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代儒家道德文章与践履精神
内容
目录

绪论 问题缘起和概念简析

第一章 儒家文艺美学之“内在目的论”

 第一节 释孔子本意的两种观点

 第二节 “内在目的论”之美学实质

 第三节 “内在目的论”之问题所在

第二章 宋儒道德文章的历史前提

 第一节 文儒韩愈:体仁践道的先驱者

一 文学崇拜与道德呼唤

二 返本开新与时中法则

三 正名意识与复变精神

四 修辞立诚与文学权威

五 复活荀墨的典范意义

六 组织集团以推进运动

 第二节 五代儒学疲弊与文道背离

一 毒手尊拳的五代景观

二 道德飘零与儒者挣扎

 第三节 “本朝以儒立国”之实质分析

一 帝王行为与新型君臣关系 

二 “包容政治”调和儒家理想

第三章 文学革新运动与宋儒的道德文章

 第一节 狂狷与颂美:最初的践履方式

一 柳开:偏离正道的儒家狂狷精神

二 杨亿:颂美文学观及其实践品格

 第二节 道德文章之楷模的树立和影响

一 “君子风节”的辐射力量

二 “六一风神”的因应之道

第四章 建设合理而完美的秩序

 第一节 社会秩序:以外王方式进行道德实践

一 己然而然的行事风格

二 千载难遇之得君行道

 第二节 人心秩序:以内圣方式进行政治实践

一 “正君心”的美好设想

二 圣贤人格的践履途径

结语 宋代儒家道德文章的生成逻辑和理论内核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宋代儒家道德文章与践履精神》简介:宋儒躬身践履圣王留下的文化观念系统,伦理道德和生命之美相互内化,唤起文艺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忧患意识和历史文化意识,追寻成圣之道,成就其道德文章。道德文章特指一个儒者的道德理想、道德实践、思想智慧、事功实践、文艺成就等多种要素的综合体。张文浩所著的《宋代儒家道德文章与践履精神》以宋学思想的形成为研究起点,以宋儒在文学、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为论述对象,采用互文法,以中心人物联结起人物群体,从而呈现宋儒的道德文章之内在肌理和整体风貌,并思考其生成逻辑、理论内核及其践履精神。

编辑推荐

张文浩所著的《宋代儒家道德文章与践履精神》以中唐至两宋这段“新儒学”的兴盛时期为历史之机,描述儒家道德诗学的生成语境和建构历程;考察此期儒家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态嬗变;把握宋代儒家道德诗学的历史特殊性,为伦理道德与诗学建立起美学意义上的关联;阐发儒家道德诗学的生成逻辑和理论内核。该书还期望通过古今鉴照而服务于当代社会生活,对当前普遍的道德和信仰危机问题奉呈一些思考意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代儒家道德文章与践履精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文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32050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7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2013213822
中图分类号 B82-09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8: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