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出版社编的这本《故宫答问(郑欣淼访谈录)》是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郑欣淼先生主持故宫博物院十年工作的媒体访谈集。共4辑50篇,第一辑,27篇,是关于故宫及故宫博物院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故宫管理者的责任,应有的胸怀、眼光及一些具体的措施,反映了故宫保护的新理念与博物馆建设的新的进步;第二辑,14篇,关于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与合作;第三辑,2篇,关于2011年故宫博物院一些新闻事件的访谈;第四辑,7篇,重点是作者个人的经历、生活、爱好等。
图书 | 故宫答问(郑欣淼访谈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故宫出版社编的这本《故宫答问(郑欣淼访谈录)》是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郑欣淼先生主持故宫博物院十年工作的媒体访谈集。共4辑50篇,第一辑,27篇,是关于故宫及故宫博物院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故宫管理者的责任,应有的胸怀、眼光及一些具体的措施,反映了故宫保护的新理念与博物馆建设的新的进步;第二辑,14篇,关于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与合作;第三辑,2篇,关于2011年故宫博物院一些新闻事件的访谈;第四辑,7篇,重点是作者个人的经历、生活、爱好等。 目录 序言 第一辑 故宫的胸怀 故宫要有自觉的文化承担 故宫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宝库 “故宫是有灵性的” 永远的故宫开放的故宫 故宫之旅 郑欣淼:守望故宫 “问答神州”之郑欣淼 寻幽探胜说故宫 认识故宫 郑欣淼:守护国人的文化宝库 守望故宫:视国宝为生命 一杯咖啡打不倒中华文化 大哉故宫:阎崇年对话郑欣淼 故宫保护需要社会的支持 保护一个完整的故宫 故宫要有“营销”的态度 “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故宫掌门人详揭紫禁城家底 交出一份合格的故宫财产账 故宫博物院院长盘点故宫“家底” 故宫和卢浮宫:欧亚两端的对视与交集 博物馆姓“文”不姓“钱” “故宫学”的视野和梦想 故宫学的七载光阴 古老的故宫年轻的故宫学 以学术研究推动故宫发展 以开放理念完善公众服务 第二辑 两岸故宫之“脉” 相同的根脉共同的心声 架起两岸故宫交往之桥 故宫学:搭建两岸合作的“虹桥” 穿越一个甲子,我们深情相拥 郑欣淼:两岸故宫就像一家人 故宫博物院有两个,但故宫只有一个 两岸故宫交流需有更多智慧 打开皇宫之锁细数千年文物宝藏 郑欣淼:两岸故宫何时彻底“融冰”? 当故宫再次遇见故宫 故宫两岸沧桑六十载:否极泰来同人大有 故宫学是两岸故宫交往的深层力量 郑欣淼:两岸故宫重走南迁路的台前幕后 第三辑 打开故宫“十重门” 故宫的“多事之秋”:想象与现实 第四辑 坚守·继承·发展 郑欣淼:我这辈子恐怕和故宫脱不了干系 郑欣淼:故宫是我的最后一站我将全身心投入其中 故宫的守护者 一路书香一路歌 诗人郑欣淼:感时赋事吟心声 斑斓岁月诗意人生 编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故宫答问(郑欣淼访谈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故宫出版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故宫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4055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4-03-01 |
首版时间 | 2014-03-01 |
印刷时间 | 201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14 |
CIP核字 | 2014011816 |
中图分类号 | G269.263-44 |
丛书名 | |
印张 | 3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66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