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绍兴与中国电影
内容
编辑推荐

尹永杰和丁晓燕主编的《绍兴与中国电影》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电影业形成国有、民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设施精良、功能齐全的鲁迅影城、大通影城、世茂影城、国际影城、蓝天影城等相继崛起,数字电影技术广泛应用,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观众群体不断扩大,票房收入不断递增,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生活在绍兴的人们,还自己写电影、演电影、投资拍电影,与中国电影共发展,同繁荣。

内容推荐

尹永杰和丁晓燕主编的《绍兴与中国电影》内容介绍:电影是时尚的艺术,又是大众的艺术,代表着时尚和产业革命的成果,因此它一直行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沿海最富有活力的城市,绍兴城市的特质,蕴含着电影激情四溢而又如梦如幻的神韵。绍兴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无人不晓,绍兴城市的2500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是中华文明最精致的部分,绍兴是人人向往的“鉴湖越台名士乡”。正因为如此,绍兴一直在承继着历史文化,弘扬着古代的先贤传承的文明,把保护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作为自己的担当。从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永久落户绍兴,到世界合唱节的举办;从加大力度保护绍兴古城,到举办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绍兴的许多重大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它都昭示着人们。绍兴始终与时代同行,并孜孜不倦地行走在中国文化的潮流之前。绍兴与电影可谓源远流长。绍兴的电影放映活动,可追溯到1913年。电影的新奇和魅力,给绍兴人带来全新的审美愉悦,打开了认识外部世界的全新窗口。从1925年至今,先后有100多个影视剧组来绍拍摄外景。新中国成立后,绍兴电影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电影银幕挂遍山村水乡,电影喇叭响彻城乡四方,先后上映了70多个国家的数千部影片,年观众量数以千万计。重大题材影片展映活动,群众性影评比赛活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的专题放映和幻灯宣传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一起来翻阅《绍兴与中国电影》吧!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绍兴电影的百年光影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影放映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放映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电影与外事活动

第二章 走向中国影坛的绍兴人

第三章 绍兴人与电影

 一、概览

 二、搬上银幕的鲁迅名著

 三、活在银幕上的鲁迅

 四、谢晋现象

 五、任光与《渔光曲》

 六、柯灵与电影

 七、来绍兴拍摄外景的故事片(纪录片)一览表

第四章 绍兴本土电影创作探微

 一、三部本土戏曲电影述评

 二、关于本土电影故事片创作的评论

 三、绍兴本土作家编著的电影文集

 四、绍兴本土电影剧照

第五章 电影名家在绍兴

第六章 绍兴的电影珍藏

第七章 绍兴电影产业的现状和展望

后记

试读章节

为增强电影的艺术感染力,根据电影的艺术特点,电影《祝福》对原著的某些情节作了改动,有的则是强化细节,甚至合理地增添了情节。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了“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这一细小情节,电影编导围绕阿毛的鞋子大做文章,一而再,再而三,多次渲染它:在昏暗的灯光下,祥林嫂为阿毛纳鞋底;欣喜地唤来阿毛,让他试穿新鞋:祥林嫂丧魂落魄地在杂树中找到一只阿毛的鞋子,然后手拿鞋子“失神似的”回家……影片通过反复展现阿毛的鞋子的镜头,生动地反映祥林嫂与贺老六重组家庭,有了“交了好运”的标志——阿毛,长期苦难生活中终算有了幸福,痛惜的是,这幸福是短暂的,被祥林嫂(还有贺老六)寄予厚望的阿毛却被狼吃掉了,此时此刻的祥林嫂到了精神崩溃的境地,这颇能激起人们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影片增加了贺老六借高利贷完婚,虽是不自愿地结合但共同的遭遇很快使祥林嫂与贺老六走在一起,养育了可爱的阿毛——婚后生活一度是美好的:接着王师爷逼债逼死了贺老六,祥林嫂愤而砍门槛等情节,是符合人们心理诉求的。祥林嫂与贺老六婚后的所谓幸福生活,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为影片增加亮色。而更重要的是,这大起为此后的大落埋下伏笔,祥林嫂苦难一生中短暂的幸福,衬托出她后来遭遇的不幸更大、更悲惨,自然增添了影片的悲剧氛围,从而让人们流下更多的同情祥林嫂的眼泪。祥林嫂听信善女人的说教,用她的血汗钱捐了门槛,想以此赎了嫁过两个男人的“罪名”,然而,残酷无情的现实给她继续并且是更大的打击,她在绝望之后“发疯似的”去砍土地庙的门槛。对于影片增加的这一情节,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应忠于鲁迅原著,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勤劳、淳朴、忠厚的,同时也是愚昧、麻木不仁和中封建礼教毒害很深的农村劳动妇女,认为忠于鲁迅原著精神,更能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罪恶。的确,祥林嫂与鲁迅笔下的其他形象,如闰土、阿Q、孔乙己、华老栓、堕民等一样的,鲁迅写作的基调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另一种意见,是南薇、夏衍等改编者,他们认为也应表现祥林嫂反抗封建礼教的另一面,对人民群众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影片中增加祥林嫂砍门槛这一情节未尝不可,不能说它拔高了祥林嫂,总不能让她屈辱地无声无息地死去。P83-84

