景下。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夺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新胜利。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引人入胜。 目录 总序/1 第一章 建设一个崭新的强盛的人民共和国/1 建设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使命/1 新中国的辉煌光焰普照中华大地/7 国民经济的奇迹般恢复与快速发展/12 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展开/18 第二章 从新民主主义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25 新民主主义,在中国土地上诞生的主义/25 三大改造,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32 全新的路径,新中国建设的崭新行程/41 第三章 迈向民族复兴之路的恢弘开篇/47 实现国家工业化,新中国的必然选择/47 劳动者管理国家,人是最可宝贵的/53 从“向现代科学进军”到实现四个现代化/59 坚持自力更生,新中国的建设基点/66 第四章 漫漫建设长路上的不懈探索/71 初衷,伴随着甜丝丝的畅想/71 探索,付出过沉甸甸的代价/77 教训,留下了火辣辣的遗憾/82 回顾,难忘那汗津津的脚印/89 第五章 唱响华夏大地的春天里的故事/94 春风阵阵,涌动着滚滚春潮/94 春天的选择,实行改革开放/98 春雨中耕耘,敢于闻敢于试/103 第六章 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体制的根本转变/110 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目的是多出产品/110 讲计划也讲市场,目的是为我所用/115 还是“白猫黑猫”,目的是逮住“老鼠”/12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的是为了建设/125 后记/13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特征(建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相坤//李夏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81888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1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 |
丛书名 | |
印张 | 4.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