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拉封丹寓言诗(全译本多雷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没有寓言诗,伟大的世纪就会忽略快乐的生活。如果没有拉封丹的微笑,没有莫里哀的微笑,这种鼎盛的时期,在我们看来就不过是一具涂金的木乃伊。多亏了拉封丹和莫里哀,这个时期才有笑容,也就是说透过金饰,这个时期有了活气。

这就是《寓言诗》这本小书里,所包藏的文明的奇异珍宝……”

《拉封丹寓言诗(全译本多雷插图本)》总共12卷,计244篇。拉封丹寓言诗描写简单、可读性强,加之语句幽默风趣、鲜明生动,避免了传统寓言枯燥的弊病。

内容推荐

《拉封丹寓言诗(全译本多雷插图本)》总共12卷,计244篇。拉封丹寓言诗描写简单、可读性强,加之语句幽默风趣、鲜明生动,避免了传统寓言枯燥的弊病。下至7岁的法国王储,上至年过半百的平民百姓,人人皆可阅读他的作品。近现代法国人,有的一生可以没读过雨果、巴尔扎克,或其他文学大师的作品,但是无一例外,每人在青少年时期都学过拉封丹的寓言诗,到了晚年大多还能背诵几篇。《拉封丹寓言诗(全译本多雷插图本)》配19世纪最成功的插图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版画插图,图书的品质与市面上同类图书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对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来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目录

第一集

 (1668)

