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贪婪的华尔街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条沿着美国历史轨迹不断延伸的街道,在岁月的轮回中逐渐大放异彩,将光芒照射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便是华尔街,全球金融的圣地。然而,这个不断制造神话的地方,同时还被贴上了罪恶之源的封条。奢华与繁荣的光环下,隐藏着华尔街贪婪的欲望和冷酷的霸权。

很多人都认为华尔街是玩阴谋的地方,它制定游戏规则,通过金融工具上演一场合法的赌博,而它却是永远的赢家。那么,财富与权势的背后,华尔街到底隐藏了什么?《贪婪的华尔街》将带你捅开华尔街的“马蜂窝”,看清它“金外衣”下的真面目!本书由文义明编著。

内容推荐

从一条丝毫不起眼的、价值24美元的小街到闻名遐迩、投资者趋之若鹜的金融圣地,华尔街历经百年,成为繁华与财富的代名词!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笼罩在其身上的光环慢慢褪去,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贪婪、肮脏、欺骗、冒险的真实面目。

《贪婪的华尔街》通过轻松、言简意赅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读者介绍华尔街从一文不名到高峰再到低谷的过程,向读者全面展现华尔街的兴衰之路,内容翔实而不冗杂、细致而不烦琐,还原真实华尔街。

《贪婪的华尔街》将带你捅开华尔街的“马蜂窝”,看清它“金外衣”下的真面目!本书由文义明编著。

目录

第一部分 前世今生

 第一章 24美元的华丽转身

24美元的曼哈顿岛

由一面墙而得名的华尔街

美国第一任总统宣誓就职地

 第二章 金融圣地的炼成

从唐提咖啡屋到《梧桐树协议》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建立

伊利运河成为华尔街的血脉

纽约黄金交易所的历史

华尔街的黑市:场外交易

道琼斯指数的发明

第二部分 摄政天下

 第三章 拿起“美元刀”,为“和平”而战

“美元刀”是如何炼成的

《广场协议》——美元猎杀日元

摧毁卢布——苏联解体

整顿后院——墨西哥危机

洗劫亚洲——亚洲金融危机

痛击欧元——欧洲债务危机

美元贬值——屡试不爽的洗劫工具

 第四章 资本无眠,铁蹄不休

为美元而战,美国战争的全部秘密

金融原因是美国越战失败的重要因素

科索沃战争意在打击新诞生的欧元

伊拉克战争:把美元驱回美国

阿富汗战争:坚定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

 第五章 石油战争,黑色金融

国际油价上涨的幕后“黑手党”

被蓄意制造的石油危机

石油为什么要用美元来结算

威廉·恩道尔:石油枯竭是阴谋

 第六章 控制粮价,全面布局

精明的美国粮食战略

国际粮价掌握在华尔街的金融寡头手中

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农业领域的精巧布局

 第七章 美元外交,掌控全球

世界银行(WBG)中的“美国力量”

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美国强权的一个环节

世界为之变色的“美元外交”

第三部分 末世狂欢

 第八章 贪婪的魔咒,华尔街的黑色本质

华尔街文化的原罪

今天赚的给我,明天赔的归你

对未来“利益”的大肆透支

绑架纳税人为他们收拾残局

 第九章 让高盛出击,干掉一切对手

美联储的最大股东——高盛

高盛独霸天下的合伙制

迪拜神话覆灭与高盛阴谋

高盛为什么每次都能大难不死

 第十章 做空一切,资本奴役全人类

华尔街的生存法则:做空一切

华尔街是如何做空希腊的

保尔森对冲基金的做空手法

索罗斯:以做空而驰骋华尔街的大师

 第十一章 金融监管,漏洞百出

了解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缺失和纵容导致危机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华尔街有多大作用

 第十二章 信用评级,3A假象

信用——金融业的灵魂

世界上最大的三大评级机构

美国掌控的“金融魔杖”——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机构就是金融危机的帮凶

标准普尔为什么敢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第四部分 盛宴过后

 第十三章 占领华尔街,击碎美国梦

“占领华尔街”风暴蔓延美国甚至欧洲

华尔街的金融腐败和不公引起民愤

“美国梦”渐趋破碎

贫富差距拉大是最主要的根源

 第十四章 金融危机,蝴蝶效应

次级抵押贷款:创新本无罪,贪婪惹大祸

贝尔斯登陨落

雷曼之死

美林自售

拯救美国国际集团

拿什么操纵你,国际金融体系

全球通胀:金融危机的后遗症

 第十五章 白衣骑士,单骑救主

美国的惯例:转嫁危机

发达国家的集体沦陷

美国不添乱就好了

欧洲“有限度”联手

 第十六章 大势渐去,东方欲晓

资本的抉择:华尔街会抛弃美国吗

对冲基金能否替代投行成为下一代霸主

如何看待“重心东移论”

