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香江话民主
内容
编辑推荐

《香江话民主》由刘乃强所著,作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该书为作者长期以来对民主政治的思考的精华。全书共分为五个主题:(1)回归十五年;(2)政治与传媒;(3)经济与发展;(4)港陆关系;(5)中国模式。在上述五个主题中,刘乃强先生以冷静的思考,为读者讲述了民主政治的内涵、运作以及现实状况。究竟什么是成熟的现代社会、什么是理性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建构的议论、什么是通过和平与相互尊重的协商解决问题,正是作者希望向读者讲述的。

内容推荐

《香江话民主》由刘乃强所著,《香江话民主》为作者长期以来对民主政治的思考的精华。全书共分为五个主题:回归十五年;政治与传媒;经济与发展;港陆关系;中国模式。在上述五个主题中,刘乃强先生以冷静的思考,为读者讲述了民主政治的内涵、运作以及现实状况。究竟什么是成熟的现代社会、什么是理性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建构的议论、什么是通过和平与相互尊重的协商解决问题,正是作者希望向读者讲述的。

目录

第一章

回归十五年

1.1 本章导言/3

1.2 有言在先

——香港问题的持续诊断/11

历史契机论/11

楼市炒到七月一日/16

中央适当干预论/19

香港需要厘订新的施政哲学/23

积极不干预主义妨碍经济转型/26

《香港再出发》宣言/29

当前形势——世界篇/34

当前形势——中国篇/38

当前形势——香港篇/42

要认真学习胡锦涛主席的重要讲话/46

1.3 时代快照

——回归十五周年的剖面观察/51

气喘不过来的2叭2年/51

不能继往只好开来/56

我们是“建设派”/60

这是选举工程呀,蠢才!/63

香港社会新共识正在扩大和巩固中/67

第二章

政治与传媒

2.1 本章导言/73

2.2 热闹民主

——传媒与街头运动的问题/80

香港破坏性媒体生态不可持续/80

且将冷眼看螃蟹/84

保育和公义无分左右/89

人心思乱还是思定?/93

以脚向反对派激进说“不”/97

咨询应付不了政治斗争/101

主流开始不安和不满/105

超越“烂苹果范式”/109

2.3 议会内外

——党派政治的八卦/113

筛选是选举民主的必要程序/113

“好民主”胜“快民主”/117

茶垢神话和恶性循环的诅咒叶i/121

“三权合作论”并无不妥/125

异化了的“民主”/130

“公投起义”逼特首回应/135

民主党的困境与机遇/139

以民主法治标准检视民主党的要求/143

民主党需要认真反思/147

堆填区闹剧的教训/151

继续理性讨论政改/155

排除假议题重新聚焦“十二五”/159

跟白顶红愚不可及/163

第三章

经济与发展

3.1 本章导言/169

3.2 刻舟求剑

——种种政策和思维的老皇历/176

房地产商要自觉回馈和撤出香港/176

搞完八万五,来个八千五/180

未来更须“审时度势”/184

挑起大局 自救互助/188

高铁还须建/192

反高铁是因小失大/196

快乐的无知/200

空笼换鸟/204

官商要勾结/208

3.3 乘流而上

——泛珠三角经济融合的大格局/213

快速起动香港金融业转型提升/213

从香港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21

回复香港的流动性/228

港沪瑜亮之争/234

珠长之争/238

“十二五”考验港人的“转数”/242

回复香港希望和活力/247

未来几年的大机遇/252

不能让“十二五规划”失之交臂/257

恢复社会朝气活力 大力扶植中小企业/263

寄语年轻一代/267

第四章

陆港关系

4.1 本章导言/273

4.2 错觉桃源

——殖民地的一套世界观和中国观/282

爱国者与治港人才/282

香港推行国民教育的正反经验/289

香港没有“次主权”/294

身份认同问题的真正所在/298

国民教育是什么和不是什么/302

感觉构建现实?

 ——论港台两地本土意识(二之一)/306

以“中国模式”蒸发本土意识

 ——论港台两地本土意识(二之二)/312

反对国民教育无效/318

美国干预香港实录/322

朋友,你已受袭击/332

“胶”人“胶”语 噏得就喻/336

4.3划地自牢

——感觉良好地坐守围城/340

评“中央限制论”/340

请退回到黄线之后! /344

尾巴与狗/348

中央的“有作为”需要进一步调整/352

被牺牲的香港

 ——香港往前走系列之一/356

特首依靠谁?

