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品,本书描写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但不幸被“怪物”俘获,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
图书 | 海底两万里/新概念新课标新阅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品,本书描写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但不幸被“怪物”俘获,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 内容推荐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品,《海底两万里》的起因是1866年所发生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发现了一头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海怪”的袭击。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在公众的呼吁下,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后来,“海怪”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海怪”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海怪”的“俘虏”。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探尽海底秘密,历尽艰辛和风险。十个月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重回陆地,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个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目录 第一章 追捕恐怖的怪物/ll 第二章 “林肯”号遇事故/25 第三章 种类不明的鲸鱼/41 第四章 “鹦鹉螺”号/57 第五章 一封邀请书/71 第六章 在陆地上的两天/81 第七章 珊瑚王国/97 第八章 印度洋和海底地道/110 第九章 地中海和维哥湾/128 第十章 马尾藻海/144 第十一章 南极冰山/155 第十二章 旅行结束/170 读后感悟/185 必考点自测/187 试读章节 第一章追捕恐怖的怪物 1886年,海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神秘的、令人无法置信的事情,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各国政府、海军军官以及活跃在海上的欧美商人、船长和船主都十分关注这件事情。 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不久前,一些出海的大船在海上遭遇了一个形状像纺锤,并且会发出磷光,体积比鲸鱼大很多,速度比鲸鱼快的庞然大物。 很多人在航海记录里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东西所记下的情况大体相同。如果说这个东西是鲸鱼类动物的话,那么它的体积大大超过了生物学家曾经加以分类的鲸鱼。如果那些科学家没有亲眼看见过,绝对不会承认有这样一种怪物存在。 综合几次观察的结果,丢开那些过低的估计,这个东西有200英尺长;同时也抛掉那些过于夸张的言论,即它有1英里宽3英里长。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奇怪的生物,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它的体积已经大大超过了鱼类学家所承认的体积。 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布纳希汽船公司的“喜金孙总督”号航行到澳大利亚海岸东边5英里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硕大物体在海中穿梭。“喜金孙总督”号遇见这个怪物三天之后,也就是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里斯托尔·哥郎”号也在相距700里的地方遇见了它。大家都碰到了相同的事情,由此可以推断,这个神秘的鲸鱼科生物在水中具有难以预测的惊人速度。 半个月后,在离上述地点2000里远的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太平洋海面上,皇家邮船公司的“山农”号和国营轮船公司的“海尔维地亚”号相遇了,它们同时在北纬42°15’、西经60°35,的地方看到了这个怪物。根据两艘船共同得到的观察结果,估计这哺乳动物的长度至少有350英尺(大约106米),因为两艘船连接起来从船头到船尾有100米,比那只怪物还要短。常常出没于阿留申群岛的久阑马克岛和翁居里克岛附近海面的最长鲸鱼也不过是56米。比这更长的,从未出现过。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茵曼轮船公司的“越提那”号跟这个怪物的一次相碰;横渡大西洋的“贝雷尔”号所作的种种观察;海军高级参谋弗兹·詹姆斯在“克利德爵士”号上所作的精密测算;法国二级军舰“诺曼底”号军官们所写的记录。这一切在曾经都轰动一时。在民族性浮躁的国家里,大家都拿这件事作为笑料;可.是在英国、美国和德国这些严肃、踏实的国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对此事非常关心。 这件事情已经在各国各地传遍千家万户,酒馆里谈论它,报刊宣传它,舞台上重现它。“怪物问题”让人们激动,大家从这怪物的身上捏造出各种各样的奇闻,让谣言有机可乘。于是,人们不知疲倦地争论,在科学报刊中和学术团体里产生了相信和怀疑两大派别。在1867年开始前几个月,人们不再谈论这个问题了,似乎已经遗忘了。突然,又有一些新的事件传了出来。蒙特利奥航海公司的“摩拉维安”号在1867年8月5日夜间驶到北纬27°30’、西经72°15’的地方,右船舷撞上了一座任何地图都没有记载过的岩石。由于400马力的推动和风力的助航,船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3海里。毫无疑问,如果不是船身质地优良,特别坚固,“摩拉维安”号被撞以后,一定会把它从加拿大载来的二百三十六名乘客一齐带到海底去。大家都认为这个怪物变成了小岛、岩石、暗礁,但它是会奔驰的、不可捉摸的、变幻莫测的暗礁。 事故发生在早晨5点左右,天刚放明的时候。船上值班的海员们立即跑到船后,他们十分仔细地观察海面。除了水面受到猛烈冲击而形成的600多米宽的大漩涡以外,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把事故发生的地点确切地记录了下来。“摩拉维安”号看起来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伤害,继续航行。它是撞击了一条沉没的船呢,还是与暗礁相撞了呢?我们都不知道。三个星期后,在相同的情况下又发生了相同的事件。随后又发生的这次撞船事件,由于受害船的国籍和它所属公司的声望,引起了十分广泛的反响。 每个人都知道英国著名的船主苟纳尔的名字。1840年,这位精明的企业家就创办了一家邮船公司,在海上航行的船中,除了“大东方”号外,没有能跟它们相比的。1867年,这家公司一共有十二艘船,其中有八艘明轮的,四艘暗轮的。我之所以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上面的情形,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这家海运公司的重要性,它经营得法,是全世界闻名的。从近年来官方的统计文献中可以看出,这二十六年来,苟纳尔公司的船在大西洋上航行了两千次,其中没有一次失误。乘客们一致愿意搭乘苟纳尔公司的船,尽管法国竭力抢它的生意。P11-14 序言 世界文学名著是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精彩浓缩,是全人类的智慧之果。它历经千年淘洗,遗存华章,福及人类;它开启心智,滋润生命,陶冶人格,塑造灵魂。它是一种文化底蕴,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当今社会,天天网游的同学们不知道大仲马、雨果、托尔斯泰、孔子、司马迁为何许人也的大有人在。他们只知道肯德基、麦当劳、超女快男、青春偶像剧之类。我们应当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读点文学名著,背点精华警句,记点先贤名言家训,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有利于营造学习的氛围,使同学们领悟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见,文学名著阅读是同学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如何用经典名著唤醒天性、唤醒心灵、点燃智慧之灯,又能兼顾同学们学习的现实需要呢?结合当前形势,根据新的教改精神和课程理念,依据当下阅读教学新概念,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特编辑此丛书。本丛书包含世界文学名著、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古典文学名著三大方面,所选篇目均为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学习、理解、热爱世界文学名著,全面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质,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文学修养,丰富审美情趣,陶)台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本丛书在传统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加有多个辅助阅读的版块,真正实现“新概念、新阅读”;并且融合现代同学们的学习需要,集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创制出一种有益于同学们人格成长与知识扩充的阅读载体。希望本丛书成为同学们喜爱阅读、乐于接受、可资引用的课外读物。 衷心希望本丛书能够使同学们增长知识和智慧,成为同学们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体例和内容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以至臻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底两万里/新概念新课标新阅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儒勒·凡尔纳 |
译者 | 青影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2613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2013197411 |
中图分类号 | I56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海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