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纲目》(作者沈金鳌)内容以仲景原文为纲,选取历代医家经典论述为目,间附己见。全书分十六卷,卷首为总论,分述六经主症、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卷一至卷十五为六经内容,作者未遵原文次序,而以六经症状分篇归类加以论述。卷十六包括阴阳易、瘥后劳复食复、妇人伤寒等篇,并附入《金匮》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四篇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图书 | 伤寒论纲目/伤寒论注十人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伤寒论纲目》(作者沈金鳌)内容以仲景原文为纲,选取历代医家经典论述为目,间附己见。全书分十六卷,卷首为总论,分述六经主症、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卷一至卷十五为六经内容,作者未遵原文次序,而以六经症状分篇归类加以论述。卷十六包括阴阳易、瘥后劳复食复、妇人伤寒等篇,并附入《金匮》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四篇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伤寒论纲目》为清代名医沈金鳌撰著。《伤寒论纲目》内容以仲景原文为纲,选取历代医家经典论述为目,间附己见。全书分十六卷,卷首为总论,分述六经主证、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卷一至卷十五为六经内容,作者未遵原文次序,以六经症状分篇归类加以论述。卷十六包括阴阳易、瘥后劳复食复、妇人伤寒等篇,且附入《金匮》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四篇内容。十六卷卷末为平脉、辨脉篇内容,作者仅取魏荔彤《伤寒论本义》加以诠释。全书经纬分明,条理清晰,言语中肯,大有裨于《伤寒论》的研究学习。 《伤寒论纲目》的作者是沈金鳌。 目录 自序 凡例 卷首 总论 脉症总论 六经主症 阴阳 附录:楼氏节候用药 附录:李氏大法 表里 表症 里症 半表半里症 表里俱见症 无表里症 传变 愈解 卷一 太阳经症 太阳经脉 附:东垣辨脉 风伤卫寒伤营 附录:胃风论 附录:伤风见寒、伤寒见风论 发热 卷二 恶热 恶寒 恶风 振战傈 身热恶寒身寒恶热 热多寒少 下之热不退 头痛项强 头眩郁冒 摇头直视 附录:伤寒看目法 目中不了了 卷三 身摇 身痒 身疼 百节疼痛 筋惕肉瞒 附录:筋骨四肢辨 胁痛 ……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伤寒论纲目/伤寒论注十人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清)沈金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3401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5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78 |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3 |
| CIP核字 | 2009130526 |
| 中图分类号 | R222.2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12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3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6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