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吴相洲主编的《学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囊括了中国本土各个区域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乐府歌诗艺术,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歌诗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研究。
图书 | 乐府学(第9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吴相洲主编的《学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囊括了中国本土各个区域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乐府歌诗艺术,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歌诗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研究。 目录 乐府学会成立专题 嘉宾致辞 乐府学会工作报告【吴相洲】 “乐府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向回】 文献研究 围绕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长谷部刚】 《歌录》佚文的辑校及有关问题【李】 《乐府杂录》校勘二则——兼及梨园、教坊分和之沿革【亓娟莉】 汲古阁刻印本《乐府诗集》一百卷经眼录【彭令】 音乐研究 音乐文学视野中的汉乐府诗本体特征【杜运通】 南宫翼为天乐府与《远游》的音乐书写【王德华】 琴歌——歌诗的一个重要领域【李健正】 儒士琴的流浪——隋代文中子王通家族之琴【沈冬】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歌乐传唱探讨【游素凰】 文学研究 傅玄鼓吹曲辞的继承与新变——兼论西晋鼓吹曲的雅化【张梅】 陆机的“百年歌”考【佐藤利行】 读乐府诗札记【杜贵晨】 春天之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生成及其诗学意义【廖美玉】 论盛唐郊庙歌辞【雷乔英】 李白“乐府诗”押韵的音律之研究【耿志坚】 论白玉蟾的乐府诗创作【刘亮】 韩国乐府诗的演变与特征【金昌】 新书评介 “乐府诗要素研究”丛书评介【韩宁】 “乐府诗断代研究”丛书评介【曾智安】 《乐府歌诗论集》述评【吴振华黄金灿】 理解乐府诗的重要途径——评向回《乐府诗本事研究》【何江波】 学会纪事 乐府学会机构名单 乐府学会理事简介 乐府学会筹备申请纪事【张煜】 九十九泉草原即兴【曾永义】 《乐府学》稿约【本刊编辑部】 勘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乐府学(第9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相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584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3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2 |
CIP核字 | 2014063262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