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内容
编辑推荐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由胡适所著,明年是胡适逝世50周年,势必引发学界、思想界、人文界等纪念、讨论的热潮,而本书领潮流之先。同时胡适文风平白、思想深入浅出,一直深受读者欢迎。

人生有何意义?看胡适解读千古难题。

品胡适亲笔自传,与大师跌宕起伏的一生同行。

内容推荐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由胡适所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内容如下:

我(胡适)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我们也可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以我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方面实在是为了对我们自己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政府、对社会上有力量的人说话,总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我们运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同时政府或社会上有势力的人,也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大家都应该觉得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是难免有错的。因为难免有错,便应该容忍逆耳之言;这些听不进去的话,也许有道理在里面。

目录

易卜生主义/1

贞操问题/15

谈谈实验主义/23

问题与主义/28

新思潮的意义/54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62

研究社会问题底方法/70

杜威先生与中国/81

好政府主义/84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90

新文学运动之意义/102

思想的方法/109

胡适致陈独秀/113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115

中国近一千年是停滞不进步吗/133

五四运动纪念/137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144

人权与约法/147

知难,行亦不易/153

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164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170

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181

建国与专制/184

再论建国与专制/189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194

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199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203

为学生运动进一言/208

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运动/212

中国抗战也是要保卫一种文化方式/218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227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233

自由主义是什么?/237

自由主义/240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246

自由主义在中国/254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256

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序/259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268

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272

治学方法/277

提倡白话文的起因/308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313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看法/320

容忍与自由/335

试读章节

周作人先生所译的日本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新青年》四卷5号),我读了很有感触。这个问题,在世界上受了几千年无意识的迷信,到近几十年中,方才有些西洋学者正式讨论这问题的真意义。文学家如易卜生的《群鬼》和ThomasHardy的《苔史》(Tes of the D'urberilles),都带着讨论这个问题。如今家庭专制最利害的日本居然也有这样的大胆的议论!这是东方文明史上一件极可贺的事。

当周先生翻译这篇文字的时候,北京一家很有价值的报纸登出来一篇恰相反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海宁朱尔迈的《会葬唐烈妇记》(七月二十三四日北京《中华新报》),上半篇写唐烈妇之死如下:

唐烈妇之死,所阅灰水,钱卤,投河,雉经者五,前后绝食者三;又益之以砒霜,则其亲试乎杀人之方者凡九。自除夕上溯其夫亡之夕,凡九十有八日。夫以九死之惨毒,又历九十八日之长,非所称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者乎?……下文又借一件“俞氏女守节”的事来替唐烈妇作陪衬:

女年十九,受海盐张氏聘,未于归,夫夭,女即绝食七日;家人劝

之力,始进麇日,“吾即生,必至张氏,宁服丧三年,然后归报地下。”最妙的是朱尔迈的论断:

嗟乎,俞氏女盖闻烈妇之风而兴起者乎?……俞氏女果能死于绝食七日之内,岂不甚幸?乃为家阻之?俞氏女亦以三年为己任,余正恐三年之间,凡一千八十日有奇,非如烈妇之九十八日也。且绝食之后,其家人防之者百端,……虽有死之志,而无死之间,可奈何?烈妇倘能阴相之以成其节,风化所关,猗欤盛矣!

这种议论简直是全无心肝的贞操论。俞氏女还不曾出嫁,不过因为信了那种荒谬的贞操迷信,想做那“青史上留名的事”,所以绝食寻死,想做烈女。这位朱先生要维持风化,所以忍心害理的巴望那位烈妇的英灵来帮助俞氏女赶快死了,“岂不甚幸”!这种议论可算得贞操迷信的极端代表。《儒林外史》里面的王玉辉看他女儿殉夫死了,不但不哀痛,反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五十二回)王玉辉的女儿殉已嫁之夫,尚在情理之中。王玉辉自己“生这女儿为伦纪生色”,他看他女儿死了反觉高兴,已不在情理之中了。至于这位朱先生巴望别人家的女儿替他未婚夫做烈女,说出那种“猗欤盛哉”的全无心肝的话,可不是贞操迷信的极端代表吗?

贞操问题之中,第一无道理的,便是这个替未婚夫守节和殉烈的风俗。在文明国里,男女用自由意志,由高尚的恋爱,订了婚约,有时男的或女的不幸死了,剩下的那一个因为生时情爱太深,故情愿不再婚嫁,这是合情理的事。若在婚姻不自由之国,男女订婚以后,女的还不知男的面长面短,有何情爱可言?不料竟有一种陋儒,用“青史上留名的事”来鼓励无知女儿做烈女,“为伦纪生色”,“风化所关,猗欤盛矣!”我以为我们今日若要作具体的贞操论,第一步就该反对这种忍心害理的烈女论,要渐渐养成一种舆论,不但不把这种行为看作“猗欤盛矣”可旌表褒扬的事,还要公认这是不合人情,不合天理的罪恶;还要公认劝人做烈女,罪等于故意杀人。

这不过是贞操问题的一方面。这个问题的真相,已经与谢野晶子说得很明白了。他提出几个疑问,内中有一条是:“贞操是否单是女子必要的道德,还是男女都必要的呢?”这个疑问,在中国更为重要。中国的男子要他们的妻子替他们守贞守节,他们自己却公然嫖妓,公然纳妾,公然“吊膀子”。再嫁的妇人在社会上几乎没有社交的资格;再婚的男子,多妻的男子,却一毫不损失他们的身份。这不是最不平等的事吗?怪不得古人要请“周婆制礼”来补救“周公制礼”的不平等了。

我不是说,因为男子嫖妓,女子便该偷汉;也不是说,因为老爷有姨太太,太太便该有姨老爷。我说的是男子嫖妓与妇人偷汉犯的是同等的罪恶;老爷纳妾与太太偷人,犯的也是同等的罪恶。

为什么呢?因为贞操不是个人的事,乃是人对人的事;不是一方面的事,乃是双方面的事。女子尊重男子的爱情,心思专一,不肯再爱别人,这就是贞操。贞操是一个“人”对别一个“人”的一种态度。因为如此,男子对于女子,也该有同等的态度。若男子不能照样还敬,他就是不配受这种贞操的待遇。这并不是外国进口的妖言,这乃是孔丘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丘说: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孔丘五伦之中,只说了四伦,未免有点欠缺。他理该加上一句道:“所求乎吾妇,先施之,未能也。”这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之道!

P15-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16475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92.6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9: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