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烟村几家人
内容
编辑推荐

《烟村几家人》由唐维民编著。

浮生苦梦,六十载的时光流水,从青春到暮年,风雨雷电的人生路上,朝夕晨昏,几多榜徨,几多惆怅;唯这江山社稷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感怀弥深,有欣喜和慰藉,也有不屑和忧虑……把自己生活在这寻常巷陌中、亦蒲柳人家里的凡尘琐事采撷下来;让热爱生活的人们有闲时,欣解这方土地上曾经的境况。莫使年华空虚度,丝责所尤。

拂去叙事虚尘,留痕生活的实迹,谁个解得那字里行间外的心涵?

内容推荐

《烟村几家人》由唐维民编著。

《烟村几家人》收录了《军婚》、《留影》、《交班》、《说案》、《北海行》、《秋到大纵湖》、《校园遐想》、《西水流年》、《律师》、《喝酒》、《烟村几家人》、《串场往事》、《两代人》、《钱忙》、《还梦扬州》、《难忘喋血此河山》等十六部短篇小说作品。

目录

军婚

留影

交班

说案

北海行

秋到大纵湖

校园遐想

西水流年

律师

喝酒

烟村几家人

串场往事

两代人

钱忙

还梦扬州

难忘喋血此河山

试读章节

军婚

2011—6—26

又是新月初上时,在河关镇的码头下船,已是晚上八点多了,穿过灯影稀疏的小街,从西渡口过了青草河,踏在故乡的土地上-,褚新提着两只旅行包,朝着迷蒙夜色的乡间小径徒步南行,还有六七里的的就到家了。

薄雾晚风趁步忙,乡音醉人稻花香。

路边竹篱茅舍外,谁家小犬夜汪汪。

当年离开时,是乡亲们敲锣打鼓送行到镇上,是朝夕相处的家乡姐妹们把我们参军的人送上轮船。从弦窗挥手间一别,离开家乡至今不知不觉已有八个春秋。一同远足的战友们或早或迟都陆续探亲、回乡,自己却日月蹉跎,至今日方得归来,双亲弟妹是望眼欲穿,昔日光阴等闲度,送别后的乡亲们都好吗?姐妹们还好吗?

当年的乡村交通不便,每天唯一的一班客轮从县城经公社所在地的镇上,再南去盐城,从那里乘汽车可到江南各市和南京。

褚新参军先到华北、后去西北,在那茫茫戈壁的深远处,一晃就是多年,人生的青春年华就在那风沙、帐篷、红柳中度过。

绵绵的乡情、长长的思念,今日终于回来了。

荒漠中堆山凿湖铺路建房,硬是在什么也没有的不毛之地造就了一片城市。数载的日夜奋斗,一群献身国防事业的人们,人生美好时光就在风砂漫天、碛石乱跑的荒漠中拚搏,创出的是中华民族史上又一伟大的奇迹,一举改变了共和国的世界地位,健儿们被风干得又黑又瘦,双手如树皮般粗裂,可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和神圣感。

褚新带领全连战友,人歇车不停,车停人不歇,顶着平均十级以上风沙,冒正负四十多度的酷热和奇寒,经历了几多狂风沙暴、几回生死临界,辜负青春男儿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终于看到了蘑菇巨云翻滚、东方红响彻太空……那就是对每个大漠健儿们的最高奖励:值得!

这次拖延太久的探亲假终于成行,临行前给家里发了封电报,还不知收到了没有?

临时在军人服务社称了些糖果、香烟、伊拉克密枣、罐头等,还有发的几双军鞋和衣服,都是当时社会上比较稀罕的东西,(有些是早就准备好的)装了两大包——八个年头了,第一次走出这戈壁瀚海,千里迢迢探家,也是人生大事一件。

赶忙开好了通行证,向指导员和副连长简单交待工作,从炊事班抓了几个馒头和榨菜,爬上铁皮罐车连夜出发,就在车厢板的草垫上盖着大衣、和身而睡。当火车加速发出均匀铁轨撞击声时,激动的心情才放下来——终于探家成行了。

前几次也都是临上车时,情况有变,假期取消。军人吗,以身许国,服从命令为天职,个人事再大是小;国家事再小是天。虽身在大漠深处,与世人隔绝,却对国际上的风云变幻特别敏感。一封书信发出前要经过捡查,只纸片言都有可能就是高等机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

每个人都会自行遵规守律,不但不怕麻烦,而且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多么重要,因此再苦再累也能克服,一种庄严而神圣的自豪感充塞心中。

直至今日终于坐上了回乡的列车,心早以飞向了久违的故乡——那风车翻转、万顷稻香的江淮大地;那春风杨柳、那碧水桃花的苏北水乡。  离别得太久,思念愈切,平时施工紧、任务重无暇去顾及。在铁轨撞击声中,在这简陋的铁皮罐车里,就只身一人时,才有时间想起正在奔赴的遥远家乡。

