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蕃古道(大西部行走)
内容
编辑推荐

白渔先生从西安为起点,途经甘肃、青海到拉萨。老先生沿着历史的车轮,踩着古人的足迹,沿着唐蕃古道走过。一路上揽风拾遗,讲述着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之凄美动人的故事,描绘着途中古香古色的风貌,甚至穿梭于唐蕃古道的两侧,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一一展示给我们。读完《唐蕃古道(大西部行走)》(作者白渔),仿佛让我们的思绪穿过历史的烟尘,回到那个古老的岁月,跟随文成公主前行的脚步,倾听她内心的快乐与忧伤:长风悠悠,前路漫漫,几许回头望长安……

内容推荐

《唐蕃古道(大西部行走)》内容介绍: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和后来的金城公主,都是从这里出发,西行过成阳桥后,便一直沿着渭河北岸先到马嵬驿、武功驿,再穿过宽广的周原沃土和春秋时秦国的古都风翔。而后,进入陕甘交界的陇山,跨比了大震关,便凄然地离开了生养她们的关中八百里帝王州,而且西去六千里,再也没有回头……

《唐蕃古道(大西部行走)》的作者是白渔。

目录

第一章 古帝王州唐风拾遗

古道的起点

唐朝与吐蕃

六道难题考婚使

大唐帝国的遗风

马嵬遗恨

法门寺

关中风情拾遗

古秦陇"咽喉"大震关

第二章 渭洮河谷佛像长廊

"东方雕塑馆"的神韵

在大像山上

水帘洞·拉梢寺

武山夜光杯

渭水之源拱彩桥

临洮古韵

河州三美

一路佳话走进炳灵寺

筏子客魂挑浪尖上

保安腰刀闪光

第三章 河湟异彩

钻进牛皮渡黄河

远古悲剧

龙支城佳话

马厂文化寻根

柳湾,一个彩陶王国

深山故宫--瞿昙寺

河湟"花儿"会

第四章 古风中崛起的城

小小白马寺有看头

众神跳舞保平安

彩虹之夜--土族婚礼

西宁一瞥

闪佛神祠土楼山

佛香世界塔尔寺

第五章 日月山外天高湖阔

沃血石堡城

日月山悲·倒淌河泪

如梦似幻青海湖

吐谷浑东都伏俟城

寄情山水话祭海

鸟岛

大非川悲剧

第六章 黄河源头的"世外净土"

暖泉驿轶事

灵魂从"天葬台"升起

黄河源第一座桥

感受姊妹湖

黄河--孔雀河

生生不息的河源人

第七章 通天长河玉树临风

直门达渡口

勒巴沟,美丽的沟

文成公主庙

草原歌舞节

隆宝湖净界

世界第一大嘛呢堆

第八章 藏北高原牧歌长夜

康藏路上琐记

朝拜与祈祷

雪域牧歌

那曲拾遗

青藏公路暨亲缘道班

第九章 文成公主的安身地

羊八井热气田

拉萨掠影

布达拉宫览胜

大昭寺昭示良多

布罗林卡,游兴与缅怀

试读章节

三难婚使:规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内要喝完100坛酒,吃完100只羊,还要把羊皮揉好。比赛开始,别的使者和随从匆忙宰羊、煮肉,接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肉未吃完,人已大醉,更顾不上揉皮子。禄东赞则让随从小块吃肉,慢慢咂酒,一面揉羊皮,边吃边喝边消化,不到一天工夫,吐蕃的使臣们就把肉吃完,酒喝干,皮子揉好。看来唐太宗在考各国的饮食文化,唯禄东赞考试及格。至今藏族人吃“手抓肉”仍是用刀子小块地削,一口一口地慢慢细嚼,令人感到饮食文明的传承。

四难婚使:唐太宗令婚使将100段粗细一样的木头,分辨出根和梢。其余使臣都交了白卷,唯禄东赞令人将木头全部投入御河,木头根部略重沉入水中,而树梢那边较轻,自然浮在水面,木头根梢显而易见。

五难婚使:夜晚出入宫门不迷路。一天夜里,宫中突然擂响大鼓,皇帝传召各路婚使赴宫中商量事情。机敏的禄东赞意识到这也是一场突击考试,便在关键路段做了“□”字记号。果然进了宫后,皇帝立即叫他们原路返回,不得走错,只有禄东赞取得了胜利。

