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语故事(少年版全彩本)/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成语的结构多为四字格,形式简洁,含义深刻。成语的来源很多,有的出自古代诗文,有的出于口头俗语,有的出自古代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典故等等。有一些成语,特别是源于故事、典故的成语,往往从字面上看不出它的意思,只有知道它的来历,才能把它弄懂。例如“名落孙山”、“杯弓蛇影”、“风声鹤唳”等等。

徐尚衡主编的《成语故事(少年版全彩本)》收有常见的成语故事两百余则,故事性很强,这对于青少年读者学习、理解、掌握一些常见成语,进一步提高学习成语的兴趣,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

内容推荐

徐尚衡主编的《成语故事(少年版全彩本)》是经典名著的普及性读本。

《成语故事(少年版全彩本》遴选古今中外最经典的成语故事,是人类文化中的不朽之作,蕴蓄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无论是在艺术性还是在思想性上都熠熠生辉,给成长中的孩子们精神上的鼓舞与启迪。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前提下、针对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进行适当的改写。

目录

按图索骥/1

拔苗助长/3

百步穿杨/3

半途而废/6

杯弓蛇影/7

背水一战/8

比肩继踵/9

髀肉复生/10

别无长物/11

不得要领/11

不寒而栗/12

不名一钱/13

不欺暗室/1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6

才高八斗/17

沧海桑田/18

车水马龙/19

程门立雪/20

赤膊上阵/22

出尔反尔/23

出人头地/24

初出茅庐/26

楚材晋用/28

唇亡齿寒/29

大义灭亲/30

待价而沽/31

得陇望蜀/32

得心应手/33

得意忘形/35

貂裘换酒/37

东窗事发/38

东山再起/39

东施效颦/40

对牛弹琴/41

对症下药/43

咄咄逗人/44

咄咄怪事/45

非驴非马/46

分道扬镳/47

分庭抗礼/48

风声鹤唳/49

风马牛不相及/50

奉公守法/51

釜底游鱼/52

负荆请罪/53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54

改过自新/55

甘拜下风/56

高山流水/57

刮目相看/58

管鲍之交/59

鬼斧神工/60

害群之马/61

邯郸学步/62

汗流浃背/63

沆瀣一气/64

涸辙之鲋/65

鹤立鸡群/66

后来居上/67

后生可畏/68

囫囵吞枣/69

狐假虎威/70

画饼充饥/71

画龙点晴/72

画蛇添足/73

淮橘为枳/74

黄梁美梦/75

讳疾忌医/76

鸡鸣狗盗/77

既往不咎/78

家徒四壁/79

价值连城/80

见猎心喜/81

渐入佳境/82

江郎才尽/83

狡兔三窟/84

揭竿而起/85

结草衔环/86

捷足先登/87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88

锦囊妙计/89

惊弓之鸟/90

井底之蛙/90

酒池肉林/91

居安思危/92

开卷有益/93

开门揖盗/94

刻舟求剑/95

空中楼阁/96

口蜜腹剑/97

胯下之辱/98

困兽犹斗/99

滥竽充数/100

狼子野心/101

老马识途/102

老牛舐犊/103

乐不思蜀/104

乐极生悲/105

利令智昏/106

励精图治/107

梁上君子/108

两虎相斗/109

论功行赏/110

洛阳纸贵/111

买椟还珠/112

芒刺在背/113

盲人摸象/114

毛遂自荐/115

每况愈下/116

米珠薪桂/117

名落孙山/118

目不识丁/119

沐猴而冠/120

南柯一梦/121

南辕北辙/122

囊萤映雪/123

乌尽弓藏/124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125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126

鹏程万里/127

破釜沉舟/128

剖腹藏珠/129

奇货可居/130

歧路亡羊/131

骑虎难下/132

杞人忧天/133

前倨后恭/134

钱可通神/135

黔驴技穷/136

曲突徙薪/137

人面兽心/138

试读章节

杯弓蛇影

汉代的应郴,曾为汲县(现河南新乡)县令。有一天,他请县主簿杜宣喝酒。

宴席设在大厅里,厅堂的北墙上挂着一张弓,由于光线折射的缘故,酒杯里倒映着弓的影子,杜宣看见了,以为是一条小蛇在里面游动。应郴是他的顶头上司,他不敢声张,应郴向他敬酒,他也只好硬着头皮喝下去。仆人斟上第二杯,他又看见一条小蛇,应郴请他再喝,他借口身体不适,起身告辞。

杜宣回去之后,觉得肚子痛,心里暗暗想道:莫非是喝下去的那条小蛇在肚子里作怪?他越想越害怕,肚子也越痛越厉害。

家里人见他一下子病倒了,连忙请医生来诊治,几帖药服下去,一点儿也不见效。他的肚子痛一阵、好一阵,痛得厉害的时候,好像蛇在肚子里要把肠子咬断。

应郴几天没有见到杜宣,便到他家里去看望。杜宣听说县令来了,挣扎着让人搀扶着走了出来。应郴见了他大吃一惊,怎么几天没见,便成了这个模样?细细问他生的什么病,他吞吞吐吐地把酒里有蛇的事说了出来。

回去之后,应郴越想越奇怪,好端端的酒,里面怎么会有蛇?他在大厅里走过来走过去,无意间看到那张弓。应郴有点儿明白了,连忙坐在那天杜宣坐的座位上,斟上一杯酒之后,果然看见酒杯里有弓的影子,那影子一晃一晃,就像一条小蛇在里面游动。