第一卷至第六卷

 增色寓言诗

 献给王储殿下 / 002

第一卷

 1 知了和蚂蚁 / 003

 2 狐狸与乌鸦 / 005

 3 青蛙想要大如牛 / 005

 4 两头骡子 / 006

 5 狼与狗 / 008

 6 牛羊与狮子合伙 / 009

 7 褡裢 / 009

 8 燕子和小鸟 / 011

 9 城鼠与田鼠 / 014

 10 一狼和小羊 / 016

 11 人和自己的形象

 ——赠给德·拉罗什富科公爵 / 018

 12 多头龙和多尾龙 / 019

 13 窃贼和驴 / 019

 14 人神护佑的西摩尼得斯 / 020

 15 死神与不幸者 / 021

 16 死神与樵夫 / 022

 17 中年人处在两妇中间 / 024

 18 狐狸与鹤 / 024

 19 孩子和教师 / 025

 20 公鸡和珍珠 / 026

 21 马蜂和蜜蜂 / 026

 22 橡树和芦苇 / 027

第二卷

 1 回敬挑剔者 / 030

 2 老鼠开会 / 032

 3 狼告狐狸 / 034

 4 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 / 034

 5 蝙蝠和两只黄鼠狼 / 035

 6 中箭的鸟 / 036

 7 猎犬及其伙伴 / 036

 8 鹰和金龟子 / 037

 9 狮子和小蚊虫 / 039

 10 驮海绵的驴和驮盐的驴 / 041

 11 狮子和老鼠 / 042

 12 鸽子和蚂蚁 / 044

 13 落井的占星家 / 044

 14 野兔和青蛙 / 046

 15 公鸡与狐狸 / 048

 16 要效仿鹰的乌鸦 / 048

 17 孔雀向朱诺抱怨 / 050

 18 变成妻子的母猫 / 052

 19 狮子和驴打猎 / 053

 20 伊索解释的遗嘱 / 053

第三卷

 1 磨坊主父子和毛驴

 ——献给德·莫克鲁瓦先生 / 057

 2 胃与肢体 / 060

 3 装扮成牧人的狼 / 062

 4 青蛙请立国王 / 064

 5 狐狸和山羊 / 066

 6 雌鹰、母猪和雌猫 / 067

 7 酒鬼和他老婆 / 068

 8 痛风与蜘蛛 / 068

 9 狼与鹤 / 070

 10 被人打倒的狮子 / 070

 11 狐狸和葡萄 / 071

 12 天鹅与厨师 / 073

 13 狼国和羊国 / 074

 14 年迈的狮子 / 076

 15 菲罗墨拉和普洛克涅 / 077

 16 淹死的女人 / 079

 17 进入谷仓的黄鼬 / 079

 18 猫和老耗子 / 081

第四卷

 1 堕入情网的狮子

 ——献给德·塞维涅小姐 / 085

 2 牧羊人和大海 / 088

 3 苍蝇和蚂蚁 / 090

 4 园子主人和领主 / 091

 5 毛驴和小狗 / 093

 6 老鼠和黄鼠狼大战 / 093

 7 猴子与海豚 / 095

 8 人和木雕神像 / 097

 9 用孔雀羽毛装扮的松鸦 / 098

 10 骆驼和漂浮的木头 / 098

 11 青蛙和老鼠 / 099

 12 动物向亚历山大进贡 / 100

 13 意欲向鹿报仇的马 / 102

 14 狐狸和半身像 / 103

 15 狼、羊妈妈和小羊 / 103

 16 狼和母子俩 / 105

 17 苏格拉底的话 / 107

 18 老人和孩子们 / 107

 19 神谕和渎神 / 108

 20 守财奴破财 / 109

 21 主人的眼睛 / 112

 22 云雀和麦田主人 / 115

第五卷

 1 伐木工和墨丘利

 ——献给德·布里安伯爵 / 119

 2 沙锅和铁锅 / 122

 3 小鱼和渔夫 / 123

 4 野兔的耳朵 / 125

 5 断尾狐 / 125

 6 老婆婆与两女仆 / 127

 7 林神和行客 / 129

 8 马和狼 / 130

 9 庄稼汉和他的孩子们 / 132

 10 山婆临产 / 133

 11 命运女神和少年 / 134

 12 医生 / 136

 13 下金蛋的鸡 / 138

 14 驮圣骨盒的毛驴 / 140

 15 鹿和葡萄 / 141

 16 蛇与钢锉 / 143

 17 野兔和山鹑 / 143

 18 老鹰和猫头鹰 / 145

 19 狮子出征 / 147

 20 熊和两个伙伴 / 148

 21 披着狮皮的驴 / 150

第六卷

 1 牧人和狮子 / 152

 2 狮子和猎人 / 152

 3 太阳神与北风神 / 153

 4 朱庇特和佃农 / 155

 5 小公鸡、猫和小耗子 / 156

 6 狐狸、猴子和动物 / 157

 7 炫耀家世的骡子 / 158

 8 老人和驴 / 158

 9 照水泉的鹿 / 159

 10 龟兔赛跑 / 161

 11 毛驴和主人 / 162

 12 太阳和青蛙 / 163

 13 农夫和蛇 / 164

 14 病狮与狐狸 / 166

 15 捕鸟人、苍鹰与云雀 / 168

 16 马和驴 / 168

 17 舍物逐影的狗 / 169

 18 车陷泥坑 / 170

 19 江湖骗子 / 172

 20 不和女神 / 173

 21 年轻寡妇 / 174

 尾 声 / 176

第二集

 (1678—1679)

