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色彩。情感与启蒙是百年美学发展的两大主题,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精神内涵。20世纪中国美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就向我们描述了这一历程。本书由朱存明著。
| 图书 | 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世纪回眸20世纪学术思潮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色彩。情感与启蒙是百年美学发展的两大主题,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精神内涵。20世纪中国美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就向我们描述了这一历程。本书由朱存明著。 目录 第一章 世纪的凝望 一、生命云起处:美学何为 二、美随时代行:四大浪潮 三、碰撞的火花:引进与消化 四、启蒙的主题:遮蔽与去蔽 第二章 走出古典 一、危机与再生:世纪美学精神的根源 二、传统与现代:20世纪中国美学的开端 三、感性的解放:新时代的精神表征 四、两界革命:向现代美学转折 第三章 第一块界碑 一、启蒙与情感的合奏:梁启超的美学思想 二、人生的悲剧与崇高: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三、美育救国与美的超脱:蔡元培的美学思想 第四章 探索与兴盛 一、美学启蒙与文学革命 二、移花接木:建设中的中国美学 三、繁花似锦:艺术美学研究的兴盛 四、铁与血铸就的灵魂:鲁迅美学精神概要 五、中国美学之父:朱光潜的美学道路 六、散步者的美学:宗白华的美学思想 七、唯美的遁逸:自由主义美学思潮略说 第五章 传播与影响 一、理论框架 二、拓荒者的审美观 三、唯物史观文艺学的萌发 四、来自苏联和俄罗斯的影响 五、意志实践的审美观 六、政治家的视界 七、《新美学》的美学观 第六章 爆炸与裂变 一、批判美学与美学批判 二、四大派别:在否定中生成 三、三大领域:在肯定中分化 第七章 《手稿》与美学问题 一、美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二、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 三、“人化的自然”与美 四、美的规律: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 第八章 艰涩的启蒙 一、英雄的神化与异化 二、思想的解放与方法的嬗变 三、实践美学的价值取向 四、灵魂的呼告:美是自由的象征 五、审美的乌托邦:希望与失望之间 第九章 选择的开放 一、生命的绵延:后实践美学的萌生 二、审美文化之维:感性生命的理性判断 三、原型与母题:人类学美学的崛起 四、走向十字架:神学美学的本土话题 结语美学——一种新生存方式 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世纪回眸20世纪学术思潮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存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0835170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8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9 |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6 |
| CIP核字 | 199927662 |
| 中图分类号 | B8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8 |
| 宽 | 165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