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卫编著的《书业问道(杨红卫书业文选2)》思考着中国出版业改革的微观与宏观,思考着中国出版乃至世界出版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变化,本书是一部“文理俱佳而又生动可读”的论文集,值得每一个置身于或者是关心中国出版业的人一读。
图书 | 书业问道(杨红卫书业文选2)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红卫编著的《书业问道(杨红卫书业文选2)》思考着中国出版业改革的微观与宏观,思考着中国出版乃至世界出版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变化,本书是一部“文理俱佳而又生动可读”的论文集,值得每一个置身于或者是关心中国出版业的人一读。 内容推荐 杨红卫编著的《书业问道(杨红卫书业文选2)》是继《书业问津——杨红卫书业文选》之后作者奉献的又一部论文集,共收录了自2004年以来所发表的论文32篇;作者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连续三届中华出版物优秀科研论文奖、五届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征文优秀论文奖获得者。 近十年来,中国出版业正在展开着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性”大改革。在中国出版业的改革进程中,作者既是践行者又是思想者,他行动着并思考着中国出版业改革的微观与宏观,思考着中国出版乃至世界出版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并发表出了与众不同韵真知灼见,有的不啻是警世钟。 《书业问道(杨红卫书业文选2)》是一部“文理俱佳而又生动可读”的论文集,值得每一个置身于或者是关心中国出版业的人一读。 目录 序 教材招标博弈观 超级大卖场,新华书店最后的筹码? 教材营销的寻租与创租 书店不是家 出版业转制,叶公好龙? 新华书店股份制改造的几个问题 职工身份置换是转换经营机制的前提 转制后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 “服务之花”怎么开? 新华书店多元化经营 难解的“身份情结” 出版物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 出版业股份制转身? 把专业做成规模 王者之痒 农村书屋是“长尾”而非“蓝海” 产品创新:文化创造商业价值 防止新华书店品牌的自我淡化 读者俱乐部是否有未来? 教材发行三人谈 教材循环使用带来的市场营销契机 我国发行集团2008年建设与发展探讨 新华书店,谁会成为整合者? 网上书店如何能赢(之一)当当是不是书店? 网上书店如何能赢(之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网上书店如何能赢(之三)一出生就衰老 发行集团2009年热点回顾与反思 出版绑上资本市场的战车 面临大变局:实体书店如何应对之 传统出版之路:镶入抑或远离 远离数字出版:实体书店的生存之解 网络书店的前世今生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书业问道(杨红卫书业文选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红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714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5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39.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