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中国(看懂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第一本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看中国(看懂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第一本书)》闪耀2014的年度力作,重量级专家学者鼎力推荐!告诉你如何读懂国家政治经济局势,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新格局中,细读张俊杰的这本书,你一定能大有收益!

2014年,美联储退出QE,俄罗斯卢布陷入贬值的泥潭,石油价格从120美元附近跌至80美元,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大量流出,一场的新的危机正在悄然向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袭来,对此,中国该怎么办?

从来没有一本书如此详细地阐述了当前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所取得的重要突破,以及未来中国会在世界格局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将当前中国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深刻地梳理,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的未来提出了诊断和预测。

文字通俗,逻辑清晰,相比于那些学院派的“教科书”,本书阅读起来轻松易懂,作者以独立的立场,用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案例讲述了一个你不知道的“中国”——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中国。

内容推荐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许多发展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国民素质有待提高,文化软实力亟待提升……

放眼未来,下一个十年中国将迎来根本的提升,当下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面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

张俊杰的这本《看中国(看懂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第一本书)》是看懂世界,观察中国在世界格局的第三只眼睛

机关公务员季度团购畅销书

公司高管、职场精英的案头必备书

当当网最受读者喜爱的时政类图书

大中专学生了解全球格局的最佳读本

目录

上篇:大国崛起——全球化竞争背景下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第一章 产业竞争:“世界工厂”三次大挪移

1.世界工厂的搬迁史

2.改革开放催生第二大经济体

3.全球产业布局现状

4.美国空心化引发产业回流

5.国际分工中的低端产业链

6.产业升级争夺主导权

7.跨国资本的垄断阴谋

8.外资、国企和民企的竞争格局

9.制造业撤离,噩梦还是机遇

 第二章 世界金融:人民币崛起挑战美元霸主地位

1.横扫世界的美元霸主

2.货币背后看不见的财富转移

3.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4.华尔街引爆金融核弹

5.一跌再跌的美元稀释效应

6.货币多元化的响亮号角

7.人民币升值等于崛起?

8.股市为什么这么“熊”

9.即将到来的后股改时代

10.人民币的国际崛起之路

 第三章 各国楼市:警惕房地产绑架国民经济

1.高房价,实体经济的丧歌

2.越吹越大的房地产泡沫

3.房价背后的土地财政

4.全球大都市房价概况

5.截然不同的各国房产新政

6.中国楼市该怎么调控

7.“鬼楼”现象的根源

8.谁是“庞氏骗局”的受害者

9.楼市崩盘=失业潮?

 第四章 能源问题:新能源能否成为人类的救世主

1.白热化的能源之争

2.油价攀升,危机已近在咫尺

3.能源枯竭经济必然熄火

4.高科技能否催生新能源

5.核能,杀手还是救世主

6.中国资源瓶颈亟待突围

7.水资源匮乏威胁人类安全

8.全球油价究竟谁说了算

9.能源安全背后的斡旋

 第五章 粮食危机:高粮价时代“粮食安全”最重要

1.转基因正在侵蚀食品安全

2.高粮价,粮食安全受到冲击

3.国际贸易中的粮食垄断

4.粮食储备,危机时刻的缓冲带

5.美国低价粮,陷阱也温柔

6.不断壮大的饥饿人群

7.转变粮食增长方式

8.太空育种带来的福音

 第六章 环境议题:从《京都议定书》到灾难片《2012》

1.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教训

2.人口爆炸,不堪重负的地球

3.雨林锐减,全球变暖愈演愈烈

4.京都议定书,环保国际合作

5.2012,“末日”让环保更迫切

6.即将消失的“天堂岛国”

7.“水俣病”敲响环保警钟

8.比非典还可怕的雾霾

 第七章 军事较量:提升海空战力,营造和平发展环境

1.功能强悍的歼-10战斗机

2.中国海军实力不容小觑

3.核潜艇的强大威慑力

4.二炮,战略核反击力量

5.13亿人的世纪航母梦成真

6.打破C形包围

7.钓鱼岛背后的军事之争

8.中国南海领土争端背后的博弈

 第八章 话语主权:让中国拥有影响世界的权力

1.从沉默到发言的转变

2.强大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

3.中美:从战略对话到战略性接近

4.联合国与“中国声音”

5.舆论上的你争我夺

6.力图打破西方媒体垄断

7.争取外交国际话语权

中篇:中国制造——产业升级中触摸中国创造的光荣与梦想

 第九章 上天入地: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1.从“神一”到“神九”的航天大业

2.享誉全球的长征火箭

3.探月“绕”“落”“回”三步走

4.北斗导航系统惊艳世界

5.海洋开发中的“深潜巨龙”