第七卷至第十一卷

 多样化寓言诗

 敬告语 / 180

 献给德·蒙特斯庞侯爵夫人 / 181

第七卷

 1 鼠疫 / 183

 2 恶婚丈夫 / 186

 3 老鼠隐居 / 187

 4 白鹭 / 188

 5 姑娘 / 189

 6 心愿 / 191

 7 狮王宫 / 193

 8 秃鹫与鸽子 / 194

 9 公共马车和苍蝇 / 196

 10 卖牛奶女和奶罐 / 197

 11 神甫和死者 / 199

 12 追求好运的人和在床上等待好运的人 / 200

 13 两只公鸡 / 202

 14 人忘恩负义并对命运女神的不公 / 204

 15 女占卜师 / 205

 16 猫、黄鼠狼与小兔 / 206

 17 蛇头与蛇尾 / 208

 18 月球上的动物 / 209

第八卷

 1 死神与垂死者 / 215

 2 修鞋匠和银行家 / 217

 3 狮子、狼和狐狸 / 220

 4 寓言的威力

 ——赠德·巴里荣先生 / 221

 5 人与跳蚤 / 223

 6 女人和秘密 / 224

 7 狗脖子挂主人的晚餐 / 225

 8 笑星和鱼 / 227

 9 田鼠和牡蛎 / 228

 10 老熊和园林老人 / 230

 11 两个朋友 / 233

 12 肥猪、山羊与绵羊 / 233

 13 蒂尔希与阿玛朗特

 ——赠予西勒里小姐 / 235

 14 狮王后的葬礼 / 238

 15 老鼠和大象 / 240

 16 占星术 / 242

 17 毛驴和狗 / 244

 18 帕夏和商人 / 246

 19 学识的优势 / 249

 20 朱庇特和霹雳 / 250

 21 隼和阉鸡 / 251

 22 猫与老鼠 / 252

 23 湍流与深河 / 255

 24 教养 / 257

 25 两条狗和死毛驴 / 259

 26 德谟克里特和阿布德人 / 260

 27 狼与猎人 / 263

第九卷

 1 不诚实的受托人 / 269

 2 两只鸽子 / 272

 3 猴子和豹子 / 275

 4 橡栗和南瓜 / 277

 5 学童、教师与园主 / 278

 6 雕刻家与朱庇特雕像 / 279

 7 老鼠变为少女 / 280

 8 兜售智慧的狂人 / 283

 9 牡蛎和争讼者 / 286

 10 狼与瘦狗 / 289

 11 切勿过当 / 290

 12 大蜡烛 / 291

 13 朱庇特和过路人 / 292

 14 猫与狐狸 / 295

 15 夫妻和小偷 / 297

 16 财宝和两个男人 / 298

 17 猴子和猫 / 300

 18 鹞鹰与夜莺 / 303

 19 牧人与羊群 / 303

第十卷

 1 人与游蛇 / 307

 2 乌龟和两只野鸭 / 309

 3 鱼和鸬鹚 / 311

 4 埋金者与伙伴 / 314

 5 狼和牧羊人 / 315

 6 蜘蛛和燕子 / 316

 7 山鹑和公鸡 / 317

 8 割了耳朵的狗 / 318

 9 牧羊人与国王 / 320

 10 鱼群与吹笛牧羊人 / 324

 11 鹦鹉父子和国王父子 / 326

 12 母狮和母熊 / 328

 13 两个冒险家和护符 / 329

 14 笔谈

 ——献给德·拉罗什富科公爵 / 332

 15 商人、贵绅、牧人与王子 / 335

第十一卷

 1 狮子 / 339

 2 为曼恩公爵殿下而作 / 342

 3 农夫、狗和狐狸 / 343

 4 一个莫卧儿人的梦 / 345

 5 狮子、猴子和两头驴 / 346

 6 狼与狐狸 / 348

 7 多瑙河农夫 / 350

 8 老翁与三个后生 / 354

 9 老鼠和猫头鹰 / 357

 尾 声 / 359

 谈话

 ——献给德·拉萨布利埃尔夫人

 序诗:伊里斯颂 / 363

 1 笛卡尔和动物机械论 / 364

 2 以例证表示异议 / 365

 3 笛卡尔解释这些事例 / 367

 4 以寓言形式的新异议 / 369

 5 拉封丹个人论说 / 371

第三集

 (1694)

第十二卷

 1 尤利西斯的战友

 ——献给勃艮第公爵殿下 / 376

 2 猫与两只麻雀 / 380

 3 财迷与猴子 / 381

 4 两只母山羊 / 383

 5 猫与小鼠

 奉勃艮第公爵殿下之命,拉封丹先生创作一则寓言 / 385

 6 老猫和小鼠 / 386

 7 病鹿 / 388

 8 蝙蝠、灌木和鸭子 / 390

 9 猫狗之争与猫鼠之争 / 391

 10 狼和狐狸 / 392

 11 螯虾母女 / 394

 12 老鹰与喜鹊 / 396

 13 鹞鹰、国王与猎人 / 398

 14 狐狸、苍蝇和刺猬 / 402

 15 爱情与疯狂 / 404

 16 乌鸦、羚羊、乌龟与老鼠

 ——献给德·拉萨布利埃尔夫人 / 406

 17 森林与樵夫 / 410

 18 狐狸、狼和马 / 412

 19 狐狸和火鸡 / 413

 20 猴子 / 415

 21 西徐亚哲学家 / 415

 22 大象和朱庇特的猴子 / 417

 23 疯子和智者 / 418

 24 英国狐狸

 ——致哈维夫人 / 419

 25 达夫尼和阿西玛杜珥

 ——献给德·拉梅桑热尔夫人 / 423

 26 法官、护理和隐士 / 427

补篇两则

 1 太阳与青蛙 / 435

 2 鼠盟 / 436

附录

 拉封丹生平与创作年表 / 440

试读章节

  5 狼与狗

  一条狼饿成了皮包骨,

  只因家犬严严守住门户。

  这条狼遇见一只大狗,

  大狗不小心迷了路:

  他又英俊又强壮,

  又肥胖,皮毛又光亮。

  狼真想袭击这只丧家犬,

  恨不能将他撕成碎片。

  但是这难免一场厮杀,

  而牧犬个头儿又那么大,

  肯定要奋力抵抗。

  狼大人只好上前耍花腔,

  低首下心地恭维几句,

  说狗长得富态令他艳羡不已。

  牧犬一听心下喜欢:

  “尊敬的先生,要像我这样胖,

  这完全取决于您的意愿;

  离开树林吧,您会大不一样。

  您的同胞在林中多悲惨,

  又笨又懒,过着穷日子,

  一个个全是穷光蛋,

  那种生活只能等饿死。

  只因毫无保障,没人供吃喝,

  一切全得靠武力抢夺。

  跟我走吧,您能过上美好生活。”

  狼就问道:“让我干什么?”

  狗回答:“几乎什么也不必干,

  就是赶一赶拿棍子行乞的人,

  迎合家里人,讨主人的欢心;

  您也就能相应地拿到工钱,

  也就是说吃到各种残羹剩饭:

  小鸡骨头,还有鸽子骨头,

  还不算能得到多少爱抚。”

  狼已开始憧憬这种幸福生活,

  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行走问狼发现狗颈的毛全脱落,

  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怎么就没什么?”