序言

50年前,在周恩来总理的倡导下,中国电影设立了大众百花奖。50年后,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来到总理的故乡举办。50年前一炬火,50年后满天星。50年,中国电影历史的长河中,到处盛开着奇花异葩,香飘四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蔚为大观,成为中华儿女精神动力的一个源泉。今天,中国电影星光灿烂,百花争艳,历史又在绍兴“沙场秋点兵”,检阅中国电影的阵容。

电影是时尚的艺术,又是大众的艺术,代表着时尚和产业革命的成果,因此它一直行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沿海最富有活力的城市,绍兴城市的特质,蕴含着电影激情四溢而又如梦如幻的神韵。绍兴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无人不晓,绍兴城市的2500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是中华文明最精致的部分,绍兴是人人向往的“鉴湖越台名士乡”。正因为如此,绍兴一直在承继着历史文化,弘扬着古代的先贤传承的文明,把保护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作为自己的担当。从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永久落户绍兴,到世界合唱节的举办;从加大力度保护绍兴古城,到举办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绍兴的许多重大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它都昭示着人们。绍兴始终与时代同行,并孜孜不倦地行走在中国文化的潮流之前。绍兴与电影可谓源远流长。绍兴的电影放映活动,可追溯到1913年。电影的新奇和魅力,给绍兴人带来全新的审美愉悦,打开了认识外部世界的全新窗口。从1925年至今,先后有100多个影视剧组来绍拍摄外景。新中国成立后,绍兴电影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电影银幕挂遍山村水乡,电影喇叭响彻城乡四方,先后上映了70多个国家的数千部影片,年观众量数以千万计。重大题材影片展映活动,群众性影评比赛活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的专题放映和幻灯宣传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电影业形成国有、民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设施精良、功能齐全的鲁迅影城、大通影城、世茂影城、国际影城、蓝天影城等相继崛起,数字电影技术广泛应用,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观众群体不断扩大,票房收入不断递增,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生活在绍兴的人们,还自己写电影、演电影、投资拍电影,与中国电影共发展,同繁荣。

绍兴涌现出一大批电影界名流。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鲁迅先生为旗手的左翼文化运动在上海兴起,绍兴籍人士任光、柯灵、钟敬之、洪遒、徐来、卫禹平、吴邦藩、吴性栽、蔡叔厚以及谢晋、韩尚义、陈述、陈澈等,先后进入电影界,他们在荆棘里潜行,在泥淖中作战,成为人民电影事业披荆斩棘的前驱者和拓荒者。有的成为著名电影剧作家、电影导演、电影表演艺术家、电影美术家、电影音乐家和电影理论家、教育家,为民族电影的进步与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如柯灵、谢晋等,在国内外电影史上都有极高的声望。需要一提的是,文化巨匠鲁迅,他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鲁迅先生爱看电影,并对电影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的日记和杂文中,都留下了电影的印记。鲁迅的许多优秀作品《祝福》《伤逝》《药》《阿Q正传》以及他翻译的作品《表》等,都被拍成了电影,成为中国电影艺术中的精品和里程碑式的影片。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在银幕上闪耀的光芒,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民,让人难以忘怀。

