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已经众所周知。作为鲁迅故乡的高等院校,绍兴文理学院研究鲁迅,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来,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确立了以鲁迅为龙头的绍兴籍现代著名作家研究为特色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以提升学科内涵,增强为地方服务的社会功能,如今已经产生了初步成效。为了检视我们的建设情况,特地编选了这本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论文集《历史的回望》。本书由寿永明、刘家思主编。
| 图书 | 历史的回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鲁迅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已经众所周知。作为鲁迅故乡的高等院校,绍兴文理学院研究鲁迅,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来,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确立了以鲁迅为龙头的绍兴籍现代著名作家研究为特色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以提升学科内涵,增强为地方服务的社会功能,如今已经产生了初步成效。为了检视我们的建设情况,特地编选了这本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论文集《历史的回望》。本书由寿永明、刘家思主编。 目录 前言 一 剑与书:越文化模式与鲁迅的精神结构 摆脱陈源的阴影——也谈鲁迅与“绍兴师爷” 试论鲁迅的文化性格及其越文化印痕 “沉默的鲁迅”及其意义——从越文化视野透视 绍兴目连戏原型与鲁迅的主体意识 风景之发现——论越文化对鲁迅的负面影响 二 论鲁迅思想与艺术的越文化渊源 论绍兴目连戏对鲁迅艺术审美的影响 鲁迅黑暗意象的发生学解释——1~18岁居住空间对鲁迅视觉图像的影响 浙东学术、师爷气与鲁迅——论鲁迅思维与文风的形成之一 思想对话的形象——从绍兴民间文化解读鲁迅的思想风格 鲁迅杂文风格形成论——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论 三 经济叙事与鲁迅小说的文本建构 弃医从文:鲁迅的言说策略 试论鲁迅小说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鲁迅小说的先锋性 论鲁迅小说创作的走向 鲁迅小说人物性格塑造的比较观 鲁迅小说的方言运用 对鲁迅现代题材小说创作中断原因的思考 四 传统叙事手法的创造性借鉴——《呐喊》《彷徨》叙事谋略浅论 打开《阿Q正传》的新窗口——论邹七嫂形象的审美功能 “思乡的蛊惑”:《朝花夕拾》及其他——论鲁迅的“第二次绝望”与思想的发展 “油滑”:《故事新编》的艺术方式与文体——从越文化视野透视 《补天》试论 鲁迅新编历史小说《理水》浅析 五 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与嵇康 试论蔡元培与鲁迅“和而不同”的文化性格 茅盾与鲁迅传统文化渊源与文化性格之异同 武侠背景中的复仇叙述——《铸剑》《鲜血梅花》比较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历史的回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寿永明//刘家思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64187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0 |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9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