  “这种事也不值一提。”

  “那究竟是什么事?”

  “您瞧见的这个部位,

  也许是我戴的项圈磨的。”

  “戴项圈?”狼又问道:

  “您就不能随便跑?”

  “不能总乱跑,可是这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您所有那些饭食,

  说什么我也不想要,

  即使换取一件珍宝,

  以这种代价我也不干。”  狼先生说罢撒腿就跑掉,

  至今他还是一个流浪汉。

  6 牛羊与狮子合伙

  从前有一个传说,

  牛羊和狮子合伙。

  一方有母牛和母山羊,

  以及她们妹妹母绵羊,

  一头骄傲的狮子为另一方:

  他日丁是邻近的领主。

  商量好赢利分享,

  亏空则共同担负。

  有一天山羊用网逮住一头鹿,

  她随即将猎物交给伙伴。

  大家到齐后,狮子屈爪一算:

  “咱们四个分这猎物。”

  于是鹿就分成了四份。

  身为贵族,狮子拿了头一份,

  他说道:“这应当归我,

  理由嘛,只因我叫狮子。”

  对此谁也无话可说。

  “这第二份,凭权利还应归我:

  这权利就是强权,

  想必大家都懂得。

  第三份非我莫属,既然我最勇敢。

  这第四份你们谁敢动一动,

  我当即就要她的命。”

  7 褡裢

  朱庇特曾讲:“世上的生灵,

  凡是不满意自己的外形,

  都可以到本神脚下申诉,

  但讲无妨不要发憷:

  我会设法予以矫正。

  猴子,您过来,头一个发言,

  您有优先权,您看看

  这些动物;以他们的相貌

  同你们的相貌做个比较,

  您感到满意吗?”

  “我,为何不满意?”猴子回答,

  “同其他动物一样,我不也有四条腿?

  我的画像至今对我毫无责备。

  按说,我的熊老哥,

  别人刚刚给他画个轮廓;

  但凡他能听我一劝,

  他就绝不会让人画完。”

  熊就这话题发了言,

  大家都以为他准要抱怨。

  其实不然,对自己的相貌

  他倒是欣赏得不得了。

  他转而评论起大象,

  说他耳朵要减半,  说他尾巴要加长;

  还说他极不雅观,

  大块头儿没个形状。

  大象听熊把话讲完,

  他虽然堪称明智的榜样,

  说出话来也是老调重弹:

  他认为鲸鱼夫人太胖,

  不符合他的审美观。

  而蚂蚁夫人自认为是巨无霸,

  觉得蛆虫小得可怜。

  朱庇特见他们都自夸自大,

  对本身又都那么满意,

  就只好打发他们回家。

  其实最狂妄无知的生灵里,

  我们人类要数第一:

  只因我们对别人

  有副野猫的眼睛,

  对自己目光就像鼹鼠。

  我们对自己什么都能包容,

  对别人却毫不宽恕。

  我们对自己总另眼相看,

  对别人则只有白眼。

  创造万物的主宰

  把我们每人创造成褡裢,

  每个褡裢都有两个口袋:

  我们人无论古时还是今天,

  自己有错就丢进后袋里,

  前袋专装别人的过失。

  8 燕子和小鸟

  一只燕子经常旅行,

  也就积累了许多见闻。

  谁见识多谁就老练,

  他连极小的风暴都能预见:

  还未等风暴形成,

  他就向水手报警。

  一年正是播种大麻的季节,

  燕子看见一个农民种田,

  已经播种了好大一片。

  他就对一群小鸟说道:

  “我觉得这情况可不妙。

  要有大难,你们太可怜;

  我无所谓,能远走高飞,

  随便就能找个生活的空间。

  在空中赶路的那只手,

  难道你们没有看见?

  那一天不会很远:

  那只手播种的是你们的灾难。

  长出来的大麻要将你们包围,

  布满网罗你们无处飞;

  还有各种机关陷阱,  在这个季节防不胜防,

  不是把你们诱入牢笼,

  就是夺走你们的小命。

  你们要当心笼子和油锅!”

  因此,燕子还继续往下说:

  “快去把那些种子吃掉,

  你们一定要相信我。”

  小鸟听罢都纷纷嘲笑:

  “田野里好吃的多得不得了。”

  等大麻田长出一片青苗,

  燕子又对那些小鸟说道:

  “快去把那些青苗拔掉,

  该死的种子要长成,

  肯定要把你们断送。”

  “灾难的预言家,真爱唠叨,

  你给我们派的活可真好!