在先贤的身后,绍兴又涌现了杨佩瑾、金复载、金近、陈道明、周里京、汪流、江一燕等一批电影名家和新秀。被《浙江省电影志》收列入传的多达六十四位,占全省入传电影艺术家总数的四分之一多,如此影星荟萃,明星闪烁,堪称绍兴的骄傲。绍兴摄制的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风雨故园》《天朝国库之谜》《大禹治水》《醉公主》《十全九美》《变身男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沈园情》等,展示了新时期绍兴文化令人鼓舞的生机活力。

未来几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繁荣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绍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加速期,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在加快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的现代化绍兴的建设目标中,绍兴人也将打造电影的辉煌。绍兴是一个天然的影视基地。绍兴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古城作为强大的依托,还有秀丽的山水作为基础,而一些有特质的场所,更是优异的影视基地构成要素。绍兴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来拍摄制作电影、创作电影剧本。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在绍兴举办,极大地鼓励了绍兴人创作电影的激情,绍兴电影制作公司也从原来的三四家,一下子增加到十余家。我们深信,绍兴必将与中国电影携手续写辉煌的新篇章。

承办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是绍兴的难得机缘,是绍兴人民的殷切期盼。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500万热情好客的绍兴人民,把当好本届电影节东道主,当成绍兴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成彰显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魅力和优美的城市风光,展示绍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的机遇。与电影同行,绍兴人民才更觉得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才能更好地立于时代文化的潮头,引领绍兴再次谱写新的辉煌的文化篇章。

习近平同志曾说,“夸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我们举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就是为了一份使命,一份担当和责任,为了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绍兴的文化创造生生不息。

“诗与画的绍兴,你和我的电影”这是本届金鸡电影百花节的主题,彰显“时代特色,电影特色,绍兴特色,创新特色”,是本届电影节的愿望和追求。我们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力争把电影节办成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电影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为全国人民烹制好一道精致的文化大餐。

愿《绍兴与中国电影》伴你一起见证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绍兴的经典与感动。

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

后记

金秋时光,收获季节。2012年9月。中国电影收获了满堂硕果,绍兴收获了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艺术盛会,绍兴人们收获了群星交辉、百花争艳的艺术盛宴。绍兴将更深情地向往电影,电影亦将更深刻地记住绍兴。

时光流逝,往事钩沉。中国电影走过了光与影的百年脚步,也演绎了创新与突破的百年风云。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文化,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承载着记录与描绘现实生活、审视与透析现代人性的社会职能,走出了灿若群星的电影人物,演绎了有声有色的电影事件,已成为大众文化中最悠长、最难忘的印象之一。

百年前,当电影刚刚出现在古城绍兴,就很快成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百年后,电影的魅力依旧,风采依然。人们不仅通过银幕认识外部世界,领略风土人情,也为自己注入了新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愫。一大批绍兴人还毅然涉足电影行业,为这门外来艺术的中国化、本土化,为中国电影的现代化、产业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绍兴与中国电影》,正是通过追溯、定格古城绍兴与百年中国电影的渊源和交集,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绍兴的电影机缘,绍兴人的电影情结以及绍兴与中国电影不懈追求、共荣共享的辉煌历程。

《绍兴与中国电影》由绍兴市文广局组织编写。第一章绍兴电影的百年光影由王春灿、裘士雄撰稿,第二章走向中国影坛的绍兴人由王春灿撰稿,第三章绍兴人与电影由裘士雄、王春灿撰稿,第四章绍兴本土电影创作探微由王云根、王慧撰稿,第五章电影名家在绍兴由裘士雄、王春灿撰稿,第六章绍兴的电影珍藏由王春灿撰稿,第七章绍兴电影产业的现状和展望由茹万传撰稿。绍兴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卢祥耀、应海珉、王德轩、周向阳等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照片。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的热情指导,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编者

2012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绍兴与中国电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永杰//丁晓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35587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9.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