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苦粒斋汉学论丛
内容
目录

卷一 文字論

 遠古巫史與華夏先民的象線性符號 

 試論漢字的分義原則 

 漢字轉注的變聲原則和方法 

 漢字轉注的易形原則和方法 

 通假與同源的區別特徵 

 敦煌變文轉注字考 

卷二 詞義論

 詞的意義層級及其詞性 

 漢語同形對義詞簡論 

 偏義複詞成因初探 

 漢語稱謂詞的性別異化 

 系聯、分離法在詞義研究中的意義 

卷三 句法論

 上古漢語“D.之。M”結構内部的组合特徵

 名詞狀語的性質 

 結構助詞“底”(的)的來源再認識 

 秦簡《日書》中的判斷詞“是” 

 《金瓶梅》“v1+N+v2”式述賓結構鉤沈

 漢語研究的反本開新 

卷四 訓詁論

 西漢語言學家“揚雄”本姓再考

 “轉語”方法論

 近現代“轉語”方法論之推闡

 陸宗達王寧宋永培兩代三師之訓詁學 

 《禮記》“壹似重有憂者”正讀 

 “里”義探源

 《詛楚文》“□輸”考釋 

 “文獻”本義鉤沈

 釋“弔” 

 釋“□” 

 釋“衡” 

 釋“婁” 

 釋“□” 

 釋“密” 

 釋“況” 

 释“辰” 

卷五 詩學論

 中國古代詩歌内涵 

 七言詩之來源再認識 

 永明詩病說猜想(上)——揭密平頭、上尾、

蜂腰、鶴膝 

 永明詩病說猜想(下)——揭秘大韻、小韻、

旁紐、正紐 

 近體詩“拗救”說之檢討

内容推荐

钟如雄专著的《苦粒斋汉学论丛》是鍾如雄教授從事漢學研究的一部集大成著作,《苦粒斋汉学论丛》全書收集文字學、詞義學、語法學、訓詁學和律體詩學等方面的論文40篇,約40萬字,其中有關古文字、異體字的考正結論已被修訂版《漢語大字典》(20lO年)採用,是從事漢學教學和研究者重要的參考文獻。

编辑推荐

《苦粒斋汉学论丛》是钟如雄從事漢語教學和研究三十餘年來對漢語心存的一點認知。古語云:“敝帚自珍,亦非人之常情哉!”既然是自己的心得,自然倍加珍愛,捨不得隨意丟棄。雖說是自己的心得,其實其中浸染著導師們的學術思想。《呂氏春秋.尊師》說:“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論明聽從必盡力以光明。聽從不盡力命之日背,說義不稱師命之日叛。背叛之人,賢主弗内之於朝,賢明君子不與交友。”我從來沒有萌生過“背叛”師長的念頭,因為他們都是當代赫赫有名的教育家和漢學研究權威,能忝列其弟子或再傳弟子之列,也覺得格外榮耀了。在數十年的漢語教學研究生涯中,我最為深刻的體會是尊師重教,傳道解惑。人活著一定是要有自尊的。作為教育家或學者,其自尊就在他的言行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苦粒斋汉学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如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26677
开本 32开
页数 5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8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7.8-53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4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