  要清除这么一大片,

  得需要我们上千只鸟儿。”

  大麻尚未长熟还不太晚,

  燕子又飞来再次规劝:

  “这种长势看来很不妙,

……P8-11

序言

“没有寓言诗,伟大的世纪就会忽略快乐的生活。如果没有拉封丹的微笑,没有莫里哀的微笑,这种鼎盛的时期,在我们看来就不过是一具涂金的木乃伊。多亏了拉封丹和莫里哀,这个时期才有笑容,也就是说透过金饰,这个时期有了活气。

“这就是《寓言诗》这本小书里,所包藏的文明的奇异珍宝……”

拉封丹生活的十七世纪,史称“伟大的世纪”,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的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鼎盛的时期。路易十四对外扩张,雄霸欧洲;对内削减诸王的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又兴建凡尔赛宫,渐成奢华之风;创立法兰西学院、自然科学学院、绘画和雕塑学院等,科学和文学艺术,无不蓬勃发展。尤其文学领域,与伟大世纪相匹配的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从理论的完善到大批杰作的诞生,以其崇高、典雅的风格,史无前例地成为世纪的标志。

世纪坐标的四位伟大作家,悲剧大师高乃依和拉辛、喜剧大师莫里哀,以及寓言大师拉封丹,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创作,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同样,标志盛世的气象:宏伟的排场、盛大的庆典、隆重的宫廷舞会、频繁的戏剧歌舞演出、舞台上的英雄人物,尽显高尚的品德;诗坛歌剧院,也竞相大唱赞歌……浩大的工程:凡尔赛宫、路易大帝广场……

然而,这种盛世的文明,如果缺少了拉封丹的寓言诗、莫里哀的喜剧,再怎么气象万千,金光灿烂,在当世人看来也仅仅是一枚大金币的正面,而后世人看上去,“就不过是一具涂金的木乃伊”,了无生气了。

文明就是这么奇妙,宏伟与小巧,庄严与微笑,悲壮与幽默,都同等重要,一样也不能少。缺少后者的这些小乐趣,那么伟大世纪就徒有一具僵尸。难道不是这样吗?当年那些宏伟的排场、胜利庆典、隆重的仪式,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舞台上的那些英雄人物,都早已谢幕退场了;歌功颂德的那些诗歌唱词,也全成为尘封的古董,无人问津了。反之,拉封丹的寓言诗,

埃尔瓦尔是富二代,银行家的儿子;夫妇二人喜爱文学艺术,与拉封丹交往多年,便接过了德·拉布利埃尔夫人的接力棒,照顾这位仍带稚气的老诗人。拉封丹住进豪华公寓,受到女主人像对待孩子那样细心照料,他还一如既往,什么都浑然不觉。有一天,客人夸诗人的新衣裳很合体,他才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衣物全由埃尔瓦尔夫人换成新的了。在小一年的时间,非亲非故的埃尔瓦尔夫妇,为拉封丹养老送终,在冰冷的伟大世纪,给这位天才诗人临终时留下人间温暖的记忆。围绕着在世的天才人物,任何时代总有两类人,一类人爱护帮助,另一类人摧残迫害;两类人代表着一个时代和社会的两副面孔,他们也跟随天才人物进入历史,留下美名或落个骂名。德·拉布利埃尔夫人、德·埃尔瓦尔夫妇等,正是伴随拉封丹进入历史,留下美名佳话的人。

拉封丹于1673年住进拉布利埃尔夫人府上不久,莫里哀便去世了,他为心心相印的亡友写了墓志铭:

在这座坟墓里安息着,

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

但长眠于此仅莫里哀一人,

三人才华形成一种精神……

拉封丹赞赏莫里哀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就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通才,能融会贯通当代与古代的杰作,延续发展着永恒的典范。公元前二世纪的两位拉丁诗剧作家,同莫里哀三位一体,这种思想一旦表述出来,便说明已在他的心中扎根了。正是这两年,拉封丹思想产生了蜕变。他本人破产伴随着整个国家陷入贫困:战争、欠收,许多省份发生饥荒,布列塔尼、诺曼底等地区民众暴乱,怨声载道。拉封丹的生活非常贴近乡民和农民,他又那么敏感,还极富洞察力,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自然也了解那个时代的不幸,深深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和残酷。他那世纪的胜利、灿烂辉煌的涂金、富丽堂皇的建筑,无论多么令人眼花缭乱,也掩饰不住令他痛心的战乱、饥馑、镇压,民生的这种荒谬的状况,违背了他追求享乐的幸福理想。

