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思柴尔德在日本/罗思柴尔德家族
内容
编辑推荐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19世纪初,出身德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先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维也纳、那不勒斯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产业链,而后伴随着支援威灵顿的军队资金、淘金、开发苏伊士运河、资助铁路、开发石油等,家族不断兴盛,并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

江晓美编著《罗思柴尔德在日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罗思柴尔德在日本的故事。

内容推荐

《罗思柴尔德在日本》由江晓美编著。

罗斯柴尔德是一个发源于法兰克福的金融世家。这个家族在金融界非常出名,但在外却鲜为人知。他们的财富即使身家500亿美元蝉联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也无法比拟。罗斯柴尔德家族究竟拥有多少财富?这是一个世界之谜。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

《罗思柴尔德在日本》为“罗思柴尔德家族”系列之三,讲述了真实的犹太历史,真实的罗思柴尔德家族,真实的跨国犹太金融僭主世袭家天下政治体制的前世今生,是一本金融普及读物。

试读章节

一、官业民营与强国悖论

(一)物质世界的强大与官业民营的“强国”

市场经济中的强大,归根结底是物质世界中某一能量个体和集群的强大。任何一个放弃自身和归属集群的强大,追求异体和异体集群强大的物理存在,都缺乏持久存在的物理基础。

历史上不乏空洞华美的自毁辞藻和残酷覆灭,却无法阻止自毁现象的不断重现。代理人政治和代理人资本是单一集团乃至违背一切能量存在发展规律的蜕变和反动。他们不是存在间的桥梁,而是能量存在中的物理自毁。

强大指个体存在或集群存在本身的强大,被吸纳、被融合的说法是失败、损失、破产、灭亡、自毁的艺术性表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所有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家存在的条件、民族存在的原因。

在物理世界中,不存在把生产力诸元的所有权、控制权交给跨国金融僭主托管的“民族经济”、“民族国家”和民族。旧殖民主义时代,买办资本缔造的局部繁荣,不过是民族经济沙漠上的海市蜃楼。

外资繁荣是跨国资本毒液注入民族经济机体后,带来的兴奋剂效应。金融僭主体制对被毒化、被入侵、被殖民的民族集群的消化期,需要100年至200年。金融僭主的通胀剥夺,必将留下一个非工业化进程的民族经济荒漠和一些负债累累的人们。

截止到2010年,日本政府的负债总额超过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两倍。日本政府预算的50%依靠借入新债,这还不包括旧债利息的归还。按照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日本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总破产的历史阶段。

按照虚拟经济学的概念,日本目前处于一个临界点。日本已经很难摆脱利滚利的虚拟负债,负债经济不可避免。几十年之后,日本经济的终点是债务利息压垮政府财政。日本政府税收、预算和国库,必须交由国际债权人“临时”托管。

日本金融溃败的种子,始于明治维新的官业民营。官业民营是罗氏买办经济学家在当时杜撰的妙语,一个公开联手外敌、私分全民财富的上层建筑,必将买办化、傀儡化、独裁化、伪民主化、金融僭主家臣化。

(二)民族契约解体

罗氏金融僭主体制的资本特征,不是社会契约的维系,而是社会契约的颠覆,其通过颠覆社会契约和扭曲市场经济秩序,榨取了无尽的财富。当今世界并非市场经济,而是罗氏家族世袭垄断的伪市场经济。

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接受了央行理论、债务货币理论、赤字国债理论,日本人民彻底丧失了日本经济的广义所有权;政治上,日本民族利益与日本官僚体系的世代契约被彻底瓦解。

这是日本上层建筑买办化、殖民化、央行化的生产力基础。

(三)永恒的负担

以罗氏为首的国际债权人集团通过日本央行的资本集团化和官业民营,在狭义层面实现了跨国银团对日本经济的所有权。这种债务货币的肮脏控制给日本民族带来了沉重的、永恒的负担。央行体制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广义财富转移机制,世世代代掠夺着日本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民族主权的流逝

日本央行财阀体制,深刻改变了日本的上层建筑、文化属性、民族特征,引发了一系列复杂和深刻的历史变化。日本上层建筑日趋表演化、买办化、工具化和全球化。

(五)生产关系刚性矛盾的隐性积蓄

日本央行资本集团的无限膨胀,巩固了跨国银团在日本的外资统治。日本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国家机器全面私有化、外资化,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通过政策调整改变的刚性世袭构架。  日本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成了一个荒诞的迷梦,社会的矛盾和不满会被轻易压制,得不到解决。扭曲的垄断利润让央行资本集团富可敌国,被财富转移的日本,必须从广义上接受这种财富转移,而没有任何调整的可能性和发言权。这种历史尺度下积蓄的刚性社会矛盾,必将达到刚性调整的临界点,不论早来与晚来,都具有战略上的不可避免性,并且与央行财阀集团的巩固和获利增长曲线趋于一致,不具备战略改变的可能性。

(六)市场经济的公正性被颠覆、私有制所有权基石被粉碎

明治维新的官业民营是央行叛国集团赤裸裸地侵吞国有资产和对外输出民族利益,这极大地打乱了日本民族自我发展的步伐,摧毁了日本社会的道德基石,建立了一个既成事实的央行财阀资本体系。

日本央行财阀体系乃至日本经济,则服务于拥有日本央行的国际债权人集团。空洞华丽的粉饰言辞,无法掩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窃国者财阀、窃米者盗贼的丑恶历史。这给日本社会留下了一道永远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市侩的宽容和时间的消磨,不仅无益于改变这一系列巨大的腐败和叛国,反而让问题逐渐复杂化。央行财阀体系有自我维系和自我巩固的内在倾向,日本央行体制和罗氏金融僭主体制的不断自我进化、巩固和完善其对日本人民的广义财富转移机制,这无疑增加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

(七)官业民营与日本近现代社会两种潜流的形成

明治维新建立的央行财阀体制,不具备广泛的社会基础。

从日本中下层来看,央行财阀集团仅仅服务于极少数央行资本世家。19世纪末,日本旧秩序被涌入的跨国资本击溃后,破产的武士、农民和手工业者,主要依靠军队和军工来获取财富。历史后果,众所周知。

今天,承受日本天文数字国债的主体,就是这些没有资本权力的人们。一碗面条卖到几千日元可以推高产值,却无法调和社会矛盾。虚拟增长不过是用于自我欺骗,实质无异于慢性自杀。日本产值虽高,这个经济体系的所有权和财富的最终分配权,却不在日本民族手中。私有化金融战的尖刀,总是让人民流血,却总打着发展民营的旗号。

P33-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思柴尔德在日本/罗思柴尔德家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晓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662095
开本 16开
页数 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160.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