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梦的世纪
内容
编辑推荐

张颐武编著的《中国梦的世纪》内容介绍:中国的今天似乎有一种让许多人困惑不解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是综合实力达到了新的高点,中国在全球的种种危机和困局之中虽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但中国的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力量还是正在凸显,这也是为人们所充分了解的事实。

内容推荐

张颐武编著的《中国梦的世纪》从“春晚”到电视剧,从消费文化到“中国梦”,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里,张颐武数年来密切关注着当下文化,思索着当下文化。他以自己一贯站在时代前沿的思索,试图看清当下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之下的特征,总结出他的规律,以期探索出当下文化未来的走向,更是为了揭示出未来中国的模样。该书精选了张颐武教授数年来就这一领域缩写的精品文章,文笔锐利,观点新颖而独特。

《中国梦的世纪》是一本文化随笔。

目录

生命的相遇

 胡适对于当下的意义

 苍苍者天茫茫水:聂绀弩的境界

 巴金:二十世纪中国的感动

 湛然而逝:季羡林先生的意义

 “痴”与“才”:追怀周汝昌先生

 难说难解冯友兰

 怀林斤澜先生:一个晚辈的回忆和追念

 看戏的联想:关于汪先生

 陈逸飞·中国梦·上海精神

 张暖忻的怀念

 和时代拔河:十年后再思王小波的价值

 生命不可能完美,但可以超越:关于迈克

 尔·杰克逊

 他等到了自己的时刻——由乔布斯想到的

 谦和守礼:前辈的风度

 十九中的回忆

梦想的归宿

 天安门的怀想

 圆明园:痛楚记忆与超越想象

 留住二十世纪中国的精神

 肯定的力量

 火炬依然照耀我们——纪念北京奥运会一周年

 幸福感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平衡

 让“中国梦”超越“抱怨文化”

 “海”的内外两边

 高考仍然是社会公平的象征

 “中产梦”就是“中国梦”

 需要“魅力中国”

 生命的邂逅《一九八八——?》读后

 思考的辩证:从钱先生谈起

 信任和公平的意义

 “汉字节”值得倡导

 “兼听”的重要性

 “危”与“机”

潮流的激变

 面对“四跨”:社会与新传播

 “跟帖文化”的长短

 “冰箱”之喻

 “丑闻”对于媒体和公众的挑战

 “哥”的悲喜剧中的期望和想象

 网吧难题和价值平衡

 微博的活力和局限

 “浅思维”文化和生活智慧

 上海的胸怀

 奢侈品的诱惑

 时评需要更多样

 面对人性和传播的复杂性

 分级的困扰

成长的应对

 “80后”,寻找超越平庸的空间

 “白领”的生存

 “钝感力”与人生的挑战

 “幸福”和“成功”不是独木桥

 帮助和激励的平衡

 跨越“隔膜”

 期待校园文化的新空间

 师生之间:挑战与应战

 提升幸福感需要共识和认同

 新课题:“90后”面对职场进入社会

 长跑的乐趣

 重视国民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直面“平淡生活”

趣味的演化

 “达人”与“红人”

 “选秀文化”的意义

 从《百年孤独》看文学之变

 《步步惊心》与《失恋33天》:时间的想象力

 《大笑江湖》喻示消费新趋向

 《功夫熊猫》的启示

 《南京南京》和新的历史意识

 《山楂树之恋》:在当下凸显“情”之价值

 《唐山大地震》的震撼

 八卦不绝

 如何寻找创意生活

 面对“常识的权力”

 如果没有张艺谋

 雅俗辩证

 摇滚的生命——写在《怒放》之前

 一块“石头”的力量

 这十年的十本书

 《非诚勿扰2》:老去的一代人的自我伤悼

 子弹飞向何方:《让子弹飞》说的是什么

试读章节

胡适对于当下的意义

二十世纪和我们渐行渐远,二十世纪的那些人物今天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比起三十多年前要远得多。还记得我上大学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读鲁迅、胡适的书,觉得就离我们很近,当时张爱玲还在美国加州过着隐居的生活,她在五十年代初到美国时也曾经得到过胡适的帮助。这些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了。我还记得初次接触胡适的书,对于鲁迅、胡适这些现代中国的思想者的不同选择有着不同的看法,当时还曾经激起了我们许多的分歧和争议。当今的中国和世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我们身处其中,反而难以看清其复杂的真实的面貌。但从今天的中国回望二十世纪的那些人物,会让我们发出深深的感慨。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全球化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也是全球生产和消费的最关键的环节,三十年多来我们走过的道路让二十世纪中国的那些先驱者的努力和奋斗有了历史的报偿。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他们的工作和奋斗已经成为了中国走向今日地位的一个关键的环节。现代中国的那些重要的思想者的探寻,其实正是在今天我们已经在一个新的历史平台之上的时候才可能更好地加以理解和剖析。