6.国际先进的海洋科考船

7.超级计算机领域的中国声音

8.高速铁路见证“中国速度”

9.磁悬浮引领全球运输革命

10.世界巅峰上的高原铁路

 第十章 先进制造业:实体经济升级中的机遇与阵痛

1.从人力到技术,转型是出路

2.民企,外资屠刀下的肥羊

3.警惕外资掏空中国实体经济

4.国企与民企的双轨竞争制

5.产业升级中的短暂阵痛

6.内需,民族制造的坚强后盾

7.低碳经济:新兴产业主导权

8.避免实体经济“空心化”

 第十一章 企业责任:社会公民责任意识大觉醒

1.三鹿奶粉,责任决定企业生死

2.味千拉面事件:责任是企业的生死符

3.公寓大火,安全责任不可忽视

4.责任,企业的基本道德底线

5.抗震救灾,企业公民在行动

6.慈善事业背后的责任缺失

7.企业利润与社会责任之争

8.完善制度,弥补责任隐患

9.建立责任流程,提升竞争力

10.以负责任的态度经营企业

 第十二章 新型城镇化: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1.中国步入城镇化加速期

2.城镇,扩大内需的“综合市场”

3.拒绝“造城运动”

4.追求“人”的城镇化

5.惠农政策,让城镇富起来

6.构建城镇消费附着力

7.城镇化带来的新一轮商机

8.高质量推进城镇化

9.户籍改革,城镇化催化剂

 第十三章 对外贸易:“中国制造”还有多少竞争力

1.倾销与反倾销的拉锯大战

2.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

3.全球危机,出口贸易萎靡不振

4.成本上升,制造业外逃

5.“中国制造”并非穷途末路

6.外贸升级,企业正在努力

7.贸易保护主义的“伤口”

8.肉鸡审查,贸易强势反击

9.不可取代的“制造”优势

 第十四章 国际化经营: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1.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营

2.杀进跨国经营的大军

3.华为,国际化经营的楷模

4.冲击世界企业500强

5.国际化生存,战略先行

6.技术,走向世界的硬拳头

7.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8.精益管理,与世界接轨

9.“中国智造”走出国门

10.打破障碍才能立足海外

 第十五章 科研与服务:占领国际市场的王牌武器

1.科研,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构建精益研发创新体系

3.产品开发中保证成本领先

4.技术附加值才是硬拳头

5.如何让产品“一枝独秀”

6.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群

7.上帝服务理念,用细节说话

8.服务业与制造业合作出击

9.高端服务业也有高收益

 第十六章 创新战略:拉动产业升级的巨型“火车头”

1.中国企业必须经历转型阵痛

2.创新不是山寨,重在超越

3.做引领者,不做模仿者

4.零度创新,企业的未来

5.创新管理一定要跟上

6.创新,别走进“死胡同”

7.学习苹果公司的创新之道

8.顾客,才是创新目标

9.不可忽略的投入产出比

10.创新,产业升级发动机

下篇:国民素质——重拾从富强到文雅的贵族精神追求

 第十七章 ,修养:平民文化中的贵族精神

1.修养,让心灵更纯净

2.贵族精神,大众的共享财富

3.有教养的人必须懂礼仪

4.时刻懂得尊重他人

5.谦让彰显个人优雅

6.“谢谢”是我们必须学会的语言

7.努力做一个精神贵族

8.生活中做到仁慈和宽容

9.让公众艺术修养跟上脚步

10.以敬畏的心情面对生命

 第十八章 细节:树立精益思想,追求精致生活

1.“插队”背后的思考

2.“素质”成众矢之的

3.你还在大声喧哗吗

4.公共设施不是私人物品

5.保护草木,细节彰显高尚

6.让座,爱心温暖生活

7.谁说闯红灯是小事

8.屡禁不止的随地大小便

9.随地吐痰,细节害死人

 第十九章 消费:富足的中国人不是“暴发户”

1.是谁把富与贵画上等号

2.狂买奢侈品的消费盲人

3.炫富背后的扭曲心理

4.拒绝“过度消费”

5.学会有品位的消费

6.远离攀比,告别虚荣

7.富足不能成为挥霍理由

8.挖除“仇富”的心灵毒瘤

9.收入越高,越需要理财

 第二十章 环保:低碳,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

1.癌症村,大自然的警钟

2.室内空气污染,环保零距离

3.清除广告“牛皮癣”

