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折桂令丛书”写的都是当下京剧舞台上最知名的红角,还有那些最能代表他们艺术水平与成就的好戏。角是好角,戏是好戏,好角之所以成为好角,是因为他们演的好戏,打动了舞台下无数观众;好戏之所以成为好戏,很大程度,是由于好角的演绎。好角让好戏熠熠生辉,好戏激发出好角身体与心灵的潜力。
这本《孟广禄和他的戏》(作者朱秀亮)写了孟广禄的故事。
图书 | 孟广禄和他的戏/折桂令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套“折桂令丛书”写的都是当下京剧舞台上最知名的红角,还有那些最能代表他们艺术水平与成就的好戏。角是好角,戏是好戏,好角之所以成为好角,是因为他们演的好戏,打动了舞台下无数观众;好戏之所以成为好戏,很大程度,是由于好角的演绎。好角让好戏熠熠生辉,好戏激发出好角身体与心灵的潜力。 这本《孟广禄和他的戏》(作者朱秀亮)写了孟广禄的故事。 内容推荐 这套“折桂令丛书”写的都是当下京剧舞台上最知名的红角,还有那些最能代表他们艺术水平与成就的好戏。 这本《孟广禄和他的戏》(作者朱秀亮)写了孟广禄的故事。 《孟广禄和他的戏》包括“千古忠臣难见信——京剧《姚期》”;“为黎民无一日心不愁烦——京剧《铡判官》”等内容。 目录 千古忠臣难见信 ——京剧《姚期》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京剧《铡美案》 为黎民无一日心不愁烦 ——京剧《铡判官》 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 ——京剧《赤桑镇》 怕死焉能侍奉当今 ——京剧《打龙袍》 老将军你何必身背荆杖 ——京剧《将相和》 窦尔敦在绿林谁不尊仰 ——京剧《连环套》 铜锤三点谢国太 ——京剧《大探二》 试读章节 或改编于传统剧目,或移植于兄弟剧种精品,或因深谙中国戏曲艺术规律的名家创作,或由舞台经验丰富、艺术感悟力和创作力均不俗的艺术家琢磨,总之,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十多年间,曾出现过戏曲创作的一轮高潮,为当今的舞台增添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如果以剧目演出、流传的广泛程度为标准,这一时期不啻为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辉煌的一段。此后,除了样板戏,能够流传的新剧目屈指可数。 《姚期》一剧便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初始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夕,裘派花脸创始人裘盛戎在多年演出老剧目《草桥关》艺术积累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了姚期这一人物的可塑性,创作了《姚期》。在剧本上,他大刀阔斧删减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场子,从情节上突出了姚期这一主要人物;在演唱艺术方面,依照姚期一代名将、辅汉老臣的身份,创造了感情适当而充沛的唱腔与念白;在表演上。裘先生既遵守程式又不落俗套,结合人物感情.在上下场、上马下马、跪拜等细节上创造了优美的身段。后经舞台实践,继续精进,将脱离剧情的武戏情节删去,成为现今得见于舞台的《姚期》这一出净行的精品大戏。 由于裘盛戎自点滴细节处不遗余力地精心创作,《姚期》结构紧凑、唱念并重,可谓是裘先生自成一派的经典之作,成为裘派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姚期》在唱念上如一篇惜墨如金的文章。主要人物姚期没有一组超过六句的唱段,全剧中姚期的唱段也不过三十几句而已;唱腔铿锵凝重.除一段“西皮”唱腔之外,其他唱段的板式全部是“二黄”.且只有【原板】、【散板】、【摇板】,并不花哨;念白删繁就简,精当简练。但好戏贵精而不在长.与人物众多、情节繁复的大戏相比,不足两个小时的《姚期》堪称精品。 《姚期》是裘盛戎最喜欢的剧目.他曾在1963年发表文章《千锤百炼.博采众议——谈(姚期)的修改》。他说: 喜欢这出戏.不单是因为它伸张了正义,歌颂了正直忠良.鞭挞了奸佞、邪恶,更重要的是剧作者以饱满的情绪.丰富的热情.刻画了姚期、马武等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也塑造了鄣荣、郭妃等一些奸恶小人的形象。矛盾冲突是那么尖锐.是非曲直是那么鲜明。全剧结构严谨,场次不多,唱念精练。每个人物的每句唱、念,那么扣着人物性格,关系故事发展.它还有另一个最大特色.是把每个人写得都留有表演余地,蕴藏着可挖掘的潜力,给演员有实战的机会.给表演留下了广阔的天地 不仅是裘先生的舞台表演.连同他对《姚期》中正确权威的分析.皆为裘派传人继续鳗造姚期的圭臬。现在,《姚期》一剧几乎成为裘派传人艺术是否纯正精良的试金石。 《姚期》取材于传统剧目《草桥关》的头二本。 《草桥关》是一部描写东汉光武帝刘秀与姚期、马武、邓禹等众臣子之间恩怨故事的连台本戏。剧作家、表演者又据此剧改编,或择取其中一段单独上演了不同剧目,如以刘秀为主的《上天台》、《打金砖》,以马武为主的《蓝逼宫》,《姚期》一剧亦源于此。由于剧情来源相同,因此不同剧目的情节往往大同小异。 如果对中国戏曲略有了解,就会发现,大致相同的故事情节,经常因流派的不同或突出的主要人物不同而产生相异的剧目。也因此,不同剧目的艺术展现有天壤之别,最知名的如《搜孤救孤》和《赵氏孤儿》,如三国故事《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赤壁之战》与《赤壁》。 同样是姚刚打死太师的情节,在《上天台》中,表现了_一个胸襟宽广的优秀帝王刘秀,他念姚期有功于国,从轻发落,仅发配了姚刚,姚期继续在朝为官;还听从忠臣谏言,愿意减少饮酒作乐,多上朝理政。相比之下,《打金砖》显得无比惨烈,非但姚家满门抄斩,马武金砖闯宫谏奏无效,亦碰死宫门,邓禹等其他保奏的二十多名臣子也没能逃过刘秀酒醉后的昏聩旨意,同赴了阴暂。虽然酒醒之后的刘秀,悔恨交加,往太庙祭奠忠魂,但是,形象上已经与明君相去甚远了。P1-3 序言 这套书写的都是当下京剧舞台上最知名的红角,还有那些最能代表他们艺术水平与成就的好戏。角是好角,戏是好戏,好角之所以成为好角,是因为他们演的好戏,打动了舞台下无数观众;好戏之所以成为好戏,很大程度,是由于好角的演绎。好角让好戏熠熠生辉,好戏激发出好角身体与心灵的潜力。 于是,把好角和他们演的好戏融为一体,如此好角会在观众记忆中变得更加具象、鲜活、生动。 写的是好角好戏,就想找个曲牌作为丛书的名称。这些好角都是他们所在行当中的翘楚,这套书的设计与文字又那么精巧可人,于是决定选用“拆桂令”。 可惜白了点。白就自吧,意到就好。 傅谨 2012年5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孟广禄和他的戏/折桂令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秀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05409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2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21.2 |
丛书名 | |
印张 | 4.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01 |
宽 | 121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