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出版社承担的“100种珍本古医籍整理出版项目”,是集信息收集、文献调查、鉴别研究、编辑出版等”多方面工作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中医药继承工作的具体实施。其主要内容是经全国权威的中医文献研究专家充分论证。
这本《医说续医说》是该系列中的一册。
《医说续医说》的作者是张杲、俞弁。
| 图书 | 医说续医说/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医古籍出版社承担的“100种珍本古医籍整理出版项目”,是集信息收集、文献调查、鉴别研究、编辑出版等”多方面工作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中医药继承工作的具体实施。其主要内容是经全国权威的中医文献研究专家充分论证。 这本《医说续医说》是该系列中的一册。 《医说续医说》的作者是张杲、俞弁。 内容推荐 《医说续医说》内容介绍:《医说》十卷,南宋·张杲撰。张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大约生活于12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医说》广泛收集了南宋以前有关医学的典故、传说、见闻等资料,全书分49门,前7门总叙历代名医、医书、针灸及治疗奇疾的医案等,之后是杂证30门,杂论6门,妇人、小儿各1门,疮、五绝、疝瘅痹各1门,而以医功报应1门结束。《医说》记载了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载有大量医史人物资料的书籍。为医史文献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书中虽有少量神怪驳杂荒诞的内容,但只要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利用,其会在医疗和科研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续医说》十卷,明·俞弁撰。俞弁(1488~1547),字子容,号守约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另著《脉证方要》十二卷,已佚。《续医说》成书于1522年,其仿张杲《医说》的体例编写,明代资料较多,兼及前代诸书。全书分为原医、医书、古今名医等30门,每门之下列小标题,补充引录历代文献中的医学掌故,作为《医说》的续集。本书对于中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说续医说》的作者是张杲、俞弁。 目录 医说 善本书室藏书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罗序 顾序 冯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续医说 陆序 吴序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医说续医说/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宋)张杲//(明)俞弁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20122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2 |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40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4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