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爸爸的陪伴无可替代)
内容
编辑推荐

越来越多的爸爸愿意花时间来陪孩子、教育孩子,但是愿意并不等于能做好,《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爸爸的陪伴无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告诉爸爸们,孩子到底需要怎么样的陪伴,怎样做才能不虚度跟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作者的理念是,一慢二看三共玩,作者认为在孩子的学前阶段,父母应该树立一个长远的心态,不要急功近利,其次就是要把亲子共读和亲子共玩这两件事做好。书中的三十六计都是都是基于这三点而写成的,也是作者(李一慢)在教育一双儿女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内容推荐

《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爸爸的陪伴无可替代)》是一位超级酷爸用心感悟、真心践行的育儿理念,鲜活、优质、实用。有真实的故事,有小经验、妙招分享,有思考与观念的碰撞,更有幸福的传递。在面对孩子时,如果你迷茫困惑、焦虑抓瞎,那就看看酷爸是怎样带孩子的吧!

在酷爸给孩子们营造的小王国里,不但有准时开启的读书会和雷打不动的moviedav,还有孩子们做主的家庭会议,他陪儿子去探索世界,和女儿一起闲逛商场……一慢,二看,三玩,努力守候,全程陪伴。父母的可贵不在主动去教孩子什么,而是主动不教孩子什么。

教育是留白的艺术,是三分教,七分等。每个孩子都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父母需要做的,只是给他们提供满满的接纳、信任、时间和空间,静待花开。

《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爸爸的陪伴无可替代)》由李一慢编著。

目录

推荐序1 让爸爸成为爸爸/V

推荐序2 养儿育女,我们在路上边学习边实践/IX

自序慢慢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XI

慢——我们的内心

第1计 育爸要有范儿——你的样子,孩子的榜样/4

第2计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不是不能,时候未到/10

第3计 小仪式,大作用——创造家庭传统/13

第4计 新年爬山——放眼未来的契机/l7

第5计 给孩子写张明信片——爱要怎样表达/22

第6计 家庭会议定大事——给孩子靠谱的平等/26

第7计 按兴趣培养的前提是知道兴趣所在/34

第8计 英语启蒙交给了妈妈——家庭教育巧分工/39

第9计 给奶奶打电话——孝要行/51

第10计 画一棵家族树——我从哪里来/58

第11计 故事哥哥——公益活动我在行/62

第12计 量变到质变,静待孩子进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进度表/64

看——孩子的周围

第13计 读有趣的书,让孩子爱上书——阅读习惯的支点/74

第14计 埋下数学思维的种子——游戏里的数学启蒙/83

第15计 对面的大厦看过去——招牌中的通识教育/90

第16计 给孩子来点古风古韵——家庭中的“五个一”工程/94

第17计 movleday——每周一部原版电影,不仅仅是学英语/98

第18计 睡前故事自己编——和孩子共同创作/106

第19计 你来说,我来写——表达是写作的基础/112

第20计 家庭语言学习系统——小小硬件大帮助/115

第21计 阅读要分段——从有趣到有用,再到有益/119

第22计 超大的世界地图——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124

第23计 城市建设中的大浪费——观察促进思考/130

第24计 小小读行侠——旅行、学习、生活/133

玩——共同的记忆

第25计 小小咖啡师——品味不同的滋味/144

第26计 亲子烹饪不在形式在参与——美味来自双手/146

第27计 四季中餐菜谱——为了孩子将来不仅仅会泡面/148

第28计 找到一个好朋友——青梅竹马和世交/153

第29计 带孩子上班去——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努力/158

第30计 我带女儿逛商场——女儿要有挑选的眼光和自信/163

第31计 实实在在的家庭手工——做一个万能先生/168

第32计 家庭勋章——赏识让孩子发挥特长/17l

第33计 超市购买的性价比——咱们也说说钱商/l77

第34计 挣钱排行榜——服务创造价值,获得报酬/183

第35计 从起点到终点——喜欢就去坐/187

第36计 带孩子去探险——呵护孩子的好奇心/190

致谢/193

温馨推荐/195

试读章节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6岁以前的孩子“自我发展”靠的就是模仿。孩子的大脑在快速发育中,空白处很多,吸收性很强,纯洁度很高,富于模仿性。他们无法对环境中遇到的一切进行辨析,会照单全收地刻进心灵——看到好的举动无形之中就得到好的影响,反之就吸收坏的,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幼儿而言,家庭是其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儿童的榜样,儿童是父母的镜像。“早教”的内容,实质上就是父母每日在婴幼儿面前的一言一行。不经意间,父母的一举一动就已经“开发”、“教育”了孩子。

回想起来,我们自己的成长,大多是跟着父母的脚步,推敲一下自己,很多方面是父母的拓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但这是最真实的教育。

要是跟他们聊一聊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估计老人们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最起码不会像现在流行的一个说法——陪孩子长大,因为那时的我们在陪着大人长大。他们在工作、生活,我们都是跟在旁边学习。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大人们把孩子当成了陪自己的“玩具”。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过于焦虑,孩子们幼小的身心也跟着我们的忧虑而“四处奔波”:还未在母亲的怀抱多少时间,就开始在亲子班的“课堂”里接受他人的教化;还未在自然的氧气里深呼吸,就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转战到另一个封闭的空间。他们哪有时间真正自由而自然地长成自己,我们哪有时间与他们没有压力地和谐共处?

