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民琵琶文论集》是作者陈泽民在演奏与教学实践中思考的一些问题,其中涉及琵琶工尺谱中的命调体系、调名的由来及琵琶曲演奏音律;琵琶发展的历史、阮咸与曲颈琵琶的关系;琵琶左、右手的演奏技法,刘天华、卫仲乐、阿炳的演奏技法与风格;对传统琵琶乐曲的演奏风格的探讨;对琵琶演奏传承发展历史中的一些史实的探讨与争论等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乐界在这一历史阶段对琵琶这件乐器及其演奏风格、技法等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研究,作者所探讨的问题在当前仍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图书 | 陈泽民琵琶文论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泽民琵琶文论集》是作者陈泽民在演奏与教学实践中思考的一些问题,其中涉及琵琶工尺谱中的命调体系、调名的由来及琵琶曲演奏音律;琵琶发展的历史、阮咸与曲颈琵琶的关系;琵琶左、右手的演奏技法,刘天华、卫仲乐、阿炳的演奏技法与风格;对传统琵琶乐曲的演奏风格的探讨;对琵琶演奏传承发展历史中的一些史实的探讨与争论等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乐界在这一历史阶段对琵琶这件乐器及其演奏风格、技法等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研究,作者所探讨的问题在当前仍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目录 前言 近代工尺谱中“正宫调”、“小工调”的调名来由,及旧琵琶工尺谱中多种命调体系研究 琵琶左手若干演奏技法之我见 琵琶右手若干演奏技法之我见 《浦东琵琶谱》年代考 关于传统音乐演奏的风格问题杂谈 对林石城先生《三点说明》的意见 从《十面埋伏》乐谱版本看流派的衍变 释刘天华琵琶谱指法“勺” 传统琵琶的四宫调与“八音之乐”的关系 汪派对现代琵琶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学习卫仲乐教授琵琶演奏风格的点滴体会 读《关于<月儿高>》及《谈谈<月儿高>》后联想到的一些问题 写在出版之前 曹安和先生的琵琶教学及对我的师生情谊 浅说三大律制的音律比较 对旧制琵琶七品特殊音高的探讨 传统琵琶乐器的音律与琵琶曲演奏音律问题的探讨 续谈演奏传统琵琶曲在不同调式中,各级音位须调整音分值的比较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谈阿炳演奏《大浪淘沙》的演奏风格 关于《歌舞引》的读谱与演奏技术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有关琵琶谱《檀槽集》资料信息的研究 对《一素子琵琶谱》的质疑 对汪昱庭先生师承的探讨 有关近现代琵琶资料中的正误辨——还资料的历史原貌 探讨琵琶曲《海青拿鹤》标题误写的缘由 介绍琵琶曲《剑阁闻铃》 话说琵琶 1953年阿炳录音记实——谈《江南民间艺人——瞎子阿炳》中的误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陈泽民琵琶文论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泽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6514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7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74 |
| CIP核字 | 2013023474 |
| 中图分类号 | J632.3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