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读起来让人远离现实的纷纷扰扰,让人心神宁静,成为现代人精神的桃花源。为了使人们欣赏《陶渊明集》时没有障碍,我们在编辑《陶渊明集(插图本增订版)》时为诗文增设了辅助性条目,包括题解、注释、译文等项目。题解和注释将作者的生活经历、自身心境以及时代背景全面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译文不仅把诗意正确地表达出来,而且文字优美,成为值得欣赏的现代诗。这些项目为读者阅读经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轻松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真正理解文中“真意”。本书由李克主编。
图书 | 陶渊明集(插图本增订版)/家藏四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陶渊明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读起来让人远离现实的纷纷扰扰,让人心神宁静,成为现代人精神的桃花源。为了使人们欣赏《陶渊明集》时没有障碍,我们在编辑《陶渊明集(插图本增订版)》时为诗文增设了辅助性条目,包括题解、注释、译文等项目。题解和注释将作者的生活经历、自身心境以及时代背景全面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译文不仅把诗意正确地表达出来,而且文字优美,成为值得欣赏的现代诗。这些项目为读者阅读经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轻松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真正理解文中“真意”。本书由李克主编。 内容推荐 《陶渊明集》是国人了解和学习传统国学文化不可不读的书。为了使人们欣赏《陶渊明集》时没有障碍,我们在编辑《陶渊明集(插图本增订版)》时为诗文增设了辅助性条目,包括题解、注释、译文等项目。题解和注释将作者的生活经历、自身心境以及时代背景全面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译文不仅把诗意正确地表达出来,而且文字优美,成为值得欣赏的现代诗。这些项目为读者阅读经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轻松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真正理解文中“真意”。 其次,由于古今语言的变化,书中存在生僻字、古今异音字在所难免,这些都造成阅读的间断,对读者体味诗文特有的音韵之美造成影响。并且有的生僻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无法查到,如果没有注音,读者阅读会更加困难。对于这些字,我们经过各种努力确定读音并加以标注。在加注音时,我们打破了一个字在正文中只标注一次的传统做法,将所有重复出现的疑难字词都反复标注,省去读者前后翻阅查找之苦,也有助于读者记忆。原文加注音,使读者阅读没有障碍,更加顺畅。 为了使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诗意,《陶渊明集(插图本增订版)》为正文配了近二百幅珍贵古版画。这些古版画经过精心挑选,每一幅图都线条清晰,与正文相契合,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些古版画使读者有更多的细节可以欣赏,使读者的阅读变成“悦读”。本书由李克主编。 目录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并序 劝农 命子 归鸟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并序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同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军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言 始作镇军参军曲阿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陵夜行涂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钱溪 还旧居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饮酒二十首并序 止酒 述酒 责子 有会而作并序 蜡日 卷之四 诗五言 拟古九首 杂诗十二首 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读《山海》十三首 挽歌辞三首 联句 卷之五 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 闲情赋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卷之六 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五柳先生传 扇上赞 尚长禽庆赞 读史述九章并序 卷之七 疏祭文 与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试读章节 这三首是哲理性组诗,大约作于晋朝义熙九年(413年),诗人当时四十九岁。 东晋时期社会动乱,宗教泛滥。而陶渊明的家乡庐山,正是当时南方佛教传播的中心。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大力宣扬净土宗教义,宣扬人死之后精神可以离开形、影而独立存在,并通过轮回获得来生的幸福。 由这件事的触动,陶渊明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这三首诗就是针对慧远而发的。诗歌通过形、影、神三个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形象和他们之间的生动的对话,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并表达了不同于佛教哲学的观点。诗中虽表现了对人生短促的感叹,但最终仍是采取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达观人生态度。既反对了宗教信仰,又批评了其他妨害正常生命的谬误观点。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②。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注释 ①形:指人的形体,肉体。影:人体的影子。神:人的灵魂。②营营:原是形容往来不绝、忙碌奔波的样子,这里指全力谋求与从事。惜生:对自己的生命爱惜,近于吝惜。 译文 人不论高贵、低贱、贤智与愚鲁,没有不是为着爱惜自己的生命而忙碌的。这种想法实际上很不明智。所以我特意陈述形体和影子的苦恼,而用灵魂辨析自然之道理来加以解释。并且希望喜欢探讨这类问题的君子,郡能了解其中顺应自然的用意。 形贝曾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①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③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④。 我无腾化术⑤,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注释 ①悴:憔悴,没精神,这里是形容草木枯萎。②奄:副词,忽然。奄去:指忽然消失,即死亡。③岂:语助词,同“其”。④洏:泪流满面地样子。⑤腾:飞快的上升。化:羽化,指化为神仙。腾化术:修炼成仙的法术。 译文 天地是永久存在不会消失的,山川也不会有太大的更改。草木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春夏繁盛秋冬凋零。 人们常说人最具灵性,最具智慧,却不能像草木那样荣枯更替。刚才还看见他还活在人世间,却转眼逝去,再没有可能见他归来。 谁会总记得少了一个人,只有亲友才时常把他追怀。他留下的平生常用的物品,偶尔又会让看到的人凄然流泪。 我没有飞升成仙的法术,必然死灭,不需怀疑。