经常有这样的故事发生,花了重金上早教课程的孩子结束了有亲子课教师的“专业的高级陪伴”,回到家后,又要重新适应隔代看护的“初级”;一对地道北京娃的孩子却是一口东北腔,因为比父母更长时间陪着孩子的是东北保姆;金领夫妇的孩子每次去公园都满地寻找饮料空瓶子,那是因为姥姥总是在带孩子遛弯的时候捡拾空瓶子……很显然,这些家庭没有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值得模仿的环境。  总之,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做到: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应当合乎道德规范,不要出现我们不希望他们模仿的行为;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值得模仿的环境,让他们毫无防备的身心成长空间充满真善美。

孩子的价值观的根基来自父母的榜样示范,以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对孩子的调适需要经过孩子内在的对抗乃至革命,才会发生重大的改变。影响孩子的除了权威的父母和老师外,他们的小伙伴,特别是中学前后的同学,因不同的教养环境所呈现的不同行为举止,会相互影响,成为孩子很容易吸收和接受的部分。

Tips:做好你自己,孩子自然会好

做好你自己,给孩子提供模仿的最佳范本。

机会

我们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孩子是在向父母学习,孩子的教养不够,显然是父母自己教养不够的体现。

父母的榜样的价值体现在亲子关系的稳固上。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是无条件的爱和关怀,信任父母的思考、决定和表达,接受父母传递的一切信息,并进行过滤和分析,吸收,固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标准。

为此,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可供模仿的案例——孩子能观察和感受到的每一次工作或游戏。

夫妻之间如何沟通和处理分歧,在教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家长看书还是看电视,不仅影响着孩子阅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电视的碎片化信息和不适宜的内容甚至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你连见到毛毛虫都尖叫,孩子会比你叫得更响;你认为这菜很辣,他会接受你的判断……

父母的一切言行,孩子都会模仿,而且非常放心地模仿,从不担心后果。

在一次讲座后,有位爸爸当即就表了决心:我周一到周五工作很忙,很少回家吃饭。早上出门,孩子没醒;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着。我一定一周拿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来教育孩子。这里面就有一个误区,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不在于刻意的陪伴,而在于平日。你周一到周五如何“放弃”家庭,“忙于”工作,抽不出那本能抽出的时间来陪伴家人、陪伴孩子,就是在教育孩子将来如何对待家庭、对待自己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自我否定的强大勇气,你目前的样子基本E是孩子将来的状态。P5-7

序言

养儿育女,我们在路上边学习边实践

与一慢认识的时候,他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酷爸”了。作为一双儿女的老爸,他在新浪育儿博主里颇受关注。那时候,他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全情投入育儿,还会用许多精力写平媒分析的文章,对儿童领域的兴趣正在发生发展中。那个时候的育儿博客群里聚集了一小撮爸爸写手,互相交流育儿经,在众多妈妈们的育儿经中非常抢眼。受到激励和追捧的爸爸们都是笔杆子,写起育儿经来,既有不输妈妈们的细腻温柔的情怀,又能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地进行分析和论述。

女儿经常会说:“我就是你身上的一块肉。”确实是这样,妈妈和孩子的牵系是天生的,事无巨细照顾宝宝的时间比较多,加之中国家庭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根深蒂固,妈妈全情投入育儿几乎是无可争议的。可是爸爸就不同,要让他们全情投人家庭育儿中,是需要主动做许多工作的。做了妈妈的女性最难以把控的就是耐心、保持距离和理性,而这些含义的反向就是——急躁、焦虑和感性,这些都会在育儿过程中体现出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爸爸是不一样的,他的爱是在相处互动中培养起来的,因为生理上的距离,他们可以更有耐心,更加从容,保持距离,拥有理性。女儿有一次对我说:“××不喜欢他的爸爸。”我说:“并不是这样的,爸爸和小孩的感情需要培养,如果没有机会培养,就会比较生疏。不是不喜欢,是没有机会互相喜欢。”所以,一个完美的家庭,需要爸爸和妈妈在育儿过程中互相搭伴儿携手。

一慢的家庭看来就是这样,从围观群众的角度看,他们夫妻有很好的协作和分工。他也由养育自己的两个孩子生发出更多的兴趣,拓展到更宽泛的领域,他是很好的故事爸爸,专职的亲子阅读推广人,活动的组织者、筹办人……这些角色不只让他自己的爸爸身份日益“伟岸”“结实”,也影响到了不少人。世事常常这样,因为看到了一个好爸爸,然后就会看到在他身边出现更多的好爸爸,这是多好的事情呢!

我们这一代,因为社会、生活及教育环境的变化,有许多不好的种子被种在了思想里,在成人的过程中生根发芽,想完全剔除并非易事。养育小孩,就像是重新经历了一回“个体”成长的过程,虽然很努力,但也不能避免许多问题。育儿,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行走在路上的状态,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过程。我们都希望可以做得好,还能更好。

希望一慢的这本书,可以让还在育儿这条路上摸索前行的你,有个参考的榜样,学习的激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爸爸的陪伴无可替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一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26445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3129415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