快三十岁的人了,仍孑然一身,父母来信说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学有的孩子都上学了,自己的大弟弟也结婚生子了。言下之意:革命工作再忙,也要解决个人问题,应该公私两兼顾……这些道理何尝要父母告知?自己一连之长,做同志们工作不知讲过多少遍……身不由己,各人情况有所不同,也只是没办法的事。

军人的婚姻:浪漫的不多,苦涩的却不少,自己就在其中。

今天终于成行了,一切的问题这一回该有个结果了。

曾经送自己参军的几个姐妹,有的已是绿树成荫;有的已春风结子;有的多年不知信息了。心里的那个她,也曾有过相慕相知,偕肩携手、树影月下。参军后也有书信往来,期待她一句话,始终暧昧不明,后将她父亲言语写在信中:必须提干才可。

那个年头,从军路上,人才济济,千军万马在过这独木桥,几个能走出农门,谁都梦想的事,谁也前途莫测,作为谈婚条件,如此现实,未免残酷。自知无望提干,也无颜与彼维持,自惭止步,断了信讯。多年已过,想必也早心怡乘龙,还念此什么,否则不至于今日如许凄清、几多倜伥。难得今晚独自一人,思绪绵绵,在车厢的摇晃声中,渐入了梦乡……

当一觉醒来已是清晨八点,翻身坐起,火车依旧在匀速奔驰,拉开铁皮窗,天已大亮,看车外景色仍是昨晚地形,一望无垠的茫茫戈壁,瀚砂如海,碛石成浪,远接天边,仿佛一夜未行仍是原地一般……

直到中午,终于望到了祁连一脉,白皑皑崇岭连绵高低起伏在南天一抹,渐行渐近;车临时停在红柳小站加水,褚新拉开车厢大门,跳下来活动一下身体……孤零零三间座北面南的站房,三股道叉,三位工人师傅,他们却是褚新所在驻地最近的邻居;虽然互不认识,但都知道些彼此,便主动点头示意,感到十分亲切,是多年来第一次才见到的驻地以外的人啊。

别看这座无法再简陋的小站,却有两件沿线独特的‘风景’而闻名暇尔。

P1-3

序言

与共和国同龄的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曾经是最幸福的象征,是幸运的一代人。

他们是伴随着新生的共和国一起成长;生活在幸福美好的阳光里,同时也经历了风雨磨炼;在身体发育期碰到了饥饿——那是让当今人们无法想象的一段令人可怕的时光。

在上学求知的黄金时间,学校都停课闹革命……高校几年停招,已注定他们这批“老三届”与大学无缘。

离家别亲、上山下乡……在车站码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彩旗和标语敲锣打鼓地送走了一批一批又一批,疆、蒙、云、贵、黑龙江……在荒村野舍里的那劳累、艰苦、无助的农村生活,拆磨着正十八九岁的他(她)们……十载青春梦幻般的时光、火热的革命激情和理想主义,被现实的残酷折磨得雨打风吹去。

当他们落实政策回城时,借住在弄堂里的筒子房、过道间、阁楼下,安下一张睡铺时,远方那个可怜的家已不复存在了……

在街道里、集体厂、环卫处、搬运站等等,刚刚有了属于自己那份工资时,又到了“砸铁饭碗”的时代;那个让千百万人惊心的“下岗”又摊上了他们这既无技术又无专长,而年龄已偏大的这代人头上了——他们仿佛又是不幸的一代人!

如今的磨难已经过去,他们尽管经历了各自有着不同人生轨迹,绝大多数人还是靠一份养老金生活着;回首那不堪的往事,如烟似雾般随着岁月年深,慢慢地淡去;唯那三年困难(又何止是三年)时期、文革中、知青点、下岗时……至今也未弄清今生是怎么一回事?

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农民的儿子,肆业、回乡、从军、戍边、转业……进入中年时光,守着一份工资谋生养家。

到了这般年月,对人生有着独到的感悟;平民百姓芸芸众生,犹如江淮水乡茂密无垠的漫野蒹葭,同是根土一族,个中的喜、怒、爱、恨,体现的是百姓心声、草芥情怀,表达的是民心、民情、民愿。

浮生苦梦,六十载的时光流水,从青春到暮年,风雨雷电的人生路上,朝夕晨昏,几多榜徨,几多惆怅;唯这江山社稷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感怀弥深,有欣喜和慰藉,也有不屑和忧虑……把自己生活在这寻常巷陌中、亦蒲柳人家里的凡尘琐事采撷下来;让热爱生活的人们有闲时,欣解这方土地上曾经的境况。莫使年华空虚度,丝责所尤。

拂去叙事虚尘,留痕生活的实迹,谁个解得那字里行间外的心涵?

2012—4—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烟村几家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维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6043592
开本 16开
页数 3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0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