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系大地(肖作福)(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肖作福是辽宁北镇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早年毕业于辽宁大学。1981年,担任中共锦州市委副书记。1985年,升任中共铁岭市委书记。1987年,改任辽宁省省长助理;次年升为辽宁省副省长。1998年,担任辽宁省政协副主席。2001年,升任政协主席。2008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由杨春风、赵文泉编著的这本《情系大地(肖作福)》为我们介绍的就是他的人生经历,从励志求学一直到退休之后。

内容推荐

肖作福从小以脱离农村为人生朝向,却一生不曾离开农业;他从未想着当官,却一步步当上了省部级正职高官。杨春风、赵文泉编著的这本《情系大地(肖作福)》忠实还原、记录了他的人生经历,从事业、家庭等层面,塑造了他作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大写的人的形象。他如何忠心为党工作,在事业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他又如何处理事业与家庭等各种关系?这些都可以在《情系大地(肖作福)》中找到答案。

目录

第一章 励志与求学(1939—1966)

一、少年励志/002

二、艰苦求学/008

三、喜结良缘/015

四、大学生活/021

第二章 在七里河和义县(1966—1981)

一、成为中组部选调生/028

二、在动乱中坚持工作/032

三、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044

四、坚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048

五、建红旗水库和七里河办公楼/055

六、在义县率先推行分田到户/062

七、扎根基层十五年/071

第三章 在锦州和铁岭(1981—1987)

一、在锦州市委的五年/084

二、参加十二大/092

三、在中央党校学习/095

四、借调到中央政策研究室/098

五、铁岭市第一任市委书记/101

六、没有架子的决策者/114

七、带出一届优秀的班子/122

八、在铁岭抗洪/132

第四章 在省政府(1987—1998)

一、初到“小白楼”/138

二、以改善辽沈民生为使命/144

三、“大禹杯”农田基本建设/158

四、辽河治理与白石水库/171

五、辽河三角洲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187

六、中低产田改造/199

七、向“大农业”跨越/207

八、实践“兴林富民”/213

九、全面振兴畜牧业/229

十、大力发展水产业/244

十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61

十二、“三高”农业与科技兴农/272

十三、“’95治水”/284

十四、脚踏实地的领导者/303

十五、辽沈农民的贴心人/313

第五章 在省政协和全国政协民宗委(1998—2009)

一、“’98换届”/324

二、为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建言/329

三、“两个突破”/338

四、“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343

五、建省政协办公大楼/347

六、在全国政协任上的八份报告/353

第六章 退休之后(2009年至今)

一、老有所学/360

二、老有所为/367

三、老有所乐/371

四、幸福的晚年/378

附录 肖作福履历/386

试读章节

肖作福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市正安镇河南村肖屯。

北镇位于虞舜时期即被钦封为幽州镇山的医巫闾山脚下,契丹大辽曾于此地叱咤风云二百多年。这使北镇自古以来就有人杰地灵的美誉,千百年来人才辈出。

肖作福家是肖屯的大户,在1950年前始终延续着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一个和睦的三世同堂的大家族。肖作福的祖父肖德胜是1879年生人,年轻时曾出去当兵,返乡后置地成家,先后生得三男一女四个孩子:长子肖连锡生于1914年,次子肖连舟生于1919年,三子肖连双生于1925年,女儿肖惠芹生于1934年。

由于大环境的关系,肖德胜的日子跟富裕并不搭边儿,然而他见多识广,并清楚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于是坚持让孩子们接受了一点儿私塾教育。长子肖连锡的草书、三子肖连双的楷书都写得相当不错,他们十几岁时就已开始被邻里们争相邀请着写春联。但是因为生活困难,条件实在有限,次子肖连舟及女儿肖惠芹就没有办法再念私塾,而是自愿和父亲肖德胜一起,担负起了供肖连锡和肖连双读书的责任。解放前肖德胜给大户人家当长工,解放后也仍然在家务农,终其一生为勤劳朴实的农民。

1938年,肖连锡娶妻曹洪琴。

1939年11月23日,肖作福出生。

肖作福是这个耕读之家的长孙,又是肖连锡和曹洪琴的独生子,他的出生也就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空前欢喜,全家人都对这根独苗疼爱有加。这使肖作福尽管出生在一个尚需为温饱而奋斗的年代里,却仍然得到了一个关爱有加的成长环境。在“作福”的大名之外,肖作福还被父亲肖连锡赐予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乳名: “砖儿”。

东北的沦陷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升级,使人们的日子愈加艰难。为了生活,肖连锡把妻子曹洪琴送回家境稍好些的娘家,自己背井离乡去黑河和阜新出劳工,并侥幸在险恶的环境里全身而退,于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跑回家里。他没有拿回大把的工钱。肖作福清楚记得,父亲风尘仆仆地推门而入之际,身上只背着一只白铁皮的洋铁桶,桶里塞着一卷白色麻纱布。

1948年,东北解放。

1949年,在土改运动中,贫农成分的肖家分到了更大一块土地,当年就喜获丰收,以至于屋里那两只专事装米的大躺箱,呈现了从未有过的饱满状。那一年春节,肖连锡给自家门楣贴上了自己写的春联,词句中洋溢着的喜庆气儿,迄今还萦绕在肖家老人们的心头。

太阳已在遥远的东方冉冉升起,再升起,生活俨然有了点儿盼头。

1952年,“互助组”在东北农村率先普及开来,然后是“合作社”。再后来,肖连锡和辽宁98.6%的农民一样,成了“人民公社”的社员。

不一样的是,肖连锡是一名有点儿知识的社员,他很快就被任命为河南村的财粮助理,主管本村的粮食账目,并负责向公社上报,成了公社里有头有脸儿的人物。这使肖连锡见到了普通农民见不到的世面,也使他具有了不同于普通农民的头脑,这一切都在肖作福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肖作福刚上学的时候,肖连锡就经常告诉他要“好好学,将来长大当个工人,不种地就行啊”,或者更简练些的,即“好好学,不务农”。那些年间,每逢新春佳节之际,肖连锡也仍然要应邀为邻里写春联,村里人都求啊,这让少年肖作福感觉到有知识很高尚,读书很好,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父亲的言传身教,使肖作福在很小的时候,就呈现出不同于普通农家子弟的特征,他对读书有了更为明确的期望,对知识有了更为迫切的追求。父亲肖连锡的心胸、见地和行为,使少年肖作福的志向确立得更早,也更为明确。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系大地(肖作福)(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春风//赵文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77044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98
CIP核字 2013185406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8
18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