4.节水节电过低碳生活

5.尘肺,可怕的空气污染

6.多植树,少开车

7.垃圾分类,举手之劳

8.买菜环保袋,低碳实惠

9.少制造垃圾,为环保出力

 第二十一章 文化:大国风范以文化软实力为根基

1.“国学热”:传统文化复兴

2.走向世界的孔子学院

3.逐渐强硬的文化软实力

4.软实力对中国崛起的意义

5.警惕西方文化“倾销”

6.文化输出,强化世界影响力

7.国际外宣,彰显大国风范

8.中美文化软实力比较

 第二十二章 幸福:在幸福的国度做最幸福的人

1.中国人,你幸福吗

2.幸福调查背后的真实

3.揭秘全球幸福指数

4.中国人的焦虑:活着不容易

5.是什么让你不幸福

6.幸福指数与财富无关

7.懂得享受“微幸福”

8.知足者,福气伴一生

9.公民权利与幸福相伴

试读章节

1.世界工厂的搬迁史

“世界工厂”三次转移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被公认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大国。英国崛起之后的几百年里,国际产业大范围转移,德国、美国、日本先后成为了世界的制造业中心。概括起来,“世界工厂”经历了三次“搬迁”。

1830年,德国开始了跟英国相似的“工业革命”。纺织工业是最先开始突飞猛进的产业,此后密集的铁路运输网络,以及金融业的发展都为德国的工业制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到1895年,德国的多数产业全面超过了英国,因而也取代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他们完成这一过程仅用了40年。

20世纪初,美国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自从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体制得以统一,加上国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以及大量资金和人口从欧洲流人,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到191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已经相当于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的总和,占世界的1/3以上,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的第三次转移,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虽然因为战败致使国力衰弱,但是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以及美国的资本支持,让经济迅速复苏。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日本产业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1965年至1971年,日本生产了全球54%的钢铁、54%的船舶、46%的汽车,甚至90%的民用电子机械。因此,日本也成为公认的“世界工厂”。

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在全球范围内,“世界工厂”不断变迁,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国际分工。各国生产了不同的产品或者产品的不同部分,因此逐渐产生了国际分工。分工内容又随着国际贸易内容和资本流向的变化,从而产生国际产业转移。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资源、人才等在新的国家和地区产生竞争优势,就会吸引产业向那里流动,从而发生转移。

(3)国家产业升级的要求。对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来说,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第三产业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将技术已经成熟的、附加值不高或者对环境破坏较大的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是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接受工业化洗礼

“世界工厂”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相对发达的象征,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际经济格局的演进情况。事实表明,任何国家想要长期保持高度的发展势头,或者维持竞争优势,都是很困难的。因此,“世界工厂”变来变去。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工厂”的流变体现了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并且,那些表面上丧失竞争优势的国家,不应该与“衰退”画上等号,因为他们依然是世界经济强国。比如,英国、德国、美国始终在世界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际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浪潮席卷各地,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趋势增强。当世界正一寸一寸被抹平,“世界工厂”的争夺战就更激烈了。

P2-3

序言

中国赶超美国,不是“做梦娶媳妇”!

回顾历史,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短短三十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军力、国力大大提升,社会经济、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目可待。

放眼未来,下一个十年中国将迎来一个整体转折期,更有经济学家宣称:中国将在2016年赶超美国,跃居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尽管这种说法有夸大嫌疑,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被普遍看好是毫无疑义的。未来十年,机遇与危机并存,在波动中上升将是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政府完成新一届政治交替后,新一轮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释放经济活力的发展战略已经徐徐启动,中国在世界国际格局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必然会迎来一个“质”的飞跃。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此时不实现伟大复兴,更待何时?

2011年6月,由美林集团和凯捷咨询公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百万美元身家的中国富豪数量已经达到53.5万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尽管这份报告并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经济全貌,但却从侧面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国经济能量与日俱增。

越来越热的国际旅游,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店铺,显示出中国人的“财大气粗”;外交谈判桌上的从容,航天、海洋军事力量的迅速壮大,昭示着中国已经以大国姿态走向全球。然而,在西方国家眼中,购买再多奢侈品也是“暴发户”,军事力量越强“威胁”也就越大……外界的声音不全对,但是也不乏中肯的评论;虽然中国在被个别国家妖魔化,但是我们也确有改进的地方。

打破“中国威胁论”,实现大国形象转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迈进强国行列,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国民素质有待提高,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从人民币国际化到中华文化输出以及国际话语权的提高,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未来十年,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产业,都充满了动荡与变革。如何适应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进而完成由区域大国到世界强国、由制造性企业到创造性企业、由中国国民到世界公民的华丽蜕变,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人眼前的重大课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中国(看懂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第一本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俊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23990
开本 16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2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2014019548
中图分类号 D6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