拉封丹的这种思想变化,开始在他的创作中显露端倪。他渐趋混淆不同的体裁,不在乎一出喜剧倒像一篇故事,故事不过是寓言诗的草稿,而寓言诗却适合搬上舞台。他从规则和典范中解放出来。他在穷困中,也感到无牵无挂了,可以主宰自己的才能。从此他要顺从内心思想的需要,不再遵从体裁高下的等级、既定的文学准则,在创作中深挖自己丰富的资源,运用精妙的手法,写出心目中的寓言和故事。拉封丹不是凭着规则,而是完全依靠个人、个人的天才和勤奋,以及层出不穷的奇思异想,将这些被人小看的体裁,写成世代赏阅的头等伟大的作品。

此后他创作的故事诗和寓言诗,仍不乏博爱与善意,但是掺杂进来指责,针对法规制度和

当权人物,有时批评很尖锐,颇令人不安。如《狮王宫》:

国王如此排场,

要向臣属展示富强。

在卢浮宫大宴群臣,

好一座卢浮宫,

地地道道的堆尸场,

臭气冲天呛鼻子,

老熊赶紧捂鼻孔……

那怪相拂圣意,

君王大发雷霆,

打发老熊下地狱,

死了做鬼去掩鼻。

老熊直白表现遭严惩,猴子拍马屁过分也自食恶果。狮王问狐狸闻到什么时,狡猾的狐狸“推说患了重伤风,嗅觉一点也不灵”,才躲过一劫。短短一则寓言诗,便刻画出朝廷的内幕:国王专横,臣子的三种命运:直言遭殃,吹捧过当也惹杀身之祸,只有说话模棱两可,方能明哲保身。

这并不表明拉封丹变成一个刻薄的人,一个恨世者,或者持不同政见者。拉封丹要想走仕途,通过关系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倒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性情懒散,与朝廷那种生活格格不入:在朝廷做官日夜惕厉,比做什么都累人。而且,同时代就有人写道:“朝廷的人,无不一副矫揉造作的表情……”拉封丹讨厌卑劣的小人,尤其得势的小人,他在寓言诗《狮王后的葬礼》中写道:

一群变色龙,

一群猴子精,

唯主子是从……

人成机械偶,

全凭绳操纵。

朝廷里钩心斗角,拉封丹自然不愿跻身一群得势的小人之列。但是批评的矛头直指政权,这是第二集寓言诗增添的新内容。一生不大敬重金钱和权力的人,挚友莫克鲁瓦说他是“最坦诚、最厚道的人:从不弄虚作假,不知道他这一生是否说过谎”。同样,他在创作中也不弄虚

作假,能道出世间的真相,包括权力顶端的朝廷的真相。巴尔扎克的作品,统称为《人间喜剧》。反映社会的所有大家,如雨果、伏尔泰、狄德罗,乃至莫里哀、拉封丹等,他们各自从不同的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故事和寓言诗,创作出一部部“人间喜剧”的百幕大戏。

近二百五十首的寓言诗全集,就是二百五十台戏。每场戏幕布拉开,都会给观众带来惊喜。请看《女人和秘密》的开场白:

没什么比秘密还紧要,

要女人保密也难做到;

我甚至知道在这方面,

许多男人也强不了多少。

再看《狗脖子挂主人的晚餐》如何开场:

我们的双眼,

经不住美人的考验;

我们的双手,

也经不住黄金的诱惑。

看守财富的人,

很少不动贪心,

见财不起意,

恐怕天下也难寻。

这样的开场,如同戏引子,必定引出一段故事,有人物,有情节,还有结局。最后,诗人通过故事,得出一种教训。前者是家庭生活场景:丈夫考验妻子能否守秘,谎称肚子疼,生了一个蛋,嘱咐她千万别讲出去,否则惹人笑话他是母鸡。妻子发誓嘴把牢,可天一亮就去找邻家嫂……接下来可想而知,口口相传没到天黑,就成了公开的秘密,越传越玄,传为一下子生了一百只蛋。后者则是一出社会喜剧:狗挎饭篮给主人送晚餐,路遇一群野狗来抢,“都是吃社会的好汉”,看看面临危险,送餐狗就只想保住自己一份,率先抢吃,作者不免感叹:

这故事引我遐想

一座城市的形象:

有人公款消费,

公款成自家钱箱。

市政长官、税务官,

无不伸手沾光,

看他们鲸吞金钱,

还真是一种消遣。

有人若以“无聊的理由,企图保护公款”,就会被人说成傻瓜蛋:这样的社会,便成为一种贪腐的大染缸。人生百态,无不拿来戏说演义。粉墨登场时而是人,多为动物,这样可以放开手笔,譬如《狮王宫》:真要写卢浮宫,那还了得,只能影射。大多用动物来表演,由人自己对号入座,自觉自愿,没谁强迫,这样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请看作者在《不诚实的受托人》中道来:

寓言狼与狗交谈,

用的正是神语言。

动物野生与家养,

粉墨纷纷争上场,

扮演角色各不同:

有的理智很聪明,

有的愚痴显得疯。

聪明有时反误事,

愚痴时而占上风。

接着说不限上场人物,罗列长长一串,有骗子、大坏蛋、负义小人、暴君、愣头青、莽撞汉、笨伯、糊涂虫、吹捧者、贱货,还有说谎者组成的鬼话大兵团……罗列不完,二百多首寓言诗,恐怕有上千人物上场,包罗人世间的万象。只因拉封丹本人,就是一个难以解释的混合体,容纳了各种文明、哲学、宗教的思想:单就宗教而言,天主教自然有其位置,但是也掺杂进了异教、不信神的思想。不过,他首先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作为一位大诗人,总有其神秘莫解之处。譬如马蒂厄·马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拉封丹随几位朋友去安东尼村,在乡间小住数日。一天该吃晚饭了,却不见他的人影儿,大家呼唤,拉铃叫他,怎么也叫不来。等晚饭过后,他才露面。人家问他去哪儿了,他回答说去参加了一只蚂蚁的葬礼,跟随送葬队列一直走到花园,再陪蚂蚁家族回到住宅(即蚁穴);

他还天真地描述了这些小动物内部治理的情况,后来写进了他的寓言诗中,他的故事诗《普绪喀》和《圣·马勒》里。”

故事真伪并不重要,但是这种非常人之举,放到拉封丹的头上,则是自然而然的事。这个老顽童,即便走向老年,也从来没有离开童年,始终热爱水泽山林、动物世界、无边的寂静和睡梦,无限的幻想和想象,因喜爱一切而总是周而复始,终生处于一种轻快而温存的陶醉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他总那么心不在焉,即使在德·拉布利埃尔夫人府上,在德·埃尔瓦尔的公馆里,受到宠儿般的呵护,他也显得漫不经心。人的一种特殊常态,往往也是一种韧性,是不容易摧毁的。

《自说自话的拉封丹》的作者克拉拉克也讲述了一件趣事,他记得儒勒·罗曼(法国作家,18851972)在《凡尔登战役的前夕》中,想象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同一名中立记者的谈话。记者说到法军统帅霞飞顽强的性格。

“见鬼!”皇帝高声说道,“难道法国人性格里,还有这种东西吗?”

“陛下,法国人的性格里什么都有。”

于是克拉拉克得出结论:“拉封丹的性格里什么都有。”就像称呼伏尔泰那样,也可以称拉封丹为“万形先生”。其实,拉封丹自己早就一语道破:

我本轻浮物,飞向万题目。

所谓“万形先生”,就是童真之心怀抱万物万象,从而演义出来一幕幕“人间喜剧”。正如纪德说的:“拉封丹的艺术,就如同游戏一般,轻松地讲述尼采以感人的说服力论说的这种不堪承受的真相。”

人生的现实,不堪忍受的真相,怎样解释才能让世人理解并接受呢?可以像尼采那样,以严谨的逻辑、感人的说服力进行论说,但是难免流于高度概括的笼统,同民众的接受力有一定的距离。拉封丹则采用以逸代劳法,来了个鸟兽总动员,“游戏”人生,就能轻松地与人交流,轻巧地道出故事的寓意。看似游戏,却极认真,每场游戏都表明一两个道理。拉封丹在《寓言的威力》中,讲了一个用寓言唤醒希腊民众的故事,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个道理同古今,

我们全是希腊人。

此刻我谈这寓意,

有人若讲《驴皮的故事》,

我会听得津津有味。

据说世界已衰老,

这话我也不反对。

老了也得寻开心,

返老还要保童真。

说教并非拉封丹的长项。与其说他是伦理学家,不如说是个应用心理学家。他没有一套完整的伦理学说,仅仅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得出寓意,而且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变化,便又另作道理。拉封丹给读者的忠告五花八门,种类繁杂,前后歧出,不能领悟其深意者,往往不知所措。《寓言诗》第二集,副标题为《多样化寓言诗》。多样化有丰富内涵:不仅题材更广泛,知识更丰富“更奇特”,诗句也更优美,表现力更强,思想更尖锐了。各篇寓言之间所显露的矛盾,正是一位智者自然产生的,因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情境不会完全相同,人的行为也就应该适应这种变动,要跟随人物、时间、地点和自己的心情变化而变化。人跟狼打交道,就不能像对待小羊那样;在狮王宫里的狐狸,也不能与在树下哄骗乌鸦的狐狸同日而语。总之,拉封丹不像空谈的伦理学家,创建什么封闭的体系,而是漫步在真实的世界中。反映了什么都不固定,总在重复变化的真相。