 ——香港往前走系列之二/360

救救孩子还他们生路

 ——香港往前走系列之三/364

三条路线的斗争/369

第五章

中国模式

5.1 本章导言/375

5.2 展望中国

——对国内发展道路的观察/384

明天的憧憬/384

中国发展新模式/389

开启中国文化定位系统/393

民主非西方专利/397

中国能不民主吗? /401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经略2020年之指导思想/405

写在六十周年国庆前夕/414

“五四”和“德先生”/419

辛亥百年中国复兴/423

王道大国/427

港台合力推进“中国模式”/431

从香港看中共十八大/436

5.3 面对世界

——析述中国与全球形势/441

金融危机逼中国思考/441

救“实物经济”易,救“赌博经济”难/445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重温“大萧条”的一些经验教训/449

蚂蚁与草蜢

 ——金融海啸深入反思之二/453

准备战争坚持和平与发展/457

再不能继续“韬光养晦”了/461

对美欧文化的批判

 ——香港另一个需要做的示范/465

与美总领事杨苏棣谈人权/471

两希文化末路的危与机/475

试读章节

我在几年之前首先提出“契机论”,上星期我也提过,今天想正面详谈一下。

首先要指出的是,我们是中国人,但我们是生长在香港的中国人,与内地的十亿同胞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我们的行动、举止、言谈、习惯,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跟内地有显著的不同。我们如过分突出不同,很容易就偏向港独的结论,目前的隔离、对抗、筑堤的论调,都是以突出不同为重点。然而,我们如故意忽视这不同,就完全脱离现实,与内地“一刀切”,就像香港左派以前的做法,把香港的独特情况完全归并于中国整体之下,事实证明不得人心,也未必对中国整体利益有贡献。

从现实出发,我们得承认香港处于中国主流文化的边缘,处于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交汇点。我们处于这个交汇点,是边缘人,如果说我们属于中国,我们同时也属于西方;如果说我们不属于中国,同样我们也不属于西方。从中国观点看,香港是一个特别的地区;同样道理,从西方观点看,香港也是一个特别的地区。我们这些边缘人,意识中有中国的部分,也有非中国的部分。

这个边缘地区和这里的边缘人,百多年来扮演着一个中国其他部分都不能扮演的角色,单以政治方面看,它是洪秀全、孙中山、民国革命和其他政治活动的基地和跳板,政治家的避难所,也有抗战时期的特殊地位、战后的特殊地位。经济方面,大家都知道了,故不赘。

对于香港,中国主流文化及执政者从来都“又爱又恨”。这种态度,共产党政权表现得尤其明显,一方面他们论定香港是个资本主义桥头堡,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要保存它、利用它。1949年如此,韩战如此,1967年如此,现在如此,1997年之后,似乎也如此。

从中国主流文化的观点看,太接受这边缘文化,社会就要受到习染;太拒绝这文化,就必须遏止它,而殖民政府的存在,正好维持着这爱恨的平衡:因为它是由港英管的,恨极也不能改。自毛泽东以来,北京的决策人智慧地故意维持这平衡,即使在“文革”的最高潮,也不稍改,也为了这个缘故,中国长期拖延这个问题,不愿跟英国人正式谈判。  因为一改变这个平衡,马上就要面对上述的两个难题了,吸收它成为社会主义主流的一部分,固然不利;保留它资本主义的特色,也有一定的风险。特别行政区的构想,就是一句话:你不要改变我,我也不会改变你。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少了英国殖民地政府这个隔离中介,彼此一定互相渗透,互有影响,只不过大家都希望对方有节制,只做有利益、有建设性的影响而已。

主流文化太过一面倒,没有什么大好处。一个文化体系之中的创新,有两个可能性,一是主流文化自行创造,二是从外边吸收。汉族发展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就什么都具备了,成了一个走在其他文化前面几个世纪的早熟神童。正因为如此,汉族文化已开始衰老,只有打开了河西走廊,开辟了丝绸之路,长期开放地吸收西方文化,才有汉唐之盛;自宋以后,又呈枯竭,明清开始,不得不向外吸收。

几千年中国历史说明,主流文化所不喜欢的边缘文化,却是文化的活力泉源。主流文化开放地接近边缘文化,中国就会强大。一百多年香港殖民史,也出了好几个人,如洪秀全、孙中山,对主流文化作出冲击。稍后,在外国留学的另一批边缘人,掀起了“五四”运动,引进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得失,这里不讨论,但今天中国终于发觉路一定要自己走,苏联模式不成,南斯拉夫、匈牙利模式也一样不能照搬,中国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可是,同时不能把以前中国所有的、其他国家民族的经验一概不要,自己从头模索。现在要既开放吸收,又建立自己。

“97问题”在任何其他时间出现,肯定不会得到“港人治港”、制度不变的解决,就是这样问不容发的一瞬,出现了香港开埠以来最大的历史契机。两个不同的社会制度,在一国之内并存,香港向北望,中国内地这么大,尾巴摇不得狗,内地望过来,香港有这么多可资利用的地方,不会贸然改变它,彼此互相有贡献,无威胁。如果能达到一个互相容忍的新平衡,长时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长远来说,香港这边缘地区总有一天会被主流同化,但在这长期同化的过程之中,主流文化通过香港这个边缘地区,能够逐渐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这将带来一个比现时更高级的文明,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富裕之路,这并非一定是资本主义,但一定要通过它吸收养料。

P11-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香江话民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乃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849465
开本 16开
页数 4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7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678
CIP核字 2013288040
中图分类号 D676.58-53
丛书名
印张 3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5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