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仪(中华传统文化图典)》由周春礼编著。漫画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艺术表现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具有深厚的思想内蕴。如何以浅显的、形象的方式,准确而有效地传达出传统文化深厚的思想内蕴,是一大难题。周春才先生对此做了很好的探索。他通常选取经典或典籍中比较生动的事例,通过人物对话或独自,把一些深奥的思想直观地、感性地呈现出来。他笔下的人物造型和画面构建,既不失历史韵味,又颇有现代感,拉近了与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距离。这也是值得称道的。
| 图书 | 中华礼仪(中华传统文化图典)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礼仪(中华传统文化图典)》由周春礼编著。漫画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艺术表现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具有深厚的思想内蕴。如何以浅显的、形象的方式,准确而有效地传达出传统文化深厚的思想内蕴,是一大难题。周春才先生对此做了很好的探索。他通常选取经典或典籍中比较生动的事例,通过人物对话或独自,把一些深奥的思想直观地、感性地呈现出来。他笔下的人物造型和画面构建,既不失历史韵味,又颇有现代感,拉近了与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距离。这也是值得称道的。 内容推荐 《中华礼仪(中华传统文化图典)》由周春礼编著,主要内容:礼,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而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礼的内容十分广泛,《中华礼仪(中华传统文化图典)》分别从何谓礼、礼与修身、德性、孝敬父母、尊贤敬长、作客、待客、公德、礼仪故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讲述,其中重点是向读者介绍了礼仪规范,因为恰恰是通过这些外在和具体的礼仪形式,才可能使礼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底蕴——道德修养得到最终体现。 目录 轻松迈进国学的殿堂(序) 引言 何谓礼 什么是礼 “礼”字的含义 周公制礼作乐 礼与修身 德性 仪容 称谓 称呼对方,要在称谓前加“令”或“尊” 借用古代的爵称来称呼对方 对人尽量不要直呼其名 孝敬父母 尊贤敬长 作客 待客 公德 礼仪故事 欹器中所蕴涵的做人道理 冀缺待人以礼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晏子论礼 宁赢氏论貌与言 “善于看相”的楚国人 乐正子春不小心扭伤了脚 曾子有疾 齐国有这样一个不成器的人 勿自暴,勿自弃 礼记故事 马棚修容的故事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华礼仪(中华传统文化图典)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春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69190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 |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8 |
| CIP核字 | 2013288589 |
| 中图分类号 | K203-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8 |
| 宽 | 146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