人的行为很难保持适度,拉封丹早有预见,在《切勿过当》这篇寓言诗中,集中讨论这个问题,颇有点辨证意味。天地万物,没有哪种遵循造物主的要求,能保持适度。麦苗太密实,挤在一起疯长,麦秸特别粗壮,不但耗地力,又很难灌浆;果木也同样,枝叶过分繁茂,结的果实就很少,只能供观赏。上帝允许羊吃麦苗,是要遏制秧苗疯长,可是羊群一冲进田里,就把麦苗啃得精光。局面失控,老天便允许狼吃掉一些羊;然而狼太贪婪,要把羊吃光,即使还未做到,这也是狼的意向。这样,上天又叫人惩罚那些恶狼,人做得更过分,而在所有动物中间,滥用天意是人的最大倾向,无论做什么,总要走极端而失当,不是过火,就是不到火候。正因为如此,每篇寓言诗都是以不同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人若是亲历其境所应有的行为。寓言诗篇尾的话非常凝练,往往分不清寓意还是忠告:

有道是:

好运不长眼,

专找傻大胆。

智者不斗智,

时而当机断。

审势抓实际,

得失一瞬间。

《两个冒险家的护符》

可见,拉封丹不是讲大道理,只是劝人审时度势,按照实际情况行事。世间万事纷繁,不过是“得失”二字;而得与失,也往往存乎一念之间。作者讲述这么多寓言故事,反反复复讲的,也无非是一个道理,就是人如何快乐地生活,至少尽量规避各种不幸事件。拉封丹的道德观,简言之,就是摆脱困境的技巧。这种生活的技巧,算不上一种理想,但是不抱先入为主的念头生活,有时还真难做到。影响幸福生活的因素太多,要防范各种危险、各种骗局、各种愚蠢的行为,防范各种诱惑、社会不公正、贪心和欲望……动物出于本能,面对危险,比人更敏感,更为警觉。因此,动物能很好体现这种久远的谨慎、这种生命的本能。有了这种谨慎和本能,就能保障普通人的普通幸福。

正是这一告诫,

将标志拙著的终结;

但愿能有教益,

造福于未来的世纪!

“造福于未来的世纪”,预言得多么准确。法国世代的儿童,无不能背诵拉封丹寓言诗,从中懂得许多道理,至老不忘;他们背诵《狐狸与乌鸦》、《狼和小羊》等篇,脱口而出,就像中国人背诵“床前明月光……”一样。

全稿杀青时,又来了一位证人。法国友人白乐桑先生从远方来,相聚甚欢。他听我说翻译完了全部的拉封丹寓言诗,不禁啧啧称赞,认为这是一个大工程,很有意义。他对拉封丹的评价出乎我的意料:拉封丹在法国的影响力,也只有雨果能与之媲美。看起来,这并非一家之言。这样的评价,出自一位法国学者之口,值得我进一步认识。

2005年,我翻译出版了《拉封丹寓言诗》,仅仅选译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一篇译序,题为《亦教亦乐的典范》,总括地谈了谈拉封丹寓言诗,但是流于空泛,只有一副骨架。这次译完全诗,写前言时参照了《拉封丹传》原著,补血增肉,为读者提供些了解拉封丹所处的时代、独特一生的具体材料。

二○一三年七月

于北京花园村

书评(媒体评论)

他是我认识的最坦诚、最厚道的人:从不弄虚作假;我不知道他这一生是否说过谎。

——莫克鲁瓦

这位自由思想者总是漫不经心,总是飘来舞去,他以那么多伪装手法,兴高采烈地描绘一个光怪陆离、特别凶暴的世界。不过,对他最出色又最出人意料的赞美,当是纪德的这句话:“拉封丹的艺术,就如同游戏般,轻松地讲述尼采以感人的说服力论说的这种不堪承受的真相。”

——让·道迈松

假如不写六百页的传记,要我用四行文字表述拉封丹的一生,我就会这样写:“从前有个人,将头脑里的音乐写成诗。他的岁月流淌,犹如泉水那样清澈。正因为如此,水仙林神都叫他清泉的让(让·德·拉封丹的意译),而这名字就永世与他相伴了。”

——让·奥里厄

《寓言诗》在艺术上造诣相当高。拉封丹十分重视《寓言诗》的结构,把诗集看做“一部巨型喜剧,幕数上百”,每一幕他都写得既简练集中,又富于戏剧性。他善于在诗中穿插性格化、拟人化的动物对话,跌宕起伏,显得别致有趣。拉封丹的语言既流畅自然,又精巧细腻。他善于收集民间语言,贴切地应用到诗歌中,因此他的诗篇语汇丰富,且接近口语。拉封丹善于捕绘大自然,并且富有抒情风味。

——柳鸣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拉封丹寓言诗(全译本多雷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拉封丹
译者 李玉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90467
开本 16开
页数 4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8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56
CIP核字 2013184822
中图分类号 I565.24
丛书名
印张 2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4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