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内容
目录

导言 怨恨体验:问题域持新

 第一节 正视中国现当代文学怨恨体验之存在

 第二节 “新怨恨”视角:研究的开拓与独创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怨恨体验的五大模式

第一章 “新怨恨”理论的提出与界定

 第一节 从“怨而不言”到“怨愤”:中国古代怨恨略述

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怨恨体验

二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怨恨理论

 第二节 认识的结果与起源:国外古代怨恨要略

一 古代东方的怨恨体验

二 古代西方的怨恨体验

 第三节 从流俗到创造:现代国外怨恨研究述要

一 现代东方的爱恨理论研究梗概

二 现代西方舍勒前爱恨理论研究

三 舍勒的怨恨理论主要内容综述

四 现代西方舍勒后怨恨理论概说

 第四节 从民族受辱到个人创伤:中国近代怨恨节略

一 中国近代文学创作中的怨恨情愫

二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中的怨恨质素

 第五节 “新怨恨”理论:中国现代性体验之批评

一 新怨恨理论产生语境

二 新怨恨理论新在哪里

三 新怨恨理论意义价值

四 新怨恨理论为爱而恨

五 新怨恨理论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怨恨体验的七大缘由

 第一节 因战争动乱而产生历史现实的怨恨

一 外国强行侵略引起的民族战争

二 国内不断军阀战争与阶级斗争

 第二节 因传统痼疾而产生反抗传统的怨恨

一 现代化追求导致了反抗传统弊端的怨恨

二 传统遗传导致了反抗传统而不得的怨恨

 第三节 因现代弊端而产生反抗现代的怨恨

一 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构成悖论

二 社会现代性本身就是个悖论性结构

三 文化现代性内部也是个悖论性结构

四 现代性几大价值要义之间也存在矛盾

 第四节 因构建完美而产生建构中的怨恨

一 三大主义误会三大原则导致建构中的怨恨

二 追求完美圆满的心态导致了构建中的怨恨

 第五节 因承续传统而产生回瞥传统的怨恨

一 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导致回瞥传统及怨恨

二 传统式微导致了回瞥传统时对传统的怨恨

 第六节 革命导致了革命者与反革命者之间的怨恨

一 现当代文学史是革命文学史

二 怨恨是革命斗争的根本动因

 第七节 知识分子反思自身局限的自我怨恨

一 济世思想与实践欠缺是自我怨恨的结构性根源

二 论证真理与价值追求是自我怨恨的动力性根源

第三章 反抗中国传统缺陷中的怨.限

 第一节 启蒙先驱鲁迅对传统的反抗与怨恨

一 鲁迅怨恨观:不爱兔,无所谓仇猫

二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爱的大纛,憎的丰碑

三 并不是鲁迅所有小说都只有怨恨

 第二节 家园审视者巴金对传统的反抗与怨恨

一 巴金怨恨观:写作不为宣传主义而为申诉爱恨

二 怨旧制度不合理,恨大家族太朽腐

 第三节 茅盾经济视角对传统的反抗与怨恨

一 茅盾怨恨观:人的文学就是怨以怒的文学

二 怨旧制度抱残,恨旧文化守缺

三 怨农耕文化落后,恨封建地主野蛮

四 并不是茅盾小说对所有守旧者都只有怨恨

 第四节 乡土八大家对传统痼疾的怨恨

一 王鲁彦:怨乡下冲不开牢门,恨他们被黑暗逼疯

二 许钦文:怨农民生存艰辛,恨农村陷入愚昧

三 蹇先艾:怨旧俗过于冷酷,恨陈规近乎残酷

四 台静农:怨荒年生存艰难,恨乱世无恶不作

五 黎锦明:怨青年报国无门,恨军阀镇压反抗

六 许杰:怨乡民为钱堕落,恨礼教吞噬人性

七 彭家煌:怨家族势力强大,恨农民苦受折磨

八 王西彦:怨迷信到处盛行,恨官僚残害百姓

第四章 反抗现代化弊端中的怨恨

 第一节 鲁迅与赵树理反抗现代制度陷阱的怨恨

一 众治烈于暴君:鲁迅对现代民主的反抗与怨恨

二 基层有坏分子:赵树理反抗现代民主的怨恨

 第二节 茅盾对现代拜金商业文化的反抗与怨恨

一 怨市场经济畸形,恨道德人性变态

二 怨商业文化市侩卑劣,恨拜金主义唯利是图

三 茅盾小说并不是只有怨恨

 第三节 张爱玲对现代人性畸变的反抗与怨恨

一 张爱玲怨恨观:遍布的不幸是仇恨的种子

二 怨中西碰撞乌烟瘴气,恨人性变态令人发指

第五章 建构现代文化艰难挣扎中的怨恨

 第一节 茅盾于经济现代化建构中的怨恨

一 中华民族经济整体建构中的怨恨心理

二 中国国家经济现代化建构的怨恨心理

三 并不是对所有人只怨恨而无其他感情

 第二节 无名氏于信仰文化建构中的怨恨

一 无名氏怨恨观:思想是为恨世者所设

二 怨中国文化不铁板一块,恨中外文化不有效融合

 第三节 老舍于市民文化建构中的怨恨

