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忆郭钧/纪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5周年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忆郭钧/纪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5周年丛书》编著者希苓、予群。

郭老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假如我们追忆他战斗和工作的岁月,不难发现在他的身后,在他的画卷上,有一条印满了坚实足迹的道路。我们从他深深的足迹,看到他坚持革命信念,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历尽艰辛。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坚持正确的办社方向,他提出办社要高水准,人员要高素质,工作要高效率,出书要高起点。大力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去号召全体员工艰苦创业,为广大工农兵服务。鼓励全体编辑要以鲁迅、韬奋为榜样,在追求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奋然前行,为我社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甘为人梯、求才心切的人才战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能够惜才、护才、用才,他从不把人才与自己作比较,而把人才与事业作比较。事业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事业,他也靠人才去发展党的出版事业。

内容推荐

《忆郭钧/纪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5周年丛书》编著者希苓、予群。

《忆郭钧/纪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5周年丛书》内容提要:在他逝世三十周年的日子里,和他熟悉的同志和朋友们,为了怀念他,写了纪念文章,表示心意,在建国60周年大庆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55周年之际,将文章汇集起来,出版一本文集,表示我们怀念之意,在此期间不少同志给予大力帮助,因此我向亲朋好友,以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领导、责任编辑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录

第一部分 郭钧小传

第二部分 郭钧的老照片

第三部分 郭钧版画作品

第四部分 郭钧的文章

第五部分 友人忆郭钧

第六部分 亲人忆郭钧

试读章节

天津市部分美术工作者,近年来对杨柳青年画进行了一些学习和研究工作,并创作了新的作品。在这项工作中也曾遇到一些问题,这里写的仅是个人在参与这项工作的一点学习心得,十分不成熟,错误难免,望能得到J司志们的指正。

由于每个人的认识和修养不同,当我们刚接触到杨柳青年画时,对如何学习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杨柳青年画简单易学;有的。认为仅是学会它的形式;有的则认为就是色彩问题,以为色彩学好了就能像“杨柳青”……但是当我们到了杨柳青画店的现场,请教了老艺人,看了他们作画.同时欣赏了一些杨柳青年画资料,又经过临摹等过程,以至到自己进行创作时,就感到学习“杨柳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经过几百年来无数老艺人的苦心经营,千锤百炼.所创造出来的一份宝贵艺术遗产,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学问。我们如何去学j|它、发展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画家要使自己的作品民族化,就要不断地探索民族绘画的传统。除了向古典绘画学习,学习民问绘画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不少人都认为.从民间的艺术中,最能直接地领会到劳动人民的生活风尚和情感。研究民间年画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劳动人民的新的生活和情感。民问年画和民间的音乐、戏剧、舞蹈等,有着许多共同的艺术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是探索和丰富年画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

研究民间年画的特点,以为仅是“形式”的问题,会导致创作的简单化。使丰富的内容无法得到充分的表现.妨碍年画创作的发展。几年来,我们就有这方面的缺点,比如有的同志在创作过程中偏重于注意像不像“杨柳青”的色彩和某些技法,色彩模仿得很像,但是采用的是西洋画的构图方法.结果内容和形式很不协调,也失去了年画的特色。学习杨柳青年画,是要去研究它的形式的,但学习形式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探讨“杨柳青”这一民间艺术的规律性。这就不仅是表现在某一点上面,它体现在整个艺术的整体,包括艺术的处理、构思、造型……因此,不能把某些特点视为公式。比如“色彩强烈”这一概念,仅是年画表现的特点之一,不能说明所有的年画均是如此。杨柳青年画的色彩类别极为多样,不少年画的色彩是以清淡称美的。如清代乾隆年间的两幅对屏《游春仕女图》,色调就极为柔和,并不是强烈的大红大绿。整个画面却感到喜气洋洋,表现出春光明媚的境界。一幅年画在表现形式上需要什么样的色彩、线条、章法等,除了决定于内容和艺术情调的需要外,画家的风格和创作习惯还起一定的作用。我们看了杨柳青年画中不少题材相同的作品,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其艺术处理及效果各有所异。如果我们学爿时是生搬硬套,仅是作重复前人的表现,则易损害它的发展与创造。

杨柳青年画的规律性知识.它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阔的,甚至包括制作程序。它是版画与绘画的结合,在作画稿时就要考虑到刻、印、着色的条件。这三方面的结合,彼此照顾,自然也就出现一些规律和特点。有时也产生了局限性,但是这些局限之处,久之却恰恰形成它独有的艺术特色。如大量复制,上色时用的“排笔”和“转笔”等技法.其艺术效果是其他画种所少有的。因此在运用杨柳青艺术规律的知识时,不能固定在某一点上,而是要全面地去研究与探索。杨柳青年画在表现上有着一定的程式化,它是历代艺人们在造型上所作的探索的结果。这些程式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特色.同时它又与其他姊妹艺术如戏曲、舞蹈等有一定的渊源。比如老艺人常说,“作画如做戏,看画如看戏”。杨柳青年画中人物动态许多很像戏中的亮相,在欣赏时既宜远观又宜近看。

P9

序言

今天,我们召开纪念郭钧同志逝世30周年座谈会,意义非常重大。郭钧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出版家,也是我们的老社长。

郭老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假如我们追忆他战斗和工作的岁月,不难发现在他的身后,在他的画卷上,有一条印满了坚实足迹的道路。我们从他深深的足迹,看到他坚持革命信念,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历尽艰辛。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坚持正确的办社方向,他提出办社要高水准,人员要高素质,工作要高效率,出书要高起点。大力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去号召全体员工艰苦创业,为广大工农兵服务。鼓励全体编辑要以鲁迅、韬奋为榜样,在追求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奋然前行,为我社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甘为人梯、求才心切的人才战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能够惜才、护才、用才,他从不把人才与自己作比较,而把人才与事业作比较。事业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事业,他也靠人才去发展党的出版事业。至今,他培养的人才已成为艺术界、出版界的栋梁。沿着郭老的足迹,会看到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贵品质。他常用“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作为接人待物的准则;有容德乃大,无欲志则刚。他积极倡导“杜绝奢侈,厉行节俭”的办社风气。他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坚持“利在一身而不谋,利在国家而谋之”的做人原则。假如我们继续沿着郭老的足迹走下去,就会发现已经通向了郭老平凡而伟大的世界。在那里,有他的战友和同事,有他的最美的画卷,有他的人生收获。郭老的足迹是用生命走出来的,一个普通的、鲜活的老人岿然屹立于我们眼前,唤起我们永恒的怀念。

当前,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恰逢此时。我们纪念郭老逝世30周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目的就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以百倍信心去战胜寒冬经济给出版业带来的困难,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

津美人在郭老的精神鼓舞下,历届老领导、老同志都为出版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我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并祝愿老领导、老同志健康长寿。这次座谈会得到局领导高度重视,张副局长亲临会场指导,在此,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目前,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处在爬坡较劲的关键历史阶段,特别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我们,以便在未来的市场搏击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告慰郭老的在天之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忆郭钧/纪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55周年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希苓//予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539521
开本 16开
页数 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72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60
18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0: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