我们可以发现,当年围绕这些思想者所出现的在“现代”内部的争议和分歧,以及当年由于民族的危亡和贫弱所产生的历史的悲情已经有了在今天得到超越的机会。这使得我们有可能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舞台上去思考那些现代人物的命运和选择。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曾经看来如此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此巨大的裂痕和鸿沟,其实在“大历史”的命运里,不过是一个必然的环节。历史人物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也不过是历史在其进程中必然性的一部分,看起来偶然的“事件”其实有其不可避免的唯一性。

无可争议,胡适是中国现代一位具有象征性的人物,他对于建构中国的“现代性”有关键性的贡献。

今天在胡适诞辰120周年的时刻,我们如何理解他对于当下的意义?

在我看来,他的选择在当时的历史中可能遭遇了复杂的境遇,他的选择也未必在当时被历史所肯定,但留下来的那些精神财富被抽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之后,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角度上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思想的意义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升华。冯友兰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经提出过一个“抽象的继承”传统思想的接受的路径。从今天看,这个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现代中国的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抽象的继承”的路径来看,胡适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仍然值得我们记取:

首先,他为现代中国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无论是建构“白话”的文化合法性时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还是整理国故的倡导,或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诠释,或是具体的研究如对于《红楼梦》、《水经注》等。他在中国面临深刻危机的时刻为现代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的支撑。他的思考没有鲁迅先生的忧愤深广,却有其自身的独特作用。他始终以实用的理性的精神为当时的中国提供一种可资利用的实际的知识和科学地理解知识的基本方法。胡适的意义在于他力图提供一种现代的知识基础,他将现代的逻辑和知识架构用他自己的明白易懂的方式加以示范,这让当时刚刚进入现代的年轻学者受到了现代学术和知识运作的基本训练。这种训练对于中国现代学术和大学机制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讲求理性,注重逻辑,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为未来的中国人提供了清楚明白的方法论。胡适在现代人文文化建构中的意义在于对人文学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开拓之功。许多后人都觉得胡适的研究相对较浅,但他的方法论的开拓之功和示范效应则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科学训练和逻辑训练的缺失,看到社会所弥漫的非理性的情绪,看到许多情绪化的宣泄,这些都会让胡适注重基本的方法论,注重逻辑和实证的思维方式更有意义。他的那些具体的学术成果可以被超越,但他倡导的方法论则在今天仍然需要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所记取。“明白清楚”是胡适的精神的核心,而这种“明白清楚”想问题的路径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他倡导一种求实的、认真的、努力的人生观,倡导改良的价值,强调努力的价值,强调一种现实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他也倡导一种从容平和,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胡适对年轻人期望,今天看来仍然很有启发:“我们将来的恢复与兴盛绝没有捷径,只有努力工作一条窄路,一点一滴的努力,一寸一尺的改善。……责人而自己不努力是不能救国的。我……最爱引用易卜生对青年朋友说的一句话:‘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我现在还要把这句话赠送给一切悲观苦闷的青年朋友。社会国家需要你们做最大的努力,所以你们必须先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有用的东西,方才有资格为社会国家努力。”(《胡适文集·青年人的苦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卷225页)这种对于人生的扎实努力的观念一直是胡适的生活信念。这些意见在当时中国面临巨大危机之时,可能并不合乎时宜,这是现代中国的另一种价值选择的思路。这种思路也有其独特的魅力,也影响了许多现代中国年轻人的人生。从今天看,在中国面对新的历史机遇的时刻,这种人生选择则更加凸显了其独特的意义。

胡适对于中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在今天这个历史时刻,我们回想先驱者在艰难岁月中努力开拓的道路,让我们增添对他们敬仰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一种责任。我们需要问自己: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开拓未来?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梦的世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颐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75622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3123587
中图分类号 G12-53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8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