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换一个地方/中国书籍文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换一个地方/中国书籍文学馆》由陈武著,这本书中的八篇小说,都是作者在某个特定时期喜欢的作品。《换一个地方》发表于《青年文学》,曾被包括《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七八种选刊选载过,还得了紫金山文学奖。《牙》是一篇好看的小说,叙述了一个特定群体的生存情状,他(她)们身理上的差异导致了心理上的扭曲和不安。《水胆水晶》则是用新写实的手法,描写一个新行业和新市场里上演的一幕幕离奇而荒诞的故事。《绳子》的悲剧故事在《花城》发表后,曾深深地感染了许多善良的读者。《少年愁》和《四个大嫂批林彪》是许多六十年代出生的读者感同身受的经历,那远逝的风景和青春一起,一去不返了,留下的岂止是一腔愁绪?《茶香万里》是一篇封尘已久的陈年佳酿。《大鱼》是一幅现代农村的风俗画。

内容推荐

陈武,1963年生,现居江苏连云港,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1990年开始在《人民文学》、《十月》、《钟山》、《花城》、《天涯》、《清明》、《文学界》、《长城》、《时代文学》等杂志发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400余万字,《换一个地方/中国书籍文学馆》是陈武中短篇小说代表作的集中展示。陈武的小说,总是从不同的视角,来展示这个社会的复杂而多变,以及隐藏在人性深处的力量,读来发人深省,久久回味。

《换一个地方/中国书籍文学馆》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换一个地方

水胆水晶

绳子

少年愁

茶香万里

四个大嫂批林彪

大鱼

编后

试读章节

于红红从乡下来到城里那年才十六岁,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于红红在街边卖茶叶蛋和水煮花生。

头两年,于红红不是卖水煮花生和茶叶蛋,她跟着表姐弹棉花,一天到晚都在呛嗓门的小屋里翻腾棉絮,除了眼睛是干净的,身上毛毛茸茸的都是灰。于红红就是在这些灰尘中,完成了少女最后的发育——腰肢柔韧了,胸脯饱满了,眼睛水灵了,圆鼓鼓的小肚子也平坦光滑了。但是,于红红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两年里几乎没出过门,吃饭在后院的表姐家,住呢,就在临街的棉花房里。表姐一家对她不错,每月给她三百块钱。三百块钱对于于红红来说,已经是大钱了。于红红不知道钱怎么花,都让表姐给她存着。

表姐对于红红是真好,什么话都跟于红红说。但是,表姐的话,于红红不是每句都能听得懂的。于红红听不懂的话也不去问表姐,眼睛眨巴眨巴就算了。有一天,表姐又对于红红说话了。那是夏天一个很热的夜里,表姐从后院的家里来到棉花房了,表姐神色平静地坐在电风扇前,电风扇对着表姐吹,把表姐的头发都吹起来了。表姐的头发有些乱了。表姐对于红红说,红红,姐对你说个事,明天,你就不要弹棉花了。你去干点别的吧。于红红对表姐的话还是听不懂。她眨巴眨巴着长长的睫毛,等着表姐接着说。可表姐没有接着说,表姐哭了。表姐突然就哭了。表姐把头埋在两个膝盖中间,呜呜地哭了一阵。表姐真伤心啊。于红红有些手足无措,她轻轻抚摸着表姐瘦俏的肩膀,说,姐。表姐抬起头来。表姐满脸都是泪啊。表姐说,姐明天要走了,姐不弹棉花了,姐要到海南去,过好日子了。于红红这才问一句,那,姐夫呢?表姐说,我管不了他了。表姐说完又哭了。表姐说,我也管不了你了,姐真替你担心,你不弹棉花,你还能干什么呢?于红红说,姐,你别担心,我什么都能干。表姐说,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能去做点小生意,是吧?你能自己养活自己,是吧?于红红说是。表姐满意地点点头,表姐似乎还笑一笑,表姐说,红红啊,等姐在海南出息了,把你也接过去。于红红含含糊糊地说是。表姐说,你让姐帮你存的钱,姐给你拿出来了,你拿着。表姐从什么地方,拿出来一个厚厚的红纸卷,塞到于红红手里。表姐继续说,你拿着钱,自己找间房子住,不管做什么生意,自己有房子住才安心,姐真是顾不了你了。表姐说完,脸上的泪已经没有了。表姐脸上神情坚定而从容。于红红这才发现,表姐今天真漂亮啊,表姐穿了一身新衣服,红色的小T恤,白色的长裙子,表姐还抹了口红和眼影,表姐长长的脖颈像天鹅一样华贵,表姐素手纤纤,一点也不像弹棉花的手。表姐掠了下长发,又从什么地方拿出来一封信,说,后院要是有人问你,你把这个交给他,然后再实话实说,懂了吗?于红红不知道懂没懂,她点点头,说,就是姐夫吗?表姐说,对,就是他,他不会欺负你的,他是好人,他看了这个信,就什么都懂了。于红红点点头。于红红点点头就哭了。表姐说姐夫是好人,表姐凭什么说他是好人啊?他哪里算得上好人啊?表姐说姐夫不会欺负她。表姐还不知道,姐夫早就把她给强奸了。那时候她到表姐家才几个月,姐夫就在半夜里钻进棉花房,把她被子掀了,把她衣服扒了。姐夫是从外面喝酒回来的。姐夫满嘴酒气,姐夫浑身力气,姐夫三下五除二就把吓呆了的于红红收拾了。此后,姐夫常常隔三岔五地钻进棉花房,有时候是从临街的门,有时候是从后院的窗户。于红红不敢声张,姐夫要她怎么样她就得怎么样。姐夫说这叫做爱。于是于红红知道世界上最恶毒的词就是“做爱”了。姐夫还跟她调笑,跟她说一些黄段子,跟她说一些低俗的笑话。但是,不管姐夫说什么,于红红都是不言语。于红红就像一个木头人。于红红由最初的恐惧,慢慢变得只剩下麻木了。就像她每天必须要弹的棉花一样,已经无所谓喜欢和仇恨了。或者说,她就是姐夫的一团棉花,任他随意摆布了。后来,姐夫常骂她是一头猪,还在半夜里煽过她一记耳光,骂她连猪都不如,一点情调都没有。还在她的身上,一边掐着她的脖子一边说,你要是不听话,我就叫你死!再后来,姐夫有过一段时间没来,她以为从此会轻松了,可没隔多久,姐夫还是往棉花房里钻。他不再骂她,也不再打她,他一二三四五,事情一完,扔下她,就走了。她连他的棉花都不是了。