一 老舍怨恨观:人民利用文学发泄愤恨

二 老舍小说建构“人”之标准的怨恨

三 英国新市民形象比较建构中的怨恨

第六章 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复杂怨恨

 第一节 端木蕻良于革命征途上的怨恨

一 端木蕻良怨恨观:憎恨是战斗的火源

二 社会革命中的阶级怨恨

三 家族革命中的家庭怨恨

 第二节 柔石与蒋光慈小说的怨恨

一 柔石:怨革命者历经磨难,恨反革命疯狂反扑

二 蒋光慈:怨地主压榨农民,恨当局屠杀工人

 第三节 沙汀与艾芜小说的怨恨

一 沙汀:怨农民生活凄惨,恨统治阶层太反动

二 艾芜:怨底层水深火热,恨日本侵略中国

 第四节 萧红与丁玲小说的怨恨

一 萧红:家破国亡耻,妇女怨恨深

二 丁玲:农民向地主吐怨,军队向敌人发恨

第七章 回瞥传统文化中的怨恨

 第一节 沈从文回瞥乡野文化中的怨恨

一 沈从文怨恨观:爱怨交缚燃烧成心的痛苦

二 怨传统守旧而中毒,恨现代狡诈而阉寺

 第二节 鲁迅、茅盾、巴金在回瞥传统文化中的怨恨

一 鲁迅: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

二 茅盾:人类文明要渐渐修补

三 巴金:站在中国立场上看事

 第三节 废名与许地山在回瞥淳朴古风中的怨恨

一 废名:在“桥”上回瞥

二 许地山:感受“蜘蛛网”

第八章 知识分子由外转内的自我怨恨

 第一节 自传派知识分子庐隐与郁达夫的自我怨恨

一 庐隐:怨恋情悲哀,恨身世不幸

二 郁达夫:怨祖国贫弱,恨文人无用

 第二节 学院派知识分子钱钟书的自我怨恨

一 钱钟书怨恨观:“诗可以怨”慰藉潦倒愁闷

二 怨知识分子被囚传统围城,恨现代文化受制祖传老钟

三 怨中国文化荒诞异化,恨知识分子孤独无根

 第三节 社会派知识分子赵树理的自我怨恨

一 赵树理怨恨观:以劳动人民的爱恨为爱恨

二 民族立场与大众追求共振中的怨恨

三 文化人格和文化立场冲突中的怨恨

四 民本情感与官本理性抵触中的怨恨

五 社会功利与文学审美悖论中的怨恨

六 国家话语与民间声音龃龉中的怨恨

七 政治意识与作家良知纠缠中的怨恨

八 并不是赵树理的所有感情都是怨恨

第九章 中国现代文学怨.限体验的独特性——兼与中国古代怨恨、外国东西方怨恨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之怨恨体验比较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印度文化之怨恨体验比较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西方之怨恨体验比较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西方之怨恨体验比较

后记

内容推荐

从怨恨理论视界研究中国现代小说是一个新的视角。王明科的《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正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怨恨体验的存在,开拓与独创中国现当代小说“新怨恨”研究视角,并从情感、思绪、心理甚至潜意识里对怨恨的产生、表现进行了既深且广的研究。《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怨恨体验的五大模式进行具体梳理和分析。其出版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学术价值。

编辑推荐

《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是王明科从硕士积累到博士时成型,再经过工作期间大力修改,前后十余年时间的心血结晶。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学术专著,为深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值得重视的新视角与新范式。全书正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怨恨体验的存在,开拓与独创中国现当代小说“新怨恨”研究视角,并从情感、思绪、心理甚至潜意识里对怨恨的产生、表现进行了既深且广的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明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27360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8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3112828
中图分类号 I207.42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17:38