六难婚使:辨认公主。300名宫女衣着一样,相貌相似,分左右两侧排列站立。唐太宗亲自主试,令使臣们从中认出文成公主。使臣们被宫女们的美丽、轻盈、如仙姿态迷得眼花缭乱。唯有禄东赞指定左列中第六位就是文成公主。原来,细心的禄东赞早从公主的奶娘处得知公主的容貌、肤色、品性,甚至颈边有一颗痣也了解得清清楚楚,自然一认就准。

婚试完毕,唐太宗龙颜大悦,他从禄东赞这位吐蕃宰相的六次表现中,已认识到了松赞干布的水平,也看到了吐蕃的文化、经济、军事、政治面貌。于是决定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禄东赞完成了迎亲使命,成为传颂千年的藏汉联姻佳话。唐太宗也很欣赏禄东赞的才干、学识,封他为“右卫大将军”,并愿以琅琊公主的外孙女段氏许配 之,挽留他在长安任职。而禄东赞婉言谢绝了唐太宗的好意。

唐太宗李世民招25岁的松赞干布为驸马爷,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16岁的文成公主人吐蕃。唐蕃成了翁婿亲家,从此200多年问,很少有战事。两国使臣和商人来往不断,终于在长安与逻些(今拉萨)之间,踏出了一条长3 000多公里的“黄金路”——唐蕃古道。

在文成公主远嫁西藏l 300多年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唐蕃古道”的起点,曾是唐帝国都城的西安。

面对西安古城墙,竟是想不到的高大、完整、敦实,它厚重得竞像一部巨大的历史长卷,横陈在老城区与新市区之问。尤其那东、南、西、北的城门,既有巍峨的门楼,又有高深的门洞。现代的人和车,从四面数十个古老的城门洞中进来了又出去,日夜川流不息。

我本来以为,这就是唐代长安城的城垣,等到看了竖在城墙脚下的一块石碑,才知道此是明代的墙。虽说是明代的产物,却又实实在在是依着唐代皇城的根基重筑的。20世纪90年代又翻修一新,就是这些修葺方法和现代材料,大大降低了城墙的古文化价值,未能保住旧貌,以致未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千年的光阴掠过,唐都长安的遗风仍有气息。

离开北城墙向北走一公里多,便到了一座东西走向的土塬下。土塬的东端显得特别高耸,虽然秃秃的,既没有苍松翠柏,也没有亭台楼阁,但它给人的印象的确不凡。我的感觉没有错,这片叫“龙首原”的高地,便是唐代大明宫的所在地。最初建这一处居高临下的宫殿,是李世民为了让老父李渊夏天“清暑”居住的,只是没等宫殿完工,太上皇李渊便去世了。后来,大明宫的规模越来越大,竞成了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我们紧紧地追随夕阳的斜晖,快步登上大明宫的前殿——含元殿的台基。这简直就是一座小山,耸立在西安城之上。向南俯视,城里城外的万间瓦舍高楼,还有那西沉的红日,都低低地伏在我们的脚下——真是一块高爽豁亮的风水宝地。如今它成了老人晨练、居民散步、孩子们放风筝的场所。真有煌煌历史已过去,留待后人托笑声之慨。

西安城南偏东的郊区,有一座当初唐太宗为西天取经归来的唐僧所建的大雁塔。在塔的东侧,如今新建了一座“唐代艺术博物馆”,全是仿唐代的古建筑。六个展厅,分别以《唐京长安》《国风民俗》《诗书交辉》《雕工画意》《长安艺坊》为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示出长安古貌,而“艺林说萃”厅是专为中外文化交流而设的,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和临时性的艺术展览。

在华丽高贵的第二展厅里,摆满了唐代舞乐、家具、生活器具、丝绸制品和时俗雕像,令人眼花缭乱。这些都是唐代各个生活领域的艺术再现。

在众多的唐代出土文物中,人们往往先想到唐三彩。这种盛行于唐高宗至玄宗时期的陶瓷工艺品,以黄、绿、蓝为基本釉色,配以白、黑、墨绿、赤褐等色组合而成,并非只有三种色彩。仕女俑体态雍容高贵,看她们丰满文静的面貌,不由得使人想起唐代以肥胖为佳的审美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上层人士生活的悠闲、富足之情;骑女俑生动地说明了初唐妇女崇尚骑射的时尚;骑士俑列队而来,是接受检阅还是开赴疆场呢?犹闻马鸣啸啸,英武可掬。且呈色剂丰富,由浅黄为锑,赭黄为铁,绿为铜,蓝为铜或钻,紫为锰等金属涂料烧制而成。色彩永远光鉴,给唐代的采矿、冶炼工业之发达,作了无声的说明。P5-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蕃古道(大西部行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5046792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2013293179
中图分类号 K928.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青海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