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才所著的《中国古代防腐反贪术》在检视、耙梳和消化历代文献的基础上,将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秦朝至明清两千多年间封建王朝的防腐反贪术加以提炼和总结,期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防腐反贪历史,领略漫长的防腐反贪路上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更积极理性地投入中国现代社会的防腐反贪斗争,遏制腐败的蔓延和危害,最大限度地净化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让公权力在制度和法律设定的“笼子”里透明地运行。
图书 | 中国古代防腐反贪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孟祥才所著的《中国古代防腐反贪术》在检视、耙梳和消化历代文献的基础上,将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秦朝至明清两千多年间封建王朝的防腐反贪术加以提炼和总结,期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防腐反贪历史,领略漫长的防腐反贪路上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更积极理性地投入中国现代社会的防腐反贪斗争,遏制腐败的蔓延和危害,最大限度地净化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让公权力在制度和法律设定的“笼子”里透明地运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防腐和反贪的思想构建/001 第一节 三代防腐和反贪思想的提出/002 第二节 春秋战国诸子对防腐和反贪思想的贡献/004 第三节 秦汉以来防腐和反贪思想的发展/008 第二章 防腐和反贪的制度构建/023 第一节 中央监察制度/024 第二节 地方监察制度/037 第三节 谏官制度/047 第四节 考试与选官制度/053 第五节 官规与考课制度/068 第六节 官吏互纠制度/080 第七节 回避制度/088 第三章 防腐和反贪的法律建设/097 第一节 先秦秦汉防腐和反贪法律的初创/098 第二节 秦汉以后防腐和反贪法律的日益严密与完善/100 第四章 重视和鼓励臣民上书举报贪腐官吏/115 第一节 鼓励官吏互纠举奏/116 第二节 鼓励百姓举报贪官污吏/129 第五章 严惩贪腐官吏/135 第一节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惩贪/136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惩贪/151 第三节 宋辽金西夏和元朝时期的惩贪/158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惩贪/165 第六章 表彰和奖励清官廉吏/177 第一节 先秦秦汉对清官廉吏的表彰/18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对清官廉吏的表彰/191 第三节 隋唐五代对清官廉吏的表彰/201 第四节 宋辽金元对清官廉吏的表彰/207 第五节 明朝对清官廉吏的表彰/226 第六节 清朝对清官廉吏的表彰/236 第七章 允许和鼓励防腐反贪的文学创作/265 第八章 中国古代防腐反贪的历史启示/285 后记/29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防腐反贪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孟祥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90726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0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2013154949 |
中图分类号 | D69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