他连忙让人用车子把杜宣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座位上。给他斟上酒之后,应郴问道:“你看看酒杯里有没有东西?”杜宣看了一眼,吓得脸色煞白,结结巴巴地说:“里面有条小蛇。”应郴把北墙上的弓取下,说:“你再看看,酒杯里有什么没有?”杜宣小心地看了一眼,有点儿奇怪,说:“里面的蛇没有了。”应郴又把弓挂上,说:“你再看看。”这一次杜宣看到应郴把弓挂上去,什么都明白了,肚子也顿时不痛了。病因找到了,还要治什么?杜宣的病一下子就好了。

这条成语出自汉·应劭《风俗通·世间多有见怪》,比喻疑神疑鬼,自己吓唬自己。

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韩信接受汉王刘邦的命令,率领一万多人马攻打赵国。赵王亲自率领二十万人马守在险要之处,阻击韩信率领的汉军。

赵军不仅人马众多,在数量上占有压倒优势,而且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坐等韩信领兵到来。汉军处处被动,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韩信清楚地知道,硬打硬拼是赢不了的,只有出奇兵,才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决战的前一夜,韩信挑选了两千名骑兵,让他们每人带上一面红旗,从小路哨悄爬上敌人大营后面的小山埋伏下来,命令他们:“等到敌人全体出动冲向我们的时候,你们迅速攻进敌人的大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我们的红旗。”韩信自己率领一万人马,背靠着滚滚大河,摆开了阵势。

天亮决战时,赵王看到韩信摆开的阵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是布的什么阵,简直是找死!

赵军蜂拥冲杀过来,汉军官兵只得拼命抵抗。前面是强敌,后面是大河,不拼命杀敌,只有死路一条。赵军人马虽多,也久久不能取胜。赵王命令大营里的赵军全体出动,准备一举歼灭汉军。

大营里的赵军立即出动,奔向河边的战场。埋伏在山上的两千名骑兵飞一般冲下山,攻进赵军的大营。他们迅速把赵军的旗帜拔掉,大营里到处都飘起汉军的红旗。

河边的赵军见大营里都是汉军的旗帜,以为汉军的援军到了,一个个惊恐万分,一下子就乱了阵脚。韩信指挥军队趁机猛攻,两千骑兵又从大营里冲出来,汉军前后夹击,把赵军彻底击败。

战斗结束以后,有人问韩信,为什么要背水布阵。韩信回答说:“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官兵们的侥幸心理,为求取生存而奋勇杀敌。不然的话,怎么能以一万多人马击败二十万赵军!”

这条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与敌人决一死战。水:大河。

比肩继踵

有一次,齐国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为了侮辱齐国、羞辱晏子,特地让人在大门边开了一个小门,让人带领矮个子晏子从那里进去。晏子站在那里没动,说:“出使狗国,才从狗洞里进去。现在我出使的是楚国,怎么能从狗洞里进去?”

楚王听了禀报,非常后悔,本来想羞辱晏子,现在反而让晏子得了便宜。他连忙叫引宾官改换路线,领着晏子从大门进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说:“难道齐国真是没人了,只能派先生来做使者。”

晏子说:“齐国都城居民上万户,要是大家一起张开袖子,能把太阳都遮住;要是一起挥洒汗水,就像是下雨。街上行人太多,肩挨着肩,脚挨着脚,怎么能说没有人?”

楚王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让你这么个人当使者?”

晏子说:“齐国派遣使者,根据不同的情况派遣不同的人。有才有德的人,派遣到有才有德的国君那里去;无才无德的人,派到无才无德的国君那里去。我最没有才能,品德也最不好,所以只好出使楚国了。”看看,楚王又是自找没趣。

这条成语出自《晏子春秋·杂下》,形容人多拥挤。成语“挥汗成雨”,也出自这里,意义和“比肩继踵”相同。另外,“比肩继踵”也可说成“肩摩踵接”。踵:指脚后跟。

P7-9

序言

什么是成语?成语是表达一定意义的现成的词组、短句。在中华民族的语言宝库中,成语十分丰富。

成语的结构是凝固的,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例如成语“一字千金”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好,但能不能说成“一字万金”呢?“万金”不是比“千金”更值钱吗?那可不行。这条成语出自一个故事:战国时的吕不韦把门客写的《吕氏春秋》公布出来,让大家提意见,说:“谁要是能给这部书改动一个字,就赏给他千金。”结果,没有一个人去改。知道了这个故事,就会懂得为什么不能把“一字千金”说成“一字万金”了。

成语的意义也是凝固的,不是几个词意的简单的相加,比如说“高山流水”,不是描写风景,是比喻“音乐高妙”或者“知音、知己”,它出于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古时候,有个人叫伯牙,有个人叫钟子期,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欣赏琴声。伯牙弹琴表达的内容,钟子期在欣赏时都能辨别出来。

成语的结构多为四字格,形式简洁,含义深刻。成语的来源很多,有的出自古代诗文,有的出于口头俗语,有的出自古代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典故等等。有一些成语,特别是源于故事、典故的成语,往往从字面上看不出它的意思,只有知道它的来历,才能把它弄懂。例如“名落孙山”、“杯弓蛇影”、“风声鹤唳”等等。

本书收有常见的成语故事两百余则,故事性很强,这对于青少年读者学习、理解、掌握一些常见成语,进一步提高学习成语的兴趣,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语故事(少年版全彩本)/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尚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74631
开本 16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2013156772
中图分类号 H136.3-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