希望你听取我的这些话,有酒便喝,不要随便推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①,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②,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③。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④,念之五情热⑤。 立善有遗爱⑥,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⑦! 注释 ①存生:存在,生存,使生命永远存在,永不消失。《庄子·达生》:“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②游:游玩。昆华:昆仑山与华山,都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传说昆仑山为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华山为得道升仙之处。③止日:在阳光下逗留。④名:声望,名声。此处应该解释为影子,因为名声也像人的影子一样。⑤五情:指喜、怒、哀、乐、怨,也泛指人的感情。⑥立善: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叫作三不朽,总称为立善。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遗爱:留给后世的恩惠。⑦方:比较,与……比较。讵:岂、怎么。 译文 长生不老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养生之术也总是不能满足人的要求。 真希望能登上昆仑山和华山修炼成神仙, 但这是虚无缥缈的想法,因为这条道早已经断绝。 自从我这影子与你这个形体相遇,从来没有过不同的悲哀与喜悦。 休憩在树阴里像是暂时分离,回到阳光下就始终没有离别。 形影不离既然难以长久,我们黯然神伤,将同时消灭。 形体消失了,名声也不再存留,想到这些,感情就会激荡起伏。 立下善德惠及后世,怎么能不勤奋实践,加倍努力? 说是饮酒能够消除忧愁,比起做善事来岂不是过于拙劣。P26-28 序言 提到陶渊明,很多人都会随口念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乡村那么恬美宁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陶渊明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读起来让人远离现实的纷纷扰扰,让人心神宁静,成为现代人精神的桃花源。对生活、对自然充满热爱的陶渊明多次弃官归耕。他坚决不戴冠束带到城外迎接督邮:“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406年),陶渊明解印而归,回到田园,并且从此再也没有进入官场。他的进退没有一丝矫情,完全出于自然率真的性情。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充满了矛盾,但他热爱自然的本性却没有改变过。他不断从自己切实的感受中,挖掘田园生活质朴的美,并把这种美凝聚为诗。他的诗写出了乡村的恬美宁静,也写出了乡村的凋敝穷困;写出了悠然自得的情趣,也写出了饥寒交迫的苦楚。陶渊明的田园诗正如陶渊明其人,宁静淡泊、淳朴自然,是去尽浮华之后的本真。读陶渊明的诗文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和恬静平淡的日常乡村生活。陶渊明诗文营造的世界是忙碌的现代人可以把心放下的田园山居。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田园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他们对陶渊明的诗文生发出由衷的赞叹。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水龙吟》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自然敬畏,使那些较聪明与熟识世故的人自惭形秽。”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长久而又广泛的影响。《陶渊明集》是国人了解和学习传统国学文化不可不读的书。 为了使人们欣赏《陶渊明集》时没有障碍,我们在编辑此书时为诗文增设了辅助性条目,包括题解、注释、译文等项目。题解和注释将作者的生活经历、自身心境以及时代背景全面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译文不仅把诗意正确地表达出来,而且文字优美,成为值得欣赏的现代诗。这些项目为读者阅读经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轻松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真正理解文中“真意”。 其次,由于古今语言的变化,书中存在生僻字、古今异音字在所难免,这些都造成阅读的间断,对读者体味诗文特有的音韵之美造成影响。并且有的生僻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无法查到,如果没有注音,读者阅读会更加困难。对于这些字,我们经过各种努力确定读音并加以标注。在加注音时,我们打破了一个字在正文中只标注一次的传统做法,将所有重复出现的疑难字词都反复标注,省去读者前后翻阅查找之苦,也有助于读者记忆。原文加注音,使读者阅读没有障碍,更加顺畅。 为了使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诗意,我们为正文配了近二百幅珍贵古版画。这些古版画经过精心挑选,每一幅图都线条清晰,与正文相契合,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些古版画使读者有更多的细节可以欣赏,使读者的阅读变成“悦读”。 通过以上努力和创新,我们希望读者领略陶渊明诗文的恒久魅力,希望读者在学习诗文的同时能够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和素质。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国学经典贴近大众,贴近生活,使国学经典最大限度地得以传播。 书评(媒体评论) 经典就是那些能够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和民族气质的历史典籍。“家藏四库”丛书兼及大众收藏与通俗阅读,这种形式可以使中国历史文化经典得到普及并薪火相传。 ——汤一介 “家藏四库”丛书遴选了清代《四库全书》的精华,而且每一种书在注释、译文、解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扎实的工作。——傅璇琮 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家藏四库”是一套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经典丛书。国学的传承和发展迫切需要好的大众读本。 ——毛佩琦 《四库全书》浩如烟海,真正的必读经典就这百余部。 ——任德山 国学是相互融通的,切忌断章或是割裂。今人只有从《周易》等原始经典入手,才能真正找到进入国学的门径。 ——刘君祖 先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如果我们参读西方同时代的经典,不难发现两种文明形成过程中具有诸多相似处。希望“家藏四库”选目中可以多收录一些先秦经典。 ——余世存 “家藏四库”丛书遴选了清代《四库全书》的精华,而且每一种书在注释、译文、解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扎实的工作。 ——傅璇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陶渊明集(插图本增订版)/家藏四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晋)陶渊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6157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13.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5 |
宽 | 171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