试读章节

华尔街是英文“墙街”(Wall Street)的音译,一面原本用来御敌的城墙,这就是最初的华尔街。沿着历史的轨迹,最早踏上这片土地的荷兰人由于一些争端和土著人发动了战争,为了抵御敌人才建立了它,也就是说最原始的华尔街就是一面用来御敌的城墙。然而正是这不起眼的“墙街”,最后却成为纽约历史的标志。这面墙的出现与消失都是在极力塑造着纽约这座魅力之城的性格。

华尔街起初沦为荷兰的殖民地,大批量的荷兰移民都聚集在这里,并且打造了第二个“阿姆斯特丹”,这些都是记载在《纽约城史》的。这个由荷兰人亲自打造的“新阿姆斯特丹”坐落在曼哈顿岛前端,它的两侧分别是两条航运方便的河流,十分有助于船舶的停靠。这个“新阿姆斯特丹”可谓是一个天然的深水良港,同时也充当着欧洲人登陆北美的重要门户。拥有如此优越且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这里很快就发展成为繁荣的金融贸易中心。然而,这样的荣耀往往也会带来“杀身之祸”。渐渐地,新英格兰的殖民者慢慢“嗅到美味散发出来的香气”,于是,早已垂涎三尺的英国殖民者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荷兰人的进攻。

战争擂响了战鼓,成功与否之关键则是战略,然而很多指挥家都会犯下同一个错误,那就是顾此失彼,没有办法从大局出发,以达到运筹帷幄掌控全盘战况。为了防范敌人从陆路进攻,荷兰总督彼得·斯特文森下令,要最大限度地抵御敌人,铸一道艰险的屏障——于城市的北部地区修建一道城墙,将敌人远远地困在城外。

但是,总督彼得在对自己所制定出的“新阿姆斯特丹”防御方案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全然忘记考虑来自海上的威胁,很显然,他也犯了多数指挥家都可能会犯下的错误。

于是,当英国殖民者在1664年对该城进行猛攻的时候,他们真的没有如彼得预料的那样从陆地发起进攻,而是避实就虚,从海上攻向了这个港口。然后几乎没有悬念地将全城统统置于他们的炮火之下。单从这火力上对比,气势就已经将“新阿姆斯特丹”城堡的守军队伍完全压制住。

在最关键的时候,彼得表现出了临危不惧的精神,誓死守卫,哪怕与敌人同归于尽。然而,更多的人,甚至连彼得的儿子都想保全自己的财富,拒绝战争。于是他们写了一份联名信,请愿投降。

经过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再三考虑后的彼得终究是站在了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为了保全他们的财富不被毁灭,彼得同意了请愿。次日,彼得倾注了无穷心血的“新阿姆斯特丹”,被重新命名为“新约克郡”,简称“纽约”,它被当作生日礼物献给约克公爵。

之后,那道险峻坚固的城墙,随着战争的结束也渐渐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它很快就被岁月的风雨无情地剥蚀。到了17世纪末,这面曾经被人称作坚固的屏障轰然倒塌,出现了一块荒芜的空地。英国人很随意地将这块空地上形成的那条狭窄街道命名为——“墙街”。

这面简单却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墙街”,成为北美和亚洲相连的海上贸易通道。起初,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了股票和股票交易模式的发明,以及现代银行体系的成功建立,继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金融中心。可是,“郁金香泡沫”的喷发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个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开始转移方向,扬帆起航,在绕道伦敦后,直奔纽约。这个由一面墙演变的华尔街最终变成了世界金融中心的核心部位,并且让繁华的气息弥漫着纽约这座资本之城。

但凡提及华尔街,可能大部分人会马上联想到一些知名的银行家、投资家,甚至一些载入史册的冒险家。事实确实如此,百年来,标志着纽约的华尔街始终担任着美国乃至世界金融和证券中心的要职。无数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会每天往来于此,形象一点地说,哪怕是华尔街不小心打了个喷嚏,都有可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条闻名于世的华尔街,是一条路面窄得不能再窄、楼房密集到不能再密、建筑物高到不能再高的街道。如果站在华尔街上抬头仰望,就好比是站在两壁陡立峡谷之间的谷底,看两面壁立干仞,望天空一线蔚蓝。

