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末编著的《交叉持股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在对现代企业交叉持股制度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基本类型概述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意识形态等理论分析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动因,阐述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路径依赖性、制度内生性、经济实效性、创新适时性,指出交叉持股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实施是在不同的经济意识形态的反复较量中发展变化的。
图书 | 交叉持股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其末编著的《交叉持股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在对现代企业交叉持股制度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基本类型概述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意识形态等理论分析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动因,阐述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路径依赖性、制度内生性、经济实效性、创新适时性,指出交叉持股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实施是在不同的经济意识形态的反复较量中发展变化的。 内容推荐 现代企业交叉持股制度产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一种企业经济制度创新,曾经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组织、协调、推进企业经济活动的积极作用,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对虚拟经济的过度推动也曾造成经济波动,扰乱经济发展秩序。交叉持股利与弊的双面效应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有着充分的展现。现今,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交叉持股组建大型联合企业或企业集团联盟走出国门、跨越地域形成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间网络,交叉持股制度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起着配置资源、组织生产经营、协调利益分配、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新的资本组合、产权交叉、生产要素集结、平台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之上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发展事实证明,交叉持股制度仍然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现代企业制度,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首先,陈其末编著的《交叉持股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在对现代企业交叉持股制度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基本类型概述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意识形态学理论分析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动因,阐述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路径依赖性、制度内生性、经济实效性、创新适时性,明确指出交叉持股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实施是受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是在不同的经济意识形态的反复较量之中发展变化着的。其次,分别以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企业间网络理论为分析工具,对交叉持股制度下产生双面效应的内在机理和经济后果、契约缔结特征、企业治理结构特点、制度创新意义进行了经济学理论分析,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分析挖掘交叉持股的形成动力、发展演变、作用机理和经济后果。在充分肯定交叉持股制度有利于企业融通资金、运作资本、集结生产要素、改善产业布局、改变股权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创造规模经济、防范恶意收购等正面效应的同时,指出其可能伴生的行业垄断形成、市场价格机制失灵、企业资本虚增、经济泡沫膨胀、诱发内幕交易、营造投机气氛、诱导机会主义等负面影响。再次,结合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0年的交叉持股数据,分别将交叉持股行为与交叉持股比例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实体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其相关性,实证检验我国交叉持股的经济后果。结果显示,交叉持股行为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托宾Q在5%的置信水平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进行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相比未进行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有显著的提高;交叉持股比例与公司市场价值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进行交叉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相比交叉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有显著的下降;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行为和交叉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并不显著相关,表明交叉持股行为和交叉持股比例与公司实际价值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交叉持股并不能有效地改善上市公司的实体经营基本面,也就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主要是短期松散型的财务投机行为,而非长期紧密型的战略投资行为。继而,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引导交叉持股使其发挥正面效应、回避负面效应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设想和建议。最后,从交叉持股的在国际竞争中的大量应用事实出发,强调了交叉持股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进一步研究交叉持股制度的意义。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书的创新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一 交叉持股制度的含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章 交叉持股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动因 一 日本交叉持股制度的产生背景与成因 二 其他发达国家的交叉持股状况 三 中国交叉持股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四 交叉持股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经济意识形态分析 第三章 交叉持股制度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 一 交叉持股制度的契约理论分析 二 交叉持股制度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三 交叉持股制度的生产函数理论分析 四 交叉持股制度的制度创新理论分析 五 交叉持股制度的网络经济学分析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一 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制度的特征 二 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经验证据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一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二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交叉持股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其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592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 |
CIP核字 | 2014078364 |
中图分类号 | F27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