表姐见于红红也哭了。表姐说,红红,姐真是舍不得你啊,姐也是不得已啊,红红……什么都别说了,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了。红红,姐还是那句话,等姐在海南出息了,姐就把你接过去。

P1-3

序言

李敬泽

“中国书籍文学馆”,这听上去像一个场所,在我的想象中,这个场所向所有爱书、爱文学的人开放,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无所顾忌地读书——“文革”时有一论断叫做“读书无用论”,说的是,上学读书皆于人生无益,有那工夫不如做工种地闹革命,这当然是坑死人的谬论。但说到读文学书,我也是主张“读书无用”的,读一本小说、一本诗,肯定是无法经世致用,若先存了一个要有用的心思,那不如不读,免得耽误了自己工夫,还把人家好好的小说、诗给读歪了。怀无用之心,方能读出文学之真趣,文学并不应许任何可以落实的利益,它所能予人的,不过是此心的宽敞、丰富。

实则,“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按照规划,这套丛书将主要收录当代名家和一批不那么著名,但颇具实力的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中国书籍文学馆”收入这批名家和实力作家的作品,就好比一座厅堂架起四梁八柱,这套丛书因此有了规模气象。

现在要说的是“中国书籍文学馆”这批实力派作家,这些人我大多熟悉,有的还是多年朋友。从前他们是各不相干的人,现在,“中国书籍文学馆”把他们放在一起,看到这个名单我忽然觉得,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而且这道理中也显出了编者的眼光和见识。

当代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传播生态,大抵集中在两端:一端是赫赫有名的名家,十几人而已;另一端则是“新锐”青年。评论界和媒体对这两端都有热情,很舍得言辞和篇幅。而两端之间就颇为寂寞,一批作家不青年了,离庞然大物也还有距离,他们写了很多年,还在继续写下去,处在最难将息的文学中年,他们未能充分地进入公众视野。

但此中确有高手。如果一个作家在青年时期未能引起注意,那么原因大抵有这么几条:  一、他确实没有才华。

二、他的才华需要较长时间凝聚成形,他真正重要的作品尚待写出。

三、他的才华还没有被充分领会。

四、他的运气不佳,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写作生涯不够专注不够持续,以至于我们未能看见他、记住他。

也许还能列出几条,仅就这几条而言,除了第一条令人无话可说之外,其他三条都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这些作家深怀期待。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性、可能性和创造契机,相当程度上就沉着地蕴藏在这些作家的笔下。

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中国书籍文学馆”收录展示这样一批作家,正体现了这套丛书的特色——它可能真的构成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仅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而且,我们还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记

这本书中的八篇小说,都是我在某个特定时期喜欢的作品。《换一个地方》发表于《青年文学》,曾被包括《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七八种选刊选载过,还得了紫金山文学奖。《牙》是一篇好看的小说,叙述了一个特定群体的生存情状,他(她)们身理上的差异导致了心理上的扭曲和不安。《水胆水晶》则是用新写实的手法,描写一个新行业和新市场里上演的一幕幕离奇而荒诞的故事。《绳子》的悲剧故事在《花城》发表后,曾深深地感染了许多善良的读者。《少年愁》和《四个大嫂批林彪》是许多六十年代出生的读者感同身受的经历,那远逝的风景和青春一起,一去不返了,留下的岂止是一腔愁绪?《茶香万里》是一篇封尘已久的陈年佳酿。《大鱼》是一幅现代农村的风俗画。

近年来,我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数量很少,一来是心境发生了变化,二来也是对当下的小说环境产生了怀疑。观望当然不是办法,但如果写出的作品不疼不痒,或顺应当下的模块化趋势,大约也不是我的风格。我相信汉语小说还有许多未知的空间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开发。

2013年12月于北京五里桥荷边小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换一个地方/中国书籍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39082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2013305295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