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拉泽鲁斯、尤德彦·古柏塔合著的《孵化梦想:早期风投ARCH的另类传奇》力图向读者展现ARCH的伟大理想和它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投资理念与手法,与它的创建者、员工、投资者、客户和它创建的诸多公司的高管共同追忆与ARCH一路走来的艰难与挫折、光荣与荣耀,分享20年来积累的种子基金与早期风险资本的运作经验。
图书 | 孵化梦想(早期风投ARCH的另类传奇)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史蒂夫·拉泽鲁斯、尤德彦·古柏塔合著的《孵化梦想:早期风投ARCH的另类传奇》力图向读者展现ARCH的伟大理想和它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投资理念与手法,与它的创建者、员工、投资者、客户和它创建的诸多公司的高管共同追忆与ARCH一路走来的艰难与挫折、光荣与荣耀,分享20年来积累的种子基金与早期风险资本的运作经验。 内容推荐 《孵化梦想:早期风投ARCH的另类传奇》由史蒂夫·拉泽鲁斯、尤德彦·古柏塔合著。 1986年,为了推动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和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技术转化,芝加哥大学校董会从两家机构名称中各抽取两个字母,创建了名为“ARCH”的机构,来将政府经费资助的研究与开发成果迅速转化成可持续赢利的公司。20年后,从芝加哥大学独立出来自ARCH,已经在全美乃至全世界成功实施了数以百计的风险投资项目,创建了数百家新兴公司,筹集了数十亿美金的风险投资资本。 与一般风险投资企业不同,从成立肇始,ARCH就致力于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中直接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风险项目并予以孵化,由此发展出一套将大学、政府和企业实验室中的创新成果变成高赢利企业的独特模式,成为了全球早期风险投资基金(early stage venture capital)中的翘楚。 在当今中国“最害怕承担风险的是风险投资”、大量科研成果难以得到快速有效的利用并转化成生产力的背景下,ARCH的早期风投模式和经验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孵化梦想:早期风投ARCH的另类传奇》将带领读者纵览ARCH二十余年里坚持不懈地从事早期风投的历史,用诸多成功创投故事展示早期风险投资模式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目录 序言 科学:无止境的边疆(代序) 前言 导言 科技市场化 技术的变迁 ARCH的先行者 ARCH的大学背景 ARCH的设计师们 技术转化系统化的迫切性 ARCH的草创时期(1986—1992年) 第57街非正规军 加速技术转化进程 ARCH模式的15个要素 ARCH早期的运营 ARCH的扩张 挖掘企业“金矿” 完善投资模式 极限风投 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技术转化机制(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孵化梦想(早期风投ARCH的另类传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史蒂夫·拉泽鲁斯//尤德彦·古柏塔 |
译者 | 彭颢舒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3548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1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7.1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12-6417 |
版权提供者 | Steve Lazarus&Udayan Gupta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