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龙笔是江门新会著名特产,五百年来一直都有生产,畅销全国各地,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其发明者是广东大儒陈白沙先生。白沙先生用新会圭峰山上的白茅制成茅龙笔,写出来的书法生辣野趣,刚劲有力,在当时蜚声全国,影响深远,有“岭南一人”之誉。陈福树编著的《茅龙墨韵--白沙茅龙笔》介绍茅龙笔的历史、制作技艺以及书法欣赏,图文并茂,史料丰富。
图书 | 茅龙墨韵--白沙茅龙笔/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茅龙笔是江门新会著名特产,五百年来一直都有生产,畅销全国各地,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其发明者是广东大儒陈白沙先生。白沙先生用新会圭峰山上的白茅制成茅龙笔,写出来的书法生辣野趣,刚劲有力,在当时蜚声全国,影响深远,有“岭南一人”之誉。陈福树编著的《茅龙墨韵--白沙茅龙笔》介绍茅龙笔的历史、制作技艺以及书法欣赏,图文并茂,史料丰富。 目录 圣代真儒陈白沙 真儒复出第一人 白沙的书法艺术 白沙手书的石刻 茅龙笔下写沧桑 《敬义碑》的来历 《白马寺联句草书碑》的故事 《浴日亭诗碑》留佳话 《心池》石匾的传说 《城隍庙记碑》见风格 碑林瑰宝《慈元庙碑》 陈白沙与茅龙笔 从朱熹束茅为笔说起 陈白沙创制茅龙笔 承前启后的十年 心学与书学完美结合 仰之弥高的书法艺术 陈白沙论书法诗语录 茅龙笔代有传人 茅龙笔书法的风雨阳光 茅龙笔的式微与复兴 明代中期步入式微 新时期的复兴 茅龙笔的制作 陈白沙茅龙笔的形状 茅龙笔的制作工艺流程 星光熠熠传承人 聂锡鹏:人称鹏伯老师傅 伍尚能:白沙弟子的后人 黄学:黄鹤不知何处去 李旋:茅龙笔复兴功臣l 黄嵩渠:不断改进茅龙笔 余早钳:坚守理想不放弃 张瑞亨:推陈出新作画笔 聂浩宁:把祖业发扬光大 梁悦盈:业余爱好也成师 茅龙翰墨新花 大师泼墨试茅龙 黄兆纪:茅龙书风见雄浑 薛剑虹:茅龙行草显飘逸 区潜云:笔所未到气已吞 欧广勇:以厚重拙朴感人 庞国钟:翰墨寄情写人生 陈永锵:造诣独到的大师 李卓见:草情隶韵显功力 陈荣亲:独爱茅龙作章草 谢维健:茅龙作画入佳境 茅龙笔的复兴 新闻媒体关注茅龙笔 茅龙笔重焕生机之路 对茅龙笔发展前景的思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茅龙墨韵--白沙茅龙笔/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福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8038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2013164829 |
中图分类号 | TS951.11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