目光再落到华尔街上那些几乎高耸入云的楼宇,它们都纷纷拥有着自己不同寻常却声名远扬的名字: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美国投资银行、联邦储备银行,等等。这些数不胜数的大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交易所都纷纷驻足于此,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傲视全球的野兽,温和地卧在这个狭窄密集的道儿里。久而久之,华尔街被公认为是一个投资和金融的象征。

一面早已坍塌于废墟的城墙,却坚挺地矗立在人们的心里,被世人瞩目。由它发展而来的华尔街诠释着历史的戏剧性,它汇集着全球的金融,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它那小小的“肚子”却囊括了全球的精髓,霸气外露地观望着全球经济的兴衰。P6-8

序言

一条沿着美国历史轨迹不断延伸的街道,在岁月的轮回中逐渐大放异彩,将光芒照射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便是华尔街——全球金融的圣地。对很多人来说,华尔街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神奇地方。它是美国金融服务业的总称,它是世界经济的心脏,它是一个自成体系的金融帝国。

然而,这个不断制造神话的地方,在奢华与繁荣的光环背后,隐藏着的是贪婪的欲望和冷酷的霸权。

本书就带你走进这个纸醉金迷的浮华殿堂——华尔街。从平凡走到巅峰,这是华尔街的神奇;从巅峰走入深谷,这是华尔街的贪婪。凭借24美元的华丽转身,华尔街逐渐走入全世界的视野。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使华尔街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青睐,迎来了镀金时代,雄心初起,摄政天下。高举美元的华尔街,猎杀了日元、摧毁了卢布、痛击了欧元。在捍卫美元世界储蓄货币地位的同时,华尔街也为自己称霸全球资本市场扫清了障碍。

然而,逐渐膨胀的欲望让华尔街愈发迷失在贪婪的沼泽池里。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全世界都被笼罩在难以散去的恐慌烟雾中。若隐若现的华尔街,它曾经是点石成金、一夜暴富的代名词,它创造了巴菲特、索罗斯等亿万富豪。伴随末世狂欢的丧钟,华尔街在金融盛宴之后,逐渐走向了衰败与式微。金融瘟疫慢慢渗透进华尔街这个全球最具免疫力的金融身躯的骨髓里,纵使它有武侠小说里的金钟罩铁布衫,也抵不住这种饮鸩止渴式的慢性自杀。

华尔街的一端是那头标志性的巨大铜牛,另一端则是17世纪的教堂和墓地,两端之间步行最多20分钟。这从哲学的角度看,短促得就像人生,却也更像华尔街的潮起潮落。

不管你爱华尔街,还是恨华尔街,你都要去接触它、了解它。因为它与一个国家的崛起、个人的财富休戚相关,甚至与一个国家的强大和尊严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本书以华尔街金融危机为契机,梳理两百多年来现代金融的来龙去脉,探寻、发现资本市场兴衰与经济起伏的规律,为资本市场的实践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很多人都认为华尔街是玩阴谋的地方,它制定游戏规则,通过金融工具上演一场合法的赌博,而它却是永远的赢家。

那么,财富与权势的背后,华尔街到底隐藏了什么?《贪婪的华尔街》将带你捅开华尔街的“马蜂窝”,看清它“金外衣”下的真面目!

作者

2012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人性生来贪婪,大家都一样,要问的不是如何抑制华尔街的贪婪,抑制华尔街的贪婪等同于抑制每个人自己的贪婪,而是要问应该进行怎样的制度设计,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现贪婪和恐惧的平衡。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许小年

雷曼房地产业务的收益帮助其资本市场部门的销售从2004年到2006年猛涨56%,比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部门增长的速度还快。雷曼在2005年、2006年、2007年都出现了创纪录的盈利。所有这一切,包括借款方的盲目、贷款方的大意,以及华尔街创造的那些极其复杂的金融工具,都是建立在盲目的狂欢假设上:房屋价格将会永远上涨。这些现在看来荒唐的假设,当时整个社会都深信不疑。

——《第一财经日报》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有史以来最严重、最难以预测的金融危机。我们目睹了贝尔斯登公司、印地麦克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美联银行、房利美、房地美和美国国际集团相继倒闭或濒临破产。上述任何一家公司破产,都足以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更何况我们在金融体系冻结及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时受到这一连串的打击。

——《纽约时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